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校科长删除他的第一作者名,弄巧成拙的我太尴尬!

文摘   2024-12-31 19:30   四川  

“我没参与此文的采访写作,你把我的名字署在前面干嘛?”“部队不能搞虚假作风,沽名钓誉,否则会吃败仗!”宣传科中校科长边说边用笔删掉了他的名字。


2001年我刚从团调任师宣传科正连职新闻干事,我所在师、团首长对新闻报道工作十分重视,对师、团机关政工干部每人下达在军队报纸上稿至少5篇的任务。政治处主任、宣传科长8篇以上。


                                     (回望军戈  摄)


这个指标对全师政工干部来说压力真是不小。一些写惯了内部材料的干事哪有什么新闻敏感?往往丢份自己写的内部材料给新闻干事,让新闻干事代劳挂名完成。


按惯例以前我在团当宣传干事时,新闻稿统一由政治处主任审稿,写党委工作的稿子还要呈政委审阅。为让大家都能完成任务,我会轮流把各位股长、干事名字挂在我后面,大家皆大欢喜。


一些有份量的稿子我会把主任、宣传股长名字署在前面。为避免尴尬,我会故意写错一些字请主任、股长审改,他们挥笔改改错字,调整一下语句,便签字发稿。


我调师宣传科后仍沿用这种方法与干事们相处,大家合作很愉快。那天,我写了篇《瞄准现代战争的鹰眼》3000多字的通讯稿。我认为此文是写部队抓信息化建设的中心工作稿子,并且此稿是军区报社编辑约稿,欲发在第一版。



机会难得,3000多字的通讯稿,份量重,也能确保发表,我便不加思考地把科长名字署成第一作者并送审,便出现文首的一幕。


科长告诉我,这篇文章整个采访写作他一点没参与,署他名字是弄虚作假。他还说他的8篇任务,他会如数如期地完成,不用我操心,把我的脸说得青一阵、红一阵。


他见我十分尴尬,语气又缓和了许多,当然遇一些重大新闻线索,他可和我一起分析研究,合作完成。谁执笔谁是第一作者,不能以职务高低来排名。同时让我以后不准给别的没参与写作的干事乱挂名了。


科长的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深受教育。以后他亲自撰写6篇言论均在军队报纸发表,与我合作采写了8篇通讯稿均见了报。


稿件的署名问题看似一件小事,实则反映了部队的作风建设。个别领导未参与写作,却心安理得成第一作者,一些参谋、干事也乐于被挂第二、三作者。



于是,曾闹出一篇稿件统计成3篇的笑话,因一篇稿子作者署了3个名,上报到上级单位就算一篇,在本单位算每个干部上稿任务数完成了,可汇总报上级没有完成。


宣传科长带头整治文风,带头整治乱挂名的现象,纯正了部队风气。凡没有实质性地与新闻干事合作采写稿件或提供新闻线索的,一律不准挂名,也不统计完成任务。


这样下来,每个机关干部都想方设法对待自己那几篇任务,不挂虚名,全师群众性报道成效显著了,新闻上稿的总数就大大增加了,师多次被军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


回望军戈
回望军旅生活,展现人间百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