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的刘教导员,因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负领导责任,他当年晋升中校副团的报告被军里拿下,并于当年底安排转业。他带着遗憾与不舍离开了军营。
从湖北入伍的刘教导员,新兵入伍后他刻苦训练,认真学习军事政治理论,军政素质皆优,下连后任营部文书,后提干任排长、指导员、组织股长、营教导员。
他任排长时带出全师先进排,所在排荣立集体三等功,三年后他直接从排长晋升为连指导员,在指导员岗位上也干出不凡的业绩。所在连被师、团评为全面建设先进连,连党支部被集团军评为先进党支部,他本人被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荣立三等功。
任指导员两年后,他晋升为团政治处组织股长。他撰写的经验材料被军区、集团军转发,是团里闻名的“笔杆子”。3年后便升为营教导员,33岁便作为预提中校主任对象上报军、师,就等军部批复。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他所在营300佘名官兵被抽去参加驻地县城国防光缆施工,他作为部队最高领导,负责施工的组织领导和指挥。
国防施工动车、动人比较频繁,官兵又在地方宿营,涉及军政军民关系,刘教导员无时无刻都关注着部队的安全和群众纪律,并每天召集干部和骨干讲评开会,特别还强调驾驶安全,绝对不能带故障出车。
可意外交通事故还是发生了。那天营部驾驶员开辆载有光缆器材的大货车把横穿公路的一老人撞倒致死。后因交通事故鉴定,老人横穿公路负主要责任,同时经检测,那辆车刹车片也有问题,属带故障出车。部队对此事处理甚严,那名驾驶员被开除军籍、取消志愿兵资格。
刘教导员是负责现场组织领导的最高军官,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为此,他受到严重警告处分,预提团职干部对象也被取消,年底被安排转业回乡了。
一位拥有大好前途的年轻军官带着遗憾离开了军营。他常常自责并感到后悔的是:领导干部说百遍不如示范做一遍,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一定得扑下身子真抓实干。
尽管他天天开会都强调行车安全和严禁带故障出车。可他未经常亲自组织驾驶员骨干交叉检测每辆车的性能情况。如果能及时发现和排除汽车故障,就有可能避免这场重大交通事故,他的军旅人生就会更加辉煌。
当然,由于该营独立外出执行任务,国防光缆施工在荒山野外,远离团队,环境条件艰苦,营长外出学习,他军政一肩挑,领导力量薄弱。他个人确实精力有限,组织这样大型的活动,时间周期长、任务重,真的难免会有疏漏之处。
但军纪无儿戏,出了大的安全事故就必须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朋友们,你们觉得这个教导员被处理冤枉不?给个严重警告处分是不是太重?这样的事故能不能避免?欢迎大家讨论留言。(网图侵删,文中人物系化名,勿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