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完整的潮汕牛肉火锅起底,来了

美食   2024-10-01 21:54   新疆  


撰文 | 魏水华

头图 | 图虫

编辑 | 风味星球·斯小乐


对潮汕牛肉火锅的评价,是一门玄学。
在餐饮点评类平台上,外地的潮汕牛肉火锅经常收获一堆诸如“汤寡淡”“肉不新鲜”的差评;而旅行探店的平台上,人们对潮汕本地牛肉火锅却从不吝赞美之词,诸如“名不虚传”“鲜嫩可口”之类的形容词连篇累牍,惹人口水。
清水煮牛肉蘸酱,这个过程简单的料理方式,究竟在潮汕发生了怎样的质变,成为挖不动、搬不走的地方特色。

一个潮汕人默认的规则是,如果牛肉火锅店老板告诉你:我们店的牛肉是本地产。那么别犹豫,起坐出门,离开得越远越好。

实际上,潮汕地区人多地少,还有大量沿海的盐碱地,大量背井离乡下南洋的华侨就是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下诞生。耕地不足,自然条件受限,当然不可能培育出优质的牛肉。

当地豢养最多的,是精瘦的水牛。这种牛在水田里耕作当然是一把好手,用于产奶也不错,乳脂含量高,能做出醇厚的甜品;但水牛肉用就差意思了,粗老的肉质经由火锅煮熟后,柴、塞牙、满口渣,适合做成追求嚼劲的牛肉干,在不讲究的情况下最好的部位也能煮牛腩煲;此外,今天潮汕地区还少量养殖了一些杂交黄牛,它们的好处是体型大、出肉率高,但肉味薄、脂肪比例低,或许可以做卤牛肉,但用它们来做牛肉火锅,未免强人所难。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用于肉用的牛品种并不多,在一个农耕国家,牛主要是用来种地的,很多朝代甚至禁止私宰耕牛:

被毛茂密、适应高原极端气候的牦牛,在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有广泛的养殖。藏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青稞,大多数由牦牛负责耕作。

在水草丰茂的岭南,则是由需水量大、牛蹄宽阔、习惯在淤软的水田里行走劳作的水牛担任主要劳动力,它们是稻米耕种的主要出力者;

广阔的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适宜种植小麦,相应的,力气大、耐风寒、需水量小的黄牛成了优势种群,也是中国目前豢养量最大的肉用牛;

这三种牛,构成了中国牛肉的“三国演义”。黄牛肉脂肪均匀、肉质细嫩,煎炒煮俱佳;水牛肉筋道、含脂量低,清炖红烧极为适宜;牦牛肉纤维粗疏,但富含氨基酸,味道也更浓郁,做成肉干回味悠长。但是,只有黄牛才有比较高的肉用价值,适合应用于现煮现吃,对肉质要求极高的牛肉火锅。

所以,正常潮汕牛肉火锅里的牛肉,根本就不是潮汕牛。

大多数潮汕牛肉火锅店的货源,都来自云贵地区,到了潮汕本地短暂养殖后再行屠宰;少部分火锅店也会采用广西、江西和山东的牛,价值较高,以此作为揽客的噱头。但事实上这些地方的牛种都是蒙古黄牛,味道或许会因水土差异呈现出一些变化,但并不明显,不是专业人员几乎吃不出差异。

当然,这些牛肉成本上也相对来说透明,绝无可能在全国牛肉都降价的时候还维持高位。

火锅店标榜的“现杀牛肉”“肌肉还在跳动”,其实也是假的。

除了品种之外,影响牛肉口感的因素很多,母牛由于肌间脂肪多,味道比公牛更好,涮后更入口即化,但这也并不绝对。潮汕很多火锅店会采用从小阉割的阉牛,味道相比母牛一点都不逊色。

而真正影响肉质优劣的屠宰时间,则与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很多网红店铺常常会挂几块“还在跳动”的肉在店铺外揽客,但太新鲜的肉其实并不是最好吃的,一则,屠宰后还在跳动的部位往往是运动量比较大、肌肉发达的部分,其实并不适合下火锅,相反,火锅煮制时间短,肌腱脂肪更丰富的肉,才会有比较出彩的呈现;

二是肉中的蛋白质尚未被蛋白酶分解成氨基酸,鲜味不足。

一个悖论是,牛肉屠宰后大约10小时后,就会进入“尸僵期”,肉质发硬,风味变差。流行于西方的熟成牛肉,实质上是采取了适当的保存方式,防止牛肉腐败的同时,耐心等待肉质再次软化,并释放出更多氨基酸。

对于懂吃的当地人来说,潮汕牛肉火锅好吃的奥妙,在于抓住了屠宰之后、尸僵之前的一小段时间。有了鲜味,肉质还嫩。一般屠宰场都是凌晨杀一次,中午杀一次。凌晨的肉是送去集市菜场的,流转周期比较长,相对来说,牛的品质较差。

老牌火锅店通常会直接向屠宰场订购中午屠宰的牛肉,价格确实较高。本地人会选择在晚餐和夜宵时享用,6-8小时的间隔期,恰好让肉处于初步排酸分解,并规避了尸僵期,恰好让肉处于最佳食用的状态。

而午市牛肉火锅,要不就是前一天晚上剩下的,不好吃;要不就是菜市场直接买的,成本不贵,品质也就普通。

所以,一些看似六七十人民币一盘起甚至更贵的牛肉火锅店,可能牛肉的利润空间反倒不高;而一些三十一盘的,看起来不贵的牛肉火锅店,却有着惊人的暴利。

尤其是牛肉价格下跌之后。

“大火熬制三天,一口牛骨清汤一口金;

纯正手打牛肉丸,光打肉的人工就得好几百一天;

秘制汤底调料,几百万都不卖的秘方;

家传的火锅炉,七十七种钢材打造……”

这些潮汕牛肉火锅店常见的噱头,为牛肉火锅增加溢价的说辞,统统都是假话。

很少有人知道,潮汕牛肉火锅的锅底,曾经并不用牛骨汤。

因为牛骨往往会带有浓重的脂肪味,即便撇了油依然还有,而这会影响人们对于牛肉本身品质的判定。

最早之前,潮汕牛肉火锅是没有蘸料的,它选用高汤混杂沙茶作为锅底,炉是炭炉,整片牛肉浸没在沸腾的沙茶汤汁里,口味稍重的喜欢加点本地辣椒酱。

但近年来,炭炉演变为燃气炉、电磁炉,因为火力大,火候的控制成了难题。普通食客很难做到,沙茶底天然又容易糊底毁锅,所以店家无奈只能换成牛骨清汤。沙茶离开了锅底,成为蘸料。

这一“无心之失”把重口味调成小清新,或许也成了潮汕牛肉火锅让更多人接受的重要因素。

沙茶来自流行于马来、印尼等国的烤肉腌料“沙嗲”(Satay)。它的印尼语词根“SATE”意思就是“烤肉串”。这是一种虾膏、花生、南姜、黄姜、香茅、红辣椒、椰子酱等香料混合而成的,类似于咖喱的重口味调料。

来自潮汕的南洋华侨们吸取采纳了这种调料,在用香油、陈皮、油炸蒜蓉和鱼露稀释沙嗲后,发明了潮汕特色的沙茶酱。“茶”在闽南语里的读音就是“tie”,这是英语tea的来源,也极有可能就是沙嗲被翻译成沙茶的原因。

沙茶酱的味道核心,来源于虾膏。这种由打碎的虾肉发酵而成的产品,有奇异的臭味和鲜味。因为发酵用到的菌群特殊,自己家里是没法做的。和酿酒的酒曲一样,需要在新鲜虾肉加入菌种,并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完成,防止杂菌污染,并保持特殊独有的风味。在潮汕,所有的沙茶酱都是由汕头两三家国营厂生产,由店家加入芝麻酱、葱酥、香油等各自的“秘制”配方混合后出摊。通常还会搭配一碟潮汕辣椒酱、一碟普宁豆酱,让嗜咸、嗜辣的食客自行调味。

国营厂产能有限,营销模式也落后,外地知道的人不多,所以离开了潮汕,最重要的蘸料味道就无法保证。

但成本,真的不贵。


再来说牛骨汤

一千斤的牛,去掉骨架下水,大约三四百斤净肉。这些肉里,真正适合涮火锅的精致部分,按照店家的选料要求不同,能分拣出15%-40%。

分切剩下的部分,就是火锅汤的原料——是的,你没看错,被很多商家标榜的牛骨清汤,本质上只是涮肉富余的下脚料,它能贵到哪里去。

甚至还有老饕们直接用清水打边炉,在某些本地人主导的场合,它没有越煮越浓,影响整顿饭口味的问题,被视作是比牛骨汤更高级的、更能体现牛肉品质的做法。

一锅清汤上桌前,照例要加一些萝卜、玉米,这是食客们的开胃小菜,还能让汤水增加蔬菜清甜的味道。但在正宗牛肉火锅店里,问店主有没有虾滑、酥肉、面筋,应该会遭到一顿白眼——这只是很多店铺用于提高溢价的工具。

牛肉丸、牛筋丸也是放在汤里一起上桌的。这些东西本是分切牛肉的边角料打成,价值不甚高,好处在于肉质久煮不变,越煮越香,所以根本不需要单独装盘,因为量大,很多有口碑的老店甚至是随汤附赠的,并不需要额外点。

肉丸本是客家人的做法,先民们翻山越岭来到南岭,沿途的食物供给、保存、烹饪条件很差,为了延长保质期,将肉类打成肉酱后煮熟,其实是一种取巧的办法。来到潮汕地区后,结合了本地的鱼丸创制了牛肉丸,是外来文化成为流行的典型案例。

当然,随着牛肉价格水涨船高,牛肉丸和牛筋丸的涨价也合情合理,但让人难过的是,本来只是“小路饮食“的牛肉丸,却在近年来被一部分商家包装成潮汕牛肉火锅的代表,不吃后悔的必点菜,标价甚至超过牛肉本身——买椟还珠,说的就是这了。

作为中国下南洋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支民系,潮汕人在海外有着庞大的势力。

但奇怪的是,无论马来西亚、泰国、印尼,所有潮汕社区的饭店里,都不卖潮汕牛肉火锅,取而代之的是潮汕本地人更耳熟能详的炒粿条、卤鹅、海鲜快炒。

甚至很多海外潮汕人笃信观音,终生不吃牛肉;所有海外的潮汕牛肉火锅店,都是中国人去开的。

更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潮汕火锅店都会贴出一张牛肉部位分解图,说明潮汕吃牛肉讲究的“金字招牌”。但其实仅仅十几年前,连潮汕本地人都分不清这些部位的命名。

大约2010年前后,潮汕牛肉火锅的连锁店开始在全国崛起,一位切肉师傅出身的老板,把厨房里的专业名词用到了前厅,食客们才开始接受并流行吊龙、匙仁、匙柄、三花趾、五花趾等等实际上并不应该属于消费端的提法。

在此之前,本地人大多沿用菜市场的分切习惯,以肥瘦比例区分胸口朥、肥牛、嫩肉、上盘牛脚趾;老饕们则会进一步把肥牛细分为雪花、吊龙、肥胼等等。细分的目的不是为了故弄玄虚,而是为了捋顺涮锅的顺序:鲜瘦后肥。

如果肥肉太早下锅,脂肪就会析出,变成悬浊的颗粒,让汤色发浑,影响品相和口味。先下瘦肉、再下肥瘦相间的、最后再涮纯肥的,这就保证了一顿火锅大部分时间内汤色的清澈,和滋味的纯粹,也给了人们仔细品味每一部分肉质细微差异的空间。

如果在分切这件事上走进玄学,难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此外,潮汕牛肉火锅的煮法,也有着与时俱进的特点。牛肉虽然鲜嫩,但一定是全熟的。肉质足够嫩,不需要半生,但若烫得不够到位,鲜味不能激发,就不能在入口即化的同时尝到浓郁的牛味。

潮汕本地人吃牛肉火锅讲究“三过水”,汤沸腾以后关小火,水温大致在80度左右低温慢煮,下水之后迅速用筷子将其抖散,均匀变色后捞起;再次下水,让肉停留在水中稍稍久一点,这次才是真正的涮肉,至红色彻底褪去拿起;这时观察肉的生熟度,如果稍稍显红,那么最后一下则为补刀之笔,如果火候已够,那么最后一下则为点睛之笔。

这样烹制的牛肉,其实近似于低温慢煮,甘甜度非常高。有高段位的食客,为了肉味更甜,甚至弃用牛骨汤,而用矿泉水锅底,其实也是一种好的方法。

最不可取的,就是沸水下肉。火太大,外层一下熟了,里面满是血水。肉没下多少,泡沫浮的一锅都是。如果走进一家火锅店,眼前所见皆为一片桑拿之景,烟雾弥漫,那么一定不是正宗的。

实际上,这种食品,确实表现了潮汕人对吃的追求精细与充满活力的餐桌文化,但绝不是很多店铺标榜的,传统=贵的理由。


Guess you like

猜  你  喜  欢

食味艺文志
读万卷书,吃万里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