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明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财联社梳理发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上一次提出是2010年。而对于“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组合提法则为政治局会议历史上首次出现。此外,会议通稿中关于“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这一提法也为历史首次。
一、“组合拳”意义
如何解读上述2025年要实施的宏观经济调控组合拳政策?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12月9日召开的会议中提出的“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组合,以及“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提法,标志着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重大调整。
1、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当前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通过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旨在刺激经济增长,增强市场信心,促进投资和消费,从而应对经济放缓的挑战。
2、政策组合的创新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组合在政治局会议历史上首次出现,显示出政策制定者在应对经济问题时的创新思维。这种组合有助于形成合力,既能通过财政支出拉动需求,又能通过货币政策提供流动性支持。
3、逆周期调节的加强
“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意味着在经济波动时,政府将采取更加灵活和有力的措施来平衡经济周期。这种超常规的调节手段可能包括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减税降费、增加社会保障支出等,以便在经济下行时提供必要的支持。
4、长期经济结构调整
虽然短期内政策的重点在于刺激经济增长,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政策组合也可能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支持。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协同作用,可以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5、市场预期管理
通过明确的政策信号,中央政府希望能够引导市场预期,增强企业和消费者的信心。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能够传递出政府将采取措施支持经济的信号,从而鼓励投资和消费。
6、国际环境的考量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和地缘政治紧张的背景下,中国需要通过内部政策调整来增强经济的韧性。这种政策组合不仅是对国内经济形势的回应,也是在国际环境变化中寻求稳定的策略。
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的“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组合,以及“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提法,反映了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深刻认识和应对策略的创新。这一政策组合旨在通过灵活的调控手段,促进经济增长、增强市场信心,并为未来的经济结构调整奠定基础。
二、宏观调控的重要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每个阶段的调控特点各有不同。
1、改革初期阶段(1978-1992年)
特点:这一阶段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主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逐步放开市场,推动农村和城市的经济发展。
调控手段:政府通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控,重点在于调整价格、放宽市场准入、鼓励个体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
目标:促进经济增长,解决温饱问题,初步实现经济的市场化。
2、市场化转型阶段(1993-2001年)
特点:这一阶段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市场化改革加速的时期,伴随着外资引入和对外开放的深入。
调控手段:政府开始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特别是通过利率、汇率等工具来调节经济。
目标:稳定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市场竞争。
3、经济快速增长阶段(2002-2007年)
特点:这一阶段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GDP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外贸和投资迅速扩大。
调控手段:政府通过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实施紧缩政策以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目标:防范经济泡沫,保持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4、全球金融危机后的调整阶段(2008-2012年)
特点: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影响,政府采取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以应对危机。
调控手段: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推动消费和出口。
目标:稳定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复苏,调整经济结构,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5、新常态阶段(2013年至今)
特点: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成为主要任务,强调“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
调控手段:政府采取更加灵活的宏观调控措施,包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注重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目标: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逐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调控体系。每个阶段的调控特点反映了当时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挑战,政府通过灵活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来实现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三、新时期的政策协同创新
在“十五五”时期,面对全球局势不稳定和国内经济形势的挑战,除上述的经济政策“组合拳”,中国还可以通过以下创新政策在社会进步、科技创新、人文交流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领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1、社会进步
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推动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的覆盖面,确保基本生活保障,提升民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特别是在农村和贫困地区,促进教育公平。同时,鼓励职业教育和终身学习,提升劳动者的技能水平。
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确保人民健康。
2、科技创新
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
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生态系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促进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3、人文交流
通过文化交流活动、艺术展览、学术研讨等方式,增进与其他国家的相互理解与信任,提升国家软实力。
鼓励优秀人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发展,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引进与转化。
支持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增强社会的包容性。
4、可持续发展
推动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鼓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减少碳排放。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严格的环境监管政策,推动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鼓励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物的再利用,推动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模式,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5、政策协同与创新
建立跨部门的协同工作机制,确保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各领域政策的协调一致,形成合力。
鼓励地方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进行政策创新和试点,探索适合地方发展的新路径,积累经验后推广。
6、全过程民主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公民在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估的各个环节中积极参与,确保政策更加符合民众的需求和利益。
进一步推动政府信息公开,确保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透明度,让公众能够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建立多种形式的反馈渠道,如在线平台、社区会议、问卷调查等,收集公众意见和建议,促进政策的优化和调整。
探索建立以民意为导向的决策机制,鼓励地方政府在重大政策和项目上进行公众咨询和听证,确保决策过程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公民在参与公共事务中的权利,确保全过程民主的实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通过实施全过程民主,不仅能够提升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能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进一步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结合社会进步、科技创新、人文交流、可持续发展以及全过程民主的创新政策,可以形成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框架,为“十五五”发展规划时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