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双碳”目标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承诺,但在一些经济发展高度依赖煤炭开采和消费的地区,可能会面临更加艰巨的转型挑战。转型需要注重公平性,以确保社会经济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平稳过渡。因此,如何统筹财政和金融政策,支持社会经济绿色发展,探索建立公正转型的资金机制,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世界资源研究所(WRI)近年来围绕支持公正转型的资金机制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致力于结合国际经验和中国国情,探索如何综合利用财税和金融手段设计可行的资金支持方案,推动中国公正转型。
2024年12月6日,“探索建立公正转型的资金支持机制——以山西省为典型案例”课题结题研讨会顺利召开。该课题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WRI联合开展。在往期的研究中,课题组已针对公正转型资金机制的国际经验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并得出对中国的启示。研究发现,大部分国家的公正转型资金以政府财政资金为主,同时也会设计相关机制,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公正转型。本研究以山西为例,识别转型的压力和机遇,并基于中国已有的政策经验,探索潜在的财政金融支持方案,建立中国公正转型的资金支持机制。
结题研讨会现场 | 图源:北大国发院宏观与绿色金融实验室
WRI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方莉指出,研究公正转型资金机制至关重要。在国际层面,本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在资金方面讨论的核心之一就是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设计和推动公正转型资金机制;而在中国,明确公正转型资金来自何处、用于何处则对于完善中国的双碳目标政策体系尤为关键。期待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能为中国公正转型的政策落地提供支持和参考。
北大国发院兼职教授、宏观与绿色金融实验室联席主任马骏介绍了浙江省湖州市将“公正转型”指标纳入当地转型金融框架的地方实践经验。他指出,要支持山西等煤炭大省公正转型,财政和金融资金都需要发挥重要作用,并建议成立国家层面的转型基金,撬动社会资本以共同支持煤炭大省的转型。
北大国发院宏观与绿色金融实验室副主任何晓贝、高级研究专员李丽娜及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资源环境和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陈少强代表课题组共同汇报了课题研究进展。研究指出,公正转型不仅需要关注狭义上失业的问题,还应重视转型压力较大的地区在中长期财政平衡和经济多元化转型方面所面临的挑战。课题组分析了山西省经济和财政对煤炭产业的依赖情况,梳理了山西省已有的支持能源和低碳转型政策以及去产能时期的职工安置政策。课题组深入研究了山西省在全国碳中和目标下的中长期财政平衡压力,并针对其当下与未来的财政收支挑战,提出了支持山西省公正转型的资金方案。
图源:pexels
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长治能源革命研究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法巴农银理财的专家们从能源、环境、产业、财政和金融等不同视角分享了他们的观点意见。
专家们一致认为,课题从财政税收视角入手就公正转型资金机制展开深入研究,不仅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也弥补了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空白。专家们对课题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
资金来源
山西目前的财政状况相对较好,债务水平不高,应把握转型窗口期,利用现有的财政空间,通过政府担保、财政补贴等政策手段优化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有效引导社会资本、国际发展资金等多样化资金支持转型。可以参考一些地方政府通过政府引导基金与国际资金合作的相关案例(如山东绿色发展基金),推动资金机制创新。
2
资金投向
除了资金来源外,资金的投资方向对于确保公正转型也十分重要。转型地区需要挖掘多产业协同的发展潜力,增强产业支撑力,比如在山西 发展文旅、数字、氢能等具有前景的产业。研究应继续探索适合山西绿色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的路径,加强落地的可行性。公正转型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公正转型资金应推动就业再培训和人才引导,确保当地劳动力向绿色低碳产业有效转移。同时,转型地区需要特别关注养老保障与年轻人就业问题,有效应对资源型地区的老龄化和人口流失问题。
3
经验借鉴
中国过往在去产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资源地区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政策可为公正转型提供经验借鉴,特别是在转型路径、成本分担方式、公平与效率的平衡等方面,为明确资金使用目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完善的评估制度提供参考。此外,也要借鉴国际经验,比如欧盟和英国的公正转型为当地财政带来了一定负担,中国需吸取经验,提前规划资金安排。
图源:pexels
课题组将进一步系统性地梳理山西省及国家已出台的转型资金支持政策,针对山西特有的财政收支结构和可利用的资金资源,结合财政与金融手段,提出切实可行的公正转型资金支持机制方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