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助力金昌现代化建设
□ 中共金昌市委书记 王方太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擘画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加快推进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近年来,金昌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持续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全市教育事业发展呈现新气象。一是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设立市委教育工委,优化学校领导班子,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出台《关于推进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进一步完善。二是立德树人机制更加健全。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创新开展“金娃娃”育苗提升行动和“德润校园·学在金昌”八项行动,开展特色学校创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加快构建。三是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推进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稳步推进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改革,普通高考成绩稳步提升,2024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达83.3%,较2021年提升14.9个百分点。四是职业教育改革稳步推进。出台《金昌市中高职一体化改革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承办全省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现场推进会,成立金昌国家级经开区有色金属新材料产教联合体和全国有色金属新材料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断深化。五是教师队伍建设持续优化。加大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招引力度,落实教师荣誉制度和绩效工资增量机制,实施荣誉激励、绩效考评、岗位晋升、人才引进、专业成长、交流轮岗、关心爱护、负面惩戒等八大机制,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有效激发,教师荣誉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六是教育治理能力全面提高。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日趋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课后服务“5+2”全覆盖,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100%,“双减”政策有效落地。七是基本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新建公办幼儿园5所,新增普惠园位1800个,新增义务教育优质学位3400个。金川高级中学综合楼、市理工中专综合实训基地、冶金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有序推进,育人环境全面优化。
下一步,金昌市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围绕聚力打造“新型工业化的现代之城、创新开放的活力之城、美丽宜居的生态之城、共同富裕的幸福之城、和合善治的文明之城”,锚定教育强市建设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支撑。
突出立德树人 引领高水平教育
抓实培根铸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打造更多彰显金昌特色的“大思政课”品牌,教育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推进“五育”并举。坚持德育为先,强化“五育”并举,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持续推进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学生体质强健计划、美育浸润计划、劳动习惯养成计划和科学教育促进行动,扎实推进“书香校园”建设,不断提升素质教育水平。强化协同育人。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深入实施“金娃娃”育苗提升行动,持续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突出优质均衡 推进全方位育人
推动学前教育更加优质普惠。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普惠,整合资源、优化布局,稳步提高公办幼儿园占比,不断提升保教医三位一体托育服务中心专业化水平,实现“有学上”到“上好学”。推动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提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巩固提高“双减”成效,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强化核心素养培育,更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结合深入推进“结对帮扶·爱心金昌”工程建设,健全完善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普通学校和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上门和社区教育康复为补充的特殊教育体系,加强对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学业帮扶和人文关怀,办好有情怀、有温度、有特色的特殊教育。推动高中教育更加优质特色。深入实施普通高中内涵建设行动和县域高中振兴计划,推进高中集团化办学,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积极培育具有金昌地域特色的课程文化。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推进综合高中和特色高中建设,加快构建科技、人文、体育艺术等特色鲜明的多样化办学格局。
突出产教融合 助推高质量发展
深化产教融合。立足金昌“缘矿兴企、因企设市”实际,坚持以市企融合为基础,围绕培育提升“2+4”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产学协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金川集团公司、园区企业与省内外高水平院校开展合作共建,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互促共进。推进职普融通。健全完善“职业与产业对接,就业与岗位对接”的校企联合育人机制,在普通中小学实施劳动教育、职业启蒙教育,开设职业体验、技能类课程,探索创新职普融通模式,实施职业教育工匠之师培育行动,强化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培养一批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提升办学能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和“双优”“双高”建设,加强优势学科建设,打造专业特色品牌,推动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以有色金属新材料、精细化工、新能源专业群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突出师德师风 锻造专业化队伍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坚持把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培养、发展过程,贯穿教师课堂教学、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各环节,建立完善教师标准体系,开展全过程管理评价,以师德师风带教风学风,引导教师涵养师德、严谨治学、心存大爱,着力营造日常浸润、项目赋能、平台支撑的教师发展良好环境。切实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坚持“教育家办学、专家治校”原则,进一步完善选拔任用、任期管理、后备梯队培育等机制,探索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大力培养“名校长”,不断增强校长队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统筹优化资源配置。适应学龄人口变化新趋势,动态调整师生配比和教师岗位结构,推动编制资源在县区、城市与农村、学校与学校之间动态调配、精准配置,提高教师编制资源使用效益。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深化拓展“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加强教师培训,完善市、县、校分级研训体系,大力培育一批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着力强化教师激励保障。深化教师考核评级制度改革,完善教师激励、约束、退出机制,保障教师地位待遇,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任务负担。大力选树表彰优秀教师典型,广泛宣传师德正能量,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监制:丁 翔
审核:毛 媛
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