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立功喜报送家中 部长婉拒家宴风格高

文摘   2025-01-26 19:49   四川  

第一次立功送喜报到我家的场景太热闹啦!乡武装部长与村、生产队领导带着秧歌队,放着鞭炮、敲锣打鼓把喜报送到我家中,让我家的土瓦房蓬璧生辉,一派荣光!


我第一次立三等功是1992年12月,就是入伍后的第二年。因我在辽宁丹东九曲桥上勇拦滑车救老乡的事迹而荣立三等功。首次立功虽已过去30余年,但老父亲给我描述当年送喜报的场景仍浮现在眼帘。



         三等功奖章   回望军歌摄


那时我是团政治处报道员。12月的一天,我随师新闻干事下部队采访结束回师部途中,看到九曲桥下坡路段一辆失控的人力三轮车直冲向桥底人群。吓得人力车师傅大声呼喊“救命啦!救命啦!”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来不及思考的我冒着生命危险飞一样地冲过去,用手托住三轮车往路边轻轻一带,避免了一场灾祸,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行的新闻干事写成稿件在军内外报刊、台发表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团党委为表彰我的英勇事迹,给我记三等功一次。


当我立功的喜报寄到乡镇武装部后,部长亲自带着村、生产队领导,组织秧歌队,敲锣打鼓步行10多公里,把喜报送到我家中,并在堂屋门口放了鞭炮。部长还宣读了我的立功事迹并讲了话。家里围满了乡邻。



父母脸上乐开花。我成了乡里、村里的英雄。当时快临近中午了,父亲忙着与部长他们交谈,他让母亲赶快去杀鸡做午饭。


那个物质文化还比较匮乏的年代,家里哪有好酒好菜招待宾客。母亲忍痛把家里的2只老母鸡宰了炖汤。那可是两只生蛋鸡婆呀!母亲还靠它生蛋卖了换油盐酱醋啊!


过了半个多小时,工作组送完了喜报,乡、村、生产队三级凑了200元慰问金送给了父亲。父母热情地留他们吃午饭,并告诉鸡都杀来炖起了。


部长说:“他们有纪律,不能留下来吃饭,乡里还有事他需回去处理。”他见盛情难却,饭菜都做好了,便让村民兵连李连长代表乡村及生产队留下来吃午饭。李连长答应了部长的安排。


父母拗不过部长他们,便现扬拉了10多个乡邻留下来吃午饭。父亲抱出老坛白干,炖了一大锅母鸡粉条汤,把家中唯一剩下的2块老腊肉煮来吃了。父亲高兴得陪着乡邻们喝醉了酒。



在那个生活困难的年代,父亲让母亲杀了2只生蛋母鸡招待乡邻,那可是母亲用鸡蛋换钱买盐巴等生活用品的开支。母亲心疼了好一阵子,过了段时间又到集市上买回几只幼崽母鸡,喂了几个月才长大开始生蛋了。


后来我当战士时又陆续立了两次三等功,乡、村都热情地将喜报送到家中,父母都乐得合不拢嘴,我成为父母及乡邻的骄傲。


后来我军校毕业当干部后,又陆陆陆续续立了5次三等功,那时我就让政治部门不要再往老家寄喜报了,而是把喜报直接给我本人。


因父亲在我军校毕业那年病故了,母亲搬到城里与二哥居住,老屋已给了堂哥。我便把喜报寄回二哥家让母亲看看。后母亲也病故了,我就把立功喜报悄悄压箱底了。(文中人物系化名,勿对号入座)


回望军戈
回望军旅生活,展现人间百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