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好不容易考上了某陆军学院指挥专业,可入校不到一个月,就向大队领导递交了个人退学申请,悻悻返回了原部队,年底退伍回农村了。
他叫黄刚,是我部同年考进某陆军学院的一名战士。1991年底从黑龙江农村入伍。那时他们老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
他家中共有两弟兄,大哥因家境贫寒很早辍学,帮家里干农活,一直打着光棍儿。父亲因干农活过度患腰椎间盘突出,失去了劳动力,家中就靠大哥支撑起。入伍前,黄刚就与哥一起干农活养家糊口。
黄刚知道生活的不易和家境的贫寒,他当兵后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当个军官光宗耀祖,改变家里的窘境。
他新兵连也能认真学习、刻苦训练,团结战友。下连后他被分到后勤处军人服务中心当了名采购员。这样的工作岗位令战友们十分羡慕。
他因工作及现实表现突出,被组织推荐并顺利考入了某陆军学院。消息传到家乡后,村子里一下热闹起来,亲朋好友纷纷放鞭炮上家庆贺。这可是村子里的第一位“准军官”。父母及亲人感到无上荣光。
到军校后他一下傻眼了!陆军学院指挥专业训练强度太大了,早晚各一趟五公里越野;俯卧撑、仰卧起坐一口气必须40个打底;内务卫生要求比作战部队更高,被子必须叠得有棱有角,室内外卫生必须一尘不染、窗明几净。
军校学员肩牌 回望军歌摄
更让人难以适应的是,一周内不定时拉动两三次紧急集合,让人一刻也不敢放松,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中。黄刚因在后勤处呆久了,平时懒散惯了,哪经历过这样的阵仗?训练跟不上,被子也叠不好,次次拖班上的后腿,搞得班长及其他同学都嫌弃他。
20天下来,他浑身散架了似的,训练总跟不上次次最后一名。而大队长大会小会都在讲我们就是要象西点军校一样培养优秀的指挥军官,素质必须过硬,训练管理只有加码不会减负。
黄刚实在坚持不下来,他下定决心递交了个人退学申请。大队长、政委做了他很久的思想工作,可他去意已定。军校漫长的三年,他觉得度日如年,怎么能够忍受?
于是,他以家里父母年迈、身体不好,哥也在外地打工,家里没有更多劳动力为由,一次次强烈要求队领导批准退学申请,他年底退伍回乡好照顾年迈的双亲。
队领导实在是拗不过他,也担心他压床板、闹情绪,会扰乱军心,便逐级上报到院领导,最终批准了他的个人申请。
同学们都深深为他感到惋惜,他含着热泪、背起背包,离开了校园返回了原部队,后听说他年底退伍了,回家后的情况无以得知了!
我觉得黄刚这样做太伤人心,会让家中父母及亲人蒙上羞辱,极度失望。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作为一个农家子弟,不是公子、千金,家中无矿无钱,他怎么就吃不了苦呢?咬紧牙关掉层肉皮,也要读完军校当军官呀!
朋友们是不是也觉得可惜?他这样选择当“逃兵”是不是软蛋一个?欢迎大家讨论交流。
(文中人物系化名,请勿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