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近期在北京圆满落幕。大会以“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6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近700家展商,以“链”为媒,为中国与世界构筑起产业互融、创新互促、市场互通的桥梁,助力中外企业长期合作和共同发展。大会期间,绿色农业主题活动成功举办,聚焦“用农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深入探讨农业产业链如何通过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农业绿色发展。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方莉受邀参会并发言。
链博会绿色农业主题活动顺利召开 | 图源:链博会
“含绿量”算得准,“含金量”卖得出:
以创新和国际合作驱动农业绿色转型
农食系统是全球粮食安全的基石,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三分之一。具体来看,生产环节贡献了粮食体系总排放量的39%,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占32%,而农业供应链活动(如零售、运输、消费、燃料生产、废弃物管理、工业加工和包装等)则占29%[1]。这些数据表明,通过改善农业实践、优化供应链管理以及采用更加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以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实现全球气候目标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地缘政治冲突和气候灾害频发,导致近年来全球贸易和供应链波动加剧,亟需加强农食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推动构建绿色、韧性和安全的农业产业链。
WRI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方莉发言 | 图源:链博会
方莉分享了关于农业绿色发展的前景及如何利用全球机遇促进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见解。她指出,农业供应链绿色发展的全球趋势逐渐形成。在COP28会议上,159个国家签署《关于韧性粮食体系、可持续农业及气候行动的阿联酋宣言》,承诺将农业与粮食系统纳入国家气候行动;200多家企业、金融机构和智库等社会团体加入了《为人类、自然和气候转变粮食体系的共同倡议》,推动食物系统转型。在刚刚结束的COP29会议上,碳市场规则和气候资金达成重要共识,增加了农业减排固碳“含绿”量转化成“含金”量的机会。全球的气候政策的大趋势将给农食系统绿色低碳转型注入信心。
从技术角度看:
1
除二氧化碳外,农业供应链减碳还要关注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甲烷、氧化亚氮与农业种养殖、废弃物处置以及化肥施用密切相关,此外冷链运输的氢氟碳化物(HFCs)制冷剂通常用在农产品加工运输中,它的升温效应是二氧化碳的一万多倍(GWP值14800),这些温室气体将成为新一轮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关注的重要内容。
2
除农业生产以外,其他行业的减排行动也会为农业带来机遇,比如随着全球航空等行业转型对可持续生物质燃油(SAF)的需求量增加,将带动农业生物质燃油转化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3
利用中国可再生能源优势重塑农业低碳供应链可以有新的作为。新能源不仅可以重塑农业的肥料等原料生产、农机、包装、运输、加工等过程,还可以在一些前沿的技术,如替代蛋白探索中发挥作用。
4
绿色低碳转型要兼顾减缓和气候适应。据统计,2008至2018年间,中国农业受气候灾害影响遭受的损失累计达976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农业累计损失总量的55%[2]。WRI的研究显示,气候适应相关投资回报显著,在气候韧性基础设施项目上每投资1元,未来30年共计可产生2~20元的收益[3]。
图源:unsplash
将“含绿量”转化成“含金量”,首先需要算得准。WRI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标准体系(GHG Protocol)是一个包含全供应链的碳排放测算方法,它帮助企业和组织量化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量。WRI与合作伙伴在中国10个省市正在开展不同规模的种植业、畜牧业、种养循环等相关项目的试点,研究农食系统的碳减排效果及其测算方法,并推动农业转型金融试点,探讨如何通过系统变革支持农食供应链的转型,实现“点绿成金”。
WRI和其他机构倡导发起的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旨在推动企业和金融机构设定基于气候科学的碳减排目标,并与《巴黎协定》的全球温控目标相衔接。截至2024年11月,已有9744家企业签署了承诺书,其中6808家企业的科学碳目标获得了SBTi的批准,3614家企业承诺实现净零排放[4]。我们已经看到这些做出承诺的链主企业的转型带动了全供应链的变革。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全球化合作的新机遇
作为全球农业发展和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在农业绿色转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角色。方莉表示,中国应充分利用全球化发展的机遇,推动农业供应链的绿色发展,重点从三个方面着手: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不仅要关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进展,还要密切跟踪《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正在谈判的全球塑料公约等。据统计,农食系统消耗了全球70%的淡水,带来了全球逾三分之一的温室气体排放和80%的生物多样性丧失[5]。因此农业绿色转型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减碳,还要注重生态保护和各种资源的循环和高效利用。
中国是140多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和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国。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3年间,中国的农产品贸易总额从1757.7亿美元增长至3330.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6.0%。其中,出口额从632.9亿美元增至989.3亿美元,年均增长4.2%;进口额从1124.8亿美元增至2341.1亿美元,年均增长6.9%[6]。中国发挥着关键的链主国家作用,链主国家的转型可以带动全链条的改变。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环境下,制定和参与国际规则对于确保农业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应将绿色发展作为贸易的推动力,而非贸易壁垒。当前,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在获得投资时,投资机构已经开始在投资标准里加入低碳相关内容,生态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指标也即将成为重要考量;在企业要通过市场卖出产品时,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出台各自的贸易要求,列入了产品生产过程的相关要求,比如要披露产品碳足迹和是否引起毁林等。全球正处在用可持续重塑投资和贸易的规则过程中,中国应积极组织和参与全球相关规则制定和协调的讨论,与各方共同推动绿色供应链进程。
未来,WRI将继续携手各界伙伴推动全球农业绿色转型,通过促进创新技术应用、加强国际合作和共享最佳实践等方式,助力农业供应链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