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接盘恒天然谁是冤大头!原因有三

百科   2024-11-11 19:43   北京  

文 | 食悟(ID:food-gnosis)

在中国市场“瞎折腾”多年的恒天然,决定金盆洗手,放弃那该死的消费品业务。
恒天然首席执行官郝万里(Miles Hurrell)今天对外透露:目前已有买家对将剥离的业务表达出浓厚兴趣。根据食悟的专业研究,我们认为,恒天然这个时候之所以主动放出风,要么是买家竞标不够激烈,想借此招来更多潜在买家;要么是目前报价还不够理想,期待有更高的价格出现。
新西兰奶农为主要股东的恒天然,业务主要有三大块:原料、餐饮服务和消费品业务。此次要剥离的消费品业务2024财年营收36.63亿新西兰元(折合人民币约157亿元),在恒天然总营收中占比大概在16%,其中,大中华区消费品业务营收3.94亿新西兰元(折合人民币约17亿元),占恒天然全球消费品业务总营收的11%。
此次恒天然决定剥离的主要业务包括:1,安佳液态奶和安佳奶酪棒,安满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孕产妇及儿童奶粉,安怡中老年奶粉,Kāpiti冰淇淋,Perfect Italiano芝士等to C的各类品牌。2,恒天然大洋洲和恒天然斯里兰卡业务,此前有报道称,恒天然大洋洲是合并恒天然新西兰和恒天然澳大利亚而来,包括消费者、餐饮服务和配料业务;恒天然斯里兰卡则包括消费品和食品服务业务。3,为恒天然消费品业务提供产能的全球17个生产基地。
为此,恒天然方面从外部找了一家相对独立的投资银行做了一下评估,本次所剥离的全部资产业务大概值30亿新西兰元,折合人民币约128亿元。
郝万里介绍,目前已有买家对将剥离的业务表达出浓厚兴趣,这证明了此业务的实力和潜力。
如果有增长潜力,如果赚钱,恒天然怎么会变卖呢?!
根据食悟对恒天然和全球乳业市场的专业研究,我们认为,此时此刻,谁接盘恒天然消费品业务,谁就是彻头彻尾的冤大头。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五眼联盟跟我们的贸易摩擦有可能会增多。
川普曾多次说过,他上任后会继续发起贸易战,而包括美国、新西兰、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在内的“五眼联盟”,有可能会像四年之前那样,在政治经济等多领域“抱团”。而新西兰到时候很有可能迫于压力选边站,届时,中新之间的贸易也会受到各种阻碍。
根据食悟上面介绍的情况,恒天然消费品业务在全球市场中,中国市场只占11%,大部分都分布在海外市场,而澳洲、新西兰当然占大头。如果哪家中国企业接盘了恒天然消费品业务,在海外市场能否获得公平对待,是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另外,倘若寄望于恒天然全球17个生产基地的产能,到时候能否顺利实现全球资源优化配置,是打一个问号的。
食悟一直认为,中国企业出海,五眼联盟一定要慎重,这些国家的经济会受到政治左右,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二,奶粉领域没有一个成功收购案例,这个魔咒至今没有被打破。
恒天然消费品业务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板块就是奶粉。包括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老年奶粉,孕产妇奶粉,儿童奶粉等。与液奶相比,奶粉的毛利率向来是相对比较高的,但这些年来,恒天然的“安满”婴配粉在整个中国婴配市场一直是一个不温不火的品牌,当然跟恒天然的重视程度有关系,但更多是这家企业着实做不好to C业务,更何况婴配粉这个属性更特殊的产业。
其实,凭借着奶源成本优势,恒天然原本是可以好好做一下成人奶粉的,但他们始终没打好这副牌,完全浪费了资源和优势。反倒是伊利、蒙牛、a2的成人奶粉越做越大,恒天然只能看别人热闹。
纵观中国奶粉近2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来没有一个成功的奶粉收购案例。有些企业收购后渠道库存泡沫破裂,从此销售一蹶不振;有些企业收购后整合不到位,份额逐渐下滑;有些企业卖出套现后,核心骨干团队纷纷退出,企业再也没有了以往的战斗力……总之,中国奶粉行业并购魔咒从来就没有人打破过。
所以,如果有人看重了恒天然的全球奶粉产能和产品品牌,那一定要回顾一下中国奶粉过去20多年的收购案例,清一色的经验教训。
三,未来四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乳业的发展重心将回归中国市场。
如上所述,恒天然这次要剥离的消费品业务,其实接近90%的营收都是来自于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市场,所以,其实对于以中国市场为战略重心的中国乳企,比如君乐宝、越秀辉山,其吸引力并不大;但对于像伊利、蒙牛、光明这样正在推进国际化的乳业巨头来说,相对更有参与的可能性。
但随着特朗普的上台,我们应该看清未来四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全球地缘政治经济形势,海外市场将会频频受阻,只有聚焦中国、加速内循环,才是明智选择和战略归宿。
基于此,如果价格太高,伊利蒙牛一定不会冒这个风险去接盘,他们一定会考虑投入和产出,以及未来的大势所在。
也有分析称,雀巢达能这样的全球乳业巨头有可能会考虑接盘恒天然全球消费品业务。当然,雀巢、达能考虑的肯定不只是大中华区市场,而是考虑的是全球市场,如果价格合理,不排除会接盘,尤其是雀巢全球总部刚来了一位新帅,在内部有机增长面临一定压力的时候,不排除通过外部收购来实现新的规模增长。
不过雀巢新任首席执行官傅乐宏(Laurent Freixe)今年8月底在公开场合对外表示,“首要任务绝对是有机增长,并购是对战略的补充,在可能的情况下加强我们的产品组合,但它并不是战略的核心。

食悟
专注食品快消,擅长解码营销创新,解读产品创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