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责任 使命和担当 | 2024年《甘肃教育报》第47-48期
教育
2024-12-27 18:23
甘肃
在陈燕玲老师眼中,日子过得真快,从2019年参加武威市凉州区第一批特岗教师考试,来到凉州区下双镇九年制学校工作已有五个年头。提起今年12月17日,她与同事马媛及时赶到煤气中毒未到校的学生家中,一家三口获救的事,她嫣然一笑,觉得这件事太平常了。“换了其他班主任也会这样做的,因为学校对我们一直都是这样要求的。”陈燕玲说:“在学校我们接受到了太多的关怀,所以也愿意将更多的爱无私地给予别人。”在学校的每一天,陈燕玲觉得自己就像在家里。“我刚来学校报到那年秋天,第一次走进校园,便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我的宿舍在三楼,是校长带着学校老师搬行李、铺床铺。”陈燕玲说,学校每个人,不管校长还是同事,每一天嘘寒问暖,暖了身心,也让年轻的自己下定决心扎稳根、安下心。陈燕玲任教二年级语文,还上一、二年级音乐课,也是学校电子琴社团的辅导老师。“不管什么课,我都能感受到孩子们对我发自内心的喜爱,常常意想不到地收到小礼物,离开教室时,讲台上会多出一颗红苹果、一个黄杏子,我知道是他们舍不得吃专门留给我的。”陈燕玲说。陈燕玲微笑着说:“每天放学,都会被前来接孩子回家的妈妈和爷爷奶奶团团围住,询问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每天都有家长打电话给我,说起孩子的情况就停不下来。”马媛是2020年秋天参加工作的,对她来说从教之路是一种别样的人生体验。“舍弃其他不切实际的梦想,怀揣对教育的热爱和对乡村孩子的关怀,我踏上教师之路。”她的微笑,有一些腼腆。提起工作经历和感受,马媛说:“在这四年时间里,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乡村教师工作的艰辛与不易。班上只有22个孩子,所以我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关心他们,当然也清楚每一个孩子家中的情形。”每天清晨,她会早早地来到学校,迎接班上学生的到来。“12月17日那天清晨,没见到徐秦博同学,我的第一感觉是,他家出事了,马上去陈老师班上,看看他二年级的弟弟到校了没有。”正是这样的尽职尽责,她和陈老师、副校长陈发鹏一起及时赶到,挽救了学生和家长的生命。“当时,我们都很紧张,抢救十几分钟后,徐文博才恢复了呼吸,陈燕玲老师激动地哭出声来。”马媛说。在采访马媛的过程中,记者深切感受着一种爱与责任。马媛说:“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大多数都被爷爷奶奶照顾,乡村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教学,还包括对孩子们的关爱和引导。走进学校,我不仅是他们的老师,更是他们的朋友和亲人,甚至就是他们的‘妈妈’,我们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及时与家长沟通,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每个学期,教师们都会定期不定期地去家访,尤其是对单亲家庭的孩子,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状况,用爱与希望去温暖和点亮他们的心灵。“记得有一次,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情绪低落,了解到是爸爸妈妈情感出了一些问题,我便主动与他妈妈联系,及时解决问题。从那以后,这个孩子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成绩也逐渐提高。”马媛说:“这件事情也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无私的爱和责任多么重要。”“抓好教师专业成长,让教师乐教爱教,获得当教师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坚实基础。”该校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任忠堂说。近年来,该校注重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科学布局年轻教师中长期发展目标规划,立足教师专业成长,强化育人过程管理,坚持向课堂要质量。作为学校年轻教师之一,马媛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有着更深的感触。马媛回忆:“刚踏上讲台时,我有一些茫然无措,程校长了解情况后,立刻组成了‘帮扶团’,开始了青蓝结对帮扶工作。”“学校副校长丁光辉领着我听老教师们的优秀课例,陪我周周磨教案,逐字推敲,上公开课,从课件字体颜色到授课语速语调,事无巨细地‘雕琢’,只为我能呈现最佳状态。”马媛说:“任忠堂老师领着我做课题研究,不吝分享数十年积累的‘锦囊妙计’,手把手带我走出困境。”陈燕玲说:“面对农村孩子,教育教学瓶颈不少。农村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积极性难调动,在学校结对帮扶老师指导下,我摸索分层教学,依据学生水平制定目标任务,课余组织趣味小组,用知识竞赛、手工实践激发兴趣,孩子们眼中逐渐有了光芒,成绩也稳步提升。”“同时,面对基础弱、厌学情绪浓的学生,我常常去家访,去了解家庭情况,为他们定制专属成长计划。课余时间,我利用音乐专业知识来唤醒学生对学习的热情,重塑学习自信,孩子们从抵触到主动求知,成绩、笑容一并绽放。”陈燕玲笑着说,想不到她的专业知识派上了大用场。走进凉州区下双镇九年制学校,教师们的工作热情令人振奋,乡村学校环境虽然艰苦,但所有人都无比淳朴善良。“家长们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更是让我感动不已。他们文化程度虽然不高,但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经常与我沟通交流,为孩子的成长共同努力。”陈燕玲说:“正是这样的氛围,让我在日常工作中,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每一项工作。无论是日常教学工作,还是繁杂的班主任工作,我都全力以赴,力求做到最好。”说到轩轩的吃饭问题,我就头疼不已。每天上完班后,到超市买了菜就匆匆回家做饭,做母亲的我每次满心欢喜做好一桌菜,可收获的却是轩轩一副茶饭不思的样子,挑挑拣拣不说,吃得意兴阑珊,根本不买我的账。虽说“双减”政策后,我家结束了“鸡飞狗跳”,回归于“母慈子孝”,但吃饭这件小事却成为母子和睦共处的“绊脚石”。“妈妈,我不饿,过会儿再吃行不行?”上了饭桌的轩轩小心翼翼地开了口,不敢抬眼看我,却用余光在观察我的表情。我一眼就看出他无心进食的把戏,冷哼一声,“不行,到点就得吃饭,吃完了我还得洗碗呢。”“可是我现在吃不下,你不能逼我啊。”原本就累了一天,听到这句话,我顿时火冒三丈,把筷子一摔:“吃不下就别吃,要不是为了你,我才不做这么多菜,不想吃别吃了!”孩子被我吼完,扁了扁嘴,再不敢多说一句,心不甘情不愿地端起饭碗,默默地吃完后放下筷子就回了房间。我瞪了他一眼,对丈夫嘀咕:“你说现在的小孩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在他这个年纪,早就自己做饭了,要是有人给我做饭伺候我吃,我不知道多开心。”丈夫放下碗筷,温声道:“这件事,我早就想和你谈谈了,我们的看法不一样。”丈夫平时工作忙碌,很少过问孩子的事情,但在家庭教育方面,他始终和我保持统一战线,高举“以我为中心”的旗帜从未动摇,这次他一反常态,确实出乎我的意料。我点点头,示意他继续往下说。“你有没有发现,每次在孩子吃饭的时候你总喜欢聊一些让他不愉快的事情,比如考试没考好,放学回家晚了,衣服又弄脏了,连袜子忘记丢洗衣机也会被你批评一顿,好像不趁着吃饭的时候说他几句,你都吃不好这饭。我看这孩子每天吃得确实是‘如坐针毡’,不比鸿门宴轻松啊。”“可是我每天工作那么忙,孩子中午又在学校吃,晚饭时间不说这些,什么时候说啊?”丈夫笑道:“我当然知道你是想利用短暂的时间跟孩子沟通,可是你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每次吃饭时都有人批评你这个不对那个不好,你还吃得下吗?”丈夫短短的几句话,如醍醐灌顶,直指问题症结,我猛然发现不知从何时开始,我把每天的晚饭时间变成了轩轩的“批斗大会”,现在想想,原本美好的晚饭时刻硬是让我给变了味。是啊,晚饭时光理应是一种高质量的家庭亲子互动,也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爱和关心的传递,而不应该成为父母絮絮叨叨的“说教场”。美味的饭菜搭配愉悦的心情,才是一顿美好晚餐的正确打开方式。这一方小小的饭桌,摆上的应该是美味佳肴和一家人的脉脉温情。行走时,专心行走;进食时,专心进食。冷言冷语的饭桌,培养不出热气腾腾的亲子关系,家长“一言堂”的饭桌,也烹调不出孩子的满心期待。于父母而言,饭桌上藏着他们无尽的爱和牵挂;于孩子而言,饭桌上藏着他们前行的动力,我多么希望若干年后,轩轩能回想起来的每一顿晚饭绝不只是热气腾腾的家常便饭,而是给足他勇气与鼓励的爱的存在。爱在晚饭时,是时候做出改变了。“这么简单的拼音,你为什么又写错了?怎么这么粗心?” 我一手掐腰,一手指着作业,怒斥女儿叶子。没料到,叶子丝毫不惧我的“虎妈”架势,乜我一眼,小手一抬,“咣咣咣”敲着桌前的小黑板:“妈妈,请注意,看这里,麻烦你朗读一遍!”我顺着她的指引望去,那张卡片仿佛带着魔力,让我的怒火在瞬间平息。我讪然一笑,小声地说:“宝贝,你一天比一天进步了,你好努力!”转而,我耐心地鼓励叶子:“你看,拼音虽然错了5个,但上周你可是错了9个呢,进步真的很大,要继续加油哦!”叶子笑眯眯地答应着,干劲十足地投入到作业中。我抬眼望向那张5厘米见方的卡片,默默地致以谢意。这张神奇的卡片,被我们亲切地称为“幸福亲子卡片”,承载着去年我和叶子之间的一个“魔法”约定。这张小卡片,如同一面明镜,时刻映照出我应有的育儿之道。回想起那张卡片的诞生之日——2023年1月28日,我和叶子之间曾爆发过一场激烈的争执,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当时,叶子对数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找我要了一张白纸,攥着铅笔在上面画起了阿拉伯数字。我忙着收拾乱糟糟的房间,顾不上理会她。不久,她兴冲冲地跑到我面前,举着那张纸献宝:“妈妈,你快看!我写了好多的数字,是不是很厉害?” 我定睛一瞧,不禁皱起了眉头,语气严厉地批评她:“这有什么厉害的?这么简单的数字,都能写错!你看看,3和5都写反了,你是在让它们照镜子吗?”我越说越气愤,一句话从心里猛地溜到了嘴边,带着恶狠狠的味道:“你能干啥?你会干啥?” 叶子被我的严厉训斥震惊得呆若木鸡。她的笑容凝固在嘴角,眼眶中闪烁着晶莹的泪光。她放声大哭起来,嘴里不停地嘟囔着:“坏妈妈,你是个坏妈妈!”我面无表情地注视着她,内心五味杂陈,怒火愈发熊熊。我朝她怒吼:“你做不好事情,还不许我批评吗?!你看看你什么态度,还敢顶嘴!”叶子哭得越发厉害了,她伤心地对我说:“妈妈,每个人都有做不到的事情。我做不到的时候,我希望你不要批评和唠叨,能不能换一种方式对我说呢?”在孩子探索知识、尝试解题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与错误。面对叶子数字涂鸦的差错,我未能抑制住内心的急躁,用指责与批评作为了回应。那一刻,我全然忽略了阿德勒提醒我们的重要原则——每个孩子都在尽力以自己的方式成长,他们的每一个行为都在寻求归属感与价值感。想到这里,我深感懊悔,停止了抱怨和唠叨,静下心来向叶子道歉,并询问她希望我用什么方式对待她。叶子抬手擦干眼泪,找来一张小卡片和一支笔,说:“妈妈,我来说,你来写。以后我因为做不好事情而着急的时候,我希望你用这句话来安慰我、鼓励我,好不好?”我暗自震惊。叶子的这番话恰好契合了阿德勒的教育理念:将鼓励与支持作为与孩子沟通的基石。在孩子遇到困难和失败时,父母应给予理解和鼓励,而不是批评和指责,以免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气。于是,我正襟危坐,一笔一画地认真记录下叶子的话语:“宝贝,你一天比一天进步了,你好努力!”这句话,也成为了我们之间的幸福约定——暴躁妈妈的“灭火器”。叶子以写“幸福亲子卡片”的方式,巧妙地反抗并提醒我。她以这种方式告诉我:当她遭遇挫折时,她渴望得到妈妈怎样的支持与帮助。我将这张“幸福亲子卡片”视若珍宝,妥善安置在叶子的专属小黑板上一个醒目的位置,时刻提醒我应以何种方式对待孩子。这张幸福“亲子卡片”,不仅是我和女儿叶子之间的约定,更是我成长路上的灯塔。它让我明白:爱孩子,就要用正确的方式去鼓励她、支持她,让她在成长的路上更加自信、坚韧。愿这张“幸福亲子卡片”,成为我们母女之间永恒的纽带,引领我们在爱与理解的道路上携手前行,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幸福篇章。— END —
监制:丁 翔
审核:刘婉竹
编辑:黄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