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师机关同时撵走两名少校,为何对我却情同兄弟?

文摘   2025-01-06 19:36   四川  

大名鼎鼎师宣传科少校赵干事接连撵走借调在科里的两名少校,嫉贤妒能的他为何与我一见如故,还把他在新闻界各种资源无私推荐给我。


当年我从沈阳军区调回家乡某师级单位后,我想直接在师机关。干部科科长给我讲,没有那个先例,再有才华也不能直接留师机关,必须下到团级单位锻炼半年以上,再借调半年后才能下令。


再者,宣传科也算人才济济,乃藏龙卧虎之地。两名借调了半年多的少校刚被赵干事撵走。我人年轻、不谙世事,去也站不稳脚跟,一样会被排挤、撵走。


                  少校军衔   回望军戈摄


原来师政治部主任已退休,新主任暂未到任,由副主任暂且主持政治部全面工作。军、师十分重视新闻宣传工作,每季都要通报各单位在《解放军报》及军区报纸上稿情况。


赵干事是新闻报道的一把好手,他由战士报道员转志愿兵,后再提干的一名少校正营职干事,由于起步晚,年龄偏大,已满38周岁,提升的空间已不大了。


部里打算得后继有人,便同时借调2名年轻也当过新闻干事的团政治处副主任到宣传科工作,准备二选一,留一个干部将来接替赵干事。并明确由赵干事具体负责平时的管理考察工作。


这2名副主任年富力强也很有冲劲,没把38岁的赵干事放在眼里。都是正营级凭啥要看他脸色行事?两人也是比着干,各写各的,绕开赵干事直接呈科长审稿发稿,一月下来,两人各自上了一篇小稿。



师重大会议、重大活动的稿子一般由正式新闻干事采写,可二人总是抢着去采写,也不给赵干事吱一声,写完就发往了报社,害得赵干事只好把自己写好的稿子揉成一团扔了。


这哪是来帮助工作,成了喧宾夺主帮倒忙。由于都是正营级互相猜忌下步成长有竞争,各自都设防和保守。借调半年后赵干事便向副主任汇报这两人不适合宣传工作,又打起背包回到了原单位。


新政治部大校主任到位后听科长说起我的情况,便破格把我借调到了宣传科,并明确仍归赵干事领导和考察。


报到时科长送我几个字:服从领导、锋芒不露。我理解了其中之意。赵干事有些嫉贤妒能,怕我锋芒太露、才华盖过他而让其无立锥之地。而赵干事看我是个小小上尉又是主任亲点上来的也满脸堆笑伸出双手欢迎。


                  上尉军衔   回望军戈摄


我到政治部后每篇稿件写好后都呈赵干事审改,他也毫不客气地改稿,等他审改完后,我把他名字署在我前面,尔后投稿,稿子见报大多是我俩合作。


赵干事十分高兴并毫无保留将他熟悉的通联老师推荐于我。三个月后他竟主动找到主任,强烈推荐我正式调入政治部宣传科。大家都觉得很惊奇,我如愿正式调任正连职干事。


宣传科长拍着我的肩膀说:“小伙子果真聪明,一点就通,居然能让赵干事主动欣赏并要留你,真不可思议!”


我到机关后团结和尊重老同志,谦虚谨慎、慎言慎行,与赵干事处成了亲兄弟般关系。后来他因年龄偏大,军里一刀切,他没晋升副团,转业自主择业回老家了。


回望军戈
回望军旅生活,展现人间百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