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宗林【悠悠天汉】永远的良师益友——写在胡悦同志辞世三周年之际(连载之五)

文摘   2025-01-04 07:11   陕西  

永远的良师益友

——写在胡悦同志辞世三周年之际

(连载之五)

作者   郑宗林

四、在人们的记忆里永生

了解胡悦身世的人都知道,胡悦同志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自幼受到严格的教育和优良家风的薰陶。中学毕业后一度参加国家“三线”重点工程──襄渝铁路建设,是一位学兵连的“娃娃兵”。襄渝铁路由铁道兵部队主建,省上又组织派遣了24500多名中学毕业生(绝大多年龄都在16──18岁之间)组成“学兵连”到我省安康境内铁路建设工地,配合铁道兵施工,同时对学兵们也是锻炼培养,当年胡悦刚满16岁,算是年龄最小之列。两万多青年学兵和铁道兵们一起打隧洞、架桥梁、筑路基,摸爬滚打,餐风露宿,吃了不少苦,出力流汗甚至流血,历时三年,为襄渝铁路建成通车立下了汗马功劳。

胡悦在学兵连里表现得非常出色,加入了党组织,先后担任铁道兵二师六团学兵三连的排长和副指导员。1973年3月,省委决定从两万多名学兵中考察选拔了1040名表现优异重点培养的“苗子”,直接招录为国家干部,胡悦自然在列,从“三线”分配到安康地委组织部工作。1974年9月被选送到西北大学物理系激光专业学习,由于成绩优异,毕业后留校当了一名大学教师。

随着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1983年9月被选入省委组织部工作,1990年被选为省委主要领导秘书,从此走上了仕途,也就是老百姓嘴里常说的“做了官”。可是无论是什么人,做了个什么官,那大概只是人生的一个开端,只能算人生进入了一个新角色、新跑道,并不等于后来一定会获得成功。正所谓“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一个人做官做得究竟如何,那得时间说了算,事实说了算,组织说了算,广大人民群众说了算!

建国前夕,开国领袖毛泽东曾告诫全党,进北京不是去做官,而是去“赶考”。如果把每一个初进官场的人都看作“赶考”,在这一次非同寻常的“赶考”中,胡悦显然是“考中”了。在他从政为官的三十多年时间里,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身居何处他都能恪尽职守、尽才尽智,干得井然有序,不同凡响,让权力始终成为造福一方的正能量,使其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在陕西,胡悦算得上是一位知名度比较高的官员,高在他为人做官素以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光明磊落、勤奋敬业、敢于担当而著称。胡悦同志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朴实而光辉的一生,他以其对权力的深刻理解和谨慎运用,以其卓越的人品、忠诚、智慧和才华,完美地诠释了一个党的领导干部应有的操守和作派,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份非常漂亮、非常扎实厚重的答卷,而在这些亮丽的答卷上,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与普遍赞誉无疑是最光彩夺目的华章!

回想与胡悦同志相知遇、相共事、相交往的这二十多年,他为人做官的原则规矩、气度风范、领导艺术及处事方法使我深受启迪,深受教益,催人奋进。

胡悦同志理论功底深厚,胸怀宽广,眼界高远,思维敏捷,无论谋全局还是抓大事,处处显示出手不凡。胡悦从西北大学教师岗位走入仕途,理论功底本来就厚实,加之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因而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目光敏锐、鉴往知来,既立足现实,更谋划长远。

他受命于汉中经济低谷之际,一到汉中就积极努力争取省上及各方支持,制定出汉中未来发展的“双百战略”、“一江两岸”建设以及工业、交通、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长远发展规划,勾画出汉中发展的清晰蓝图,使汉中的长远发展,既有目标又有方略,既有阶段性的任务,又有具体措施。为从交通上率先突破,从根本上打破汉中几千年来所形成的封闭状况,他带队从汉中到省上、再到北京,跑部门、找领导、求专家,道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终于谋定西汉高速公路立项开工建设,使汉中在本世纪初得以一举突破交通瓶颈制约,进入了突破发展的快车道。

高起点、高标准规划的“一江两岸”发展蓝图,历经二十余年来的快速建设发展,至今仍在与时俱进地展示新貌,显示出其规划之宏伟,擘画之深远,空间之广阔,特色之鲜明,愈加反映出当时他的长算远略,体现出他对汉中、对时代、对未来、对人民的高度负责。胡悦离开汉中已二十年,汉中承前启后的历届班子、历任领导犹如接力赛跑,传承汉中经济社会发展的接力棒无不争先恐后,开拓进取,励精图治,努力将自己这一棒跑好,力争跑出新纪录,创出新业绩,以不辱使命。

人们依照他当年主持制定的规划蓝图在不少方面进行了充实、完善、创新、提高,持续发展,二十年来汉中日新月异变化巨大。胡悦在汉中主政不到五年,所做的每一项决策,无不惠泽天汉大地,影响深远,其站位之高、视野之宽,格局之大,令我辈叹服。

胡悦同志行事果断,干脆利落,言必信行必果,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高度的使命感。过去常说:“共产党员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胡悦同志无疑就是这样一块坚实的优质砖,不管组织上安放在哪里,安排在一个什么样的岗位,都能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地去干,干得有条有理,有板有眼,与众不同。他处事非常果断,在原则问题、大是大非问题上,他都是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他都是非常认真、较真,决不容许有半点差错。2001年6月,他检查汉江防汛时在滨江上水渡河堤段发现正在施工的工程有些问题,立马通知市、区两级相关负责人赶到现场,查问题,找原因,提出整改要求。他说:“汉江堤防事关市区安危,涉及千家万户,绝不能出问题!你们说我是吹毛求疵也罢,小题大做也罢,我都要一抓到底,不但要严肃处理,还要举一反三,接下来要立即对整个在建防汛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要一追到底,决不姑息!”

2002年6月9日,佛坪县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洪灾,道路、通讯和水电全部中断,佛坪一时成为孤岛。胡悦闻讯一边向省上紧急报告情况,一边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商定抗洪救灾对策,第二天一早就亲率干部赶往灾区。公路冲断了,汽车无法通行,就背着行李,深一脚浅一脚,长途跋涉上百里山路,历尽艰辛赶到佛坪后顾不上休息,立即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救灾方案,指挥干部群众抢险救灾,恢复重建。那段时间我因为筹备西交会无法分身,后来听说在佛坪抢险救灾、恢复重建中,胡悦书记和田杰市长带领干部在一线,身先士卒,风里来,雨里去,顶烈日,冒酷暑,皮肤晒黑了,嗓子喊哑了,整个人一度都虚脱了。一个多月后返回汉中,我见到他们都明显瘦了一圈,脸上、身上还能看到蜕过皮的明显痕迹。

胡悦同志胸怀坦荡,待人诚恳,为人正直,严于律己,勤奋敬业,处事公道,从内心爱才护才,这些都是尽人皆知出了名的。从1998年3月来汉中到2002年12月离开,近五年时间里,他办公室的灯光总是最晚熄灭,最早亮起,整个日程一件接一件,一环扣一环,几乎是无缝衔接。他对工作要求很严,有时严到了不近情理、十分苛刻的地步,待人却非常实诚、宽厚,对同事、下属从各个方面都给予关心关怀。他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培养和成长,从工作、学习,到生活、家庭乃至政治进步,都无微不至地关心呵护。

从2000年初任市委书记到2002年底离任高升,短短两年多时间提拔(包括我在内)副市级以上干部13人之多,据称是汉中短时段内从本地选拔任用地市级领导干部的数量之最。他发现和培养的一大批中青年干部,如今大都成了汉中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有的还走出汉中到省上部门和外地市任职。胡悦与人交往,则充分诠释了“亲”“清”二字,尽管公认他待人坦诚、亲切和厚道,但是与人交往的界线却一向划得很清,除某些必不可少的公务应酬外,一般不接受宴请,也不接受馈赠。我和胡悦交往二十多年,人情往来不能说没有,也仅限于偶尔在一起用个便餐,每年开春送一点新茶而已。

胡悦同志对汉中感情很深厚,常说汉中是他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只要一说到汉中就充满了深情,以至于在西安大街上只要看到挂着陕F车牌的车辆,就像是见到了汉中人,顿时感到格外亲切,居然不让司机超车,据说这已经成了惯例。

记得一次闲聊时,胡悦谈到令他经久难忘的一件事:2018年正月的一天中午,门卫打来电话,说有一个汉中人想见他一面。问人在哪里?回答:就在门卫室。听说汉中来人,胡悦立马放下手中的工作快步前去,原来是一位素不相识的汉中小伙,这次是要去外地打工,顺路带来一双簇新的千层底布鞋,说这双鞋是年近八十的老母亲,断断续续用大半年时间亲手做成的,老母亲说胡书记是个好人,嘱托儿子务必把这双鞋亲手交到胡书记手上,说这是她的一点心意,这布鞋穿在脚上不起汗,小伙双手捧着这双鞋交给胡悦就转身告别了。看着汉中小伙远去的背影,胡悦眼睛湿润了──没想到汉中人这么善良、这么念旧,他只是在短短的汉中任上做了一些职责范围内应该做的事情,汉中人至今还这么念记他。

手捧着这双鞋,一股强大的暖流霎时间涌上心头,他把这双鞋当作一份大礼郑重地收了下来,也舍不得穿,每过一段时间都要拿出来看一下,每一次看到这双鞋,就不由得心潮澎湃,百感交集,顿时力量倍增。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胡悦同志离开汉中二十多年了,可是他的故事仍然在天汉大地上流传。他亲手规划的汉中“双百城市”发展战略正在加快实施;他推动立项建成的西汉高速公路,将西安至汉中原本13小时的车程缩短至3小时左右,如今已成为西北通往大西南重要而繁忙的交通大动脉,发挥出令人难以估量的经济社会效益;汉中机场的迁移建设,也是他在任时提出来并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奠定下良好的基础;他主持规划并启动的“一江两岸工程”,在自秦惠文王设汉中郡以来2300余年的城市建设史上,大手笔重新建构了汉中的城市框架,将永远彪炳史册,随着时光的推移,愈加放射出璀灿的光芒。

如今在汉中,很多人都怀念胡悦书记,认为他是一位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好干部,是一个顶天立地、有责任有担当的热血好男儿,是一位侠骨柔情的性情中人,无论为官做人都堪称楷模。人们怀念他在汉中主政时那些夙兴夜寐、殚精竭虑、宵衣旰食、奔走呼号的难忘岁月,怀念他谦逊、宽容、和蔼的音容笑貌,怀念他为汉中人所做的桩桩件件,经常在一起谈论他,叙述他的过往和种种细节,念记他的为人他的好。

他为官做人的胸襟气度和高风亮节,成为广大干部默默学习效仿的榜样;他的作风、他的精神、他做过的事、说过的话,成为激励人们不畏艰难困苦、奋发上进、努力追求美好生活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位德高望重的已故正地级老领导曾谈到胡悦时无比感慨,他说:“我们汉中有2300多年的建城史,千百年来,曾经在汉中主政过的官员如过江之鲫不胜枚举,有过清官好官,也有过贪官庸官,也有过一些褒贬不一的官,但谁要说胡悦这样的官不好,那一定是没良心,恐怕他本身就得打个大问号,很可能他自己就不是啥好人!”对此我深感认同。

秦岭低头,汉水呜咽;乌云低垂,缅怀斯人!今年的冬天格外冷!我们的好市长、好书记、好部长,好主任;我最敬重、最值得信赖的老领导;历经岁月磨洗而愈加光辉的良师和益友,我们永远怀念你!你是矗立在秦巴汉水之巅的一座不朽的丰碑,这丰碑用你对党、对人民的一腔忠诚和你的崇高品德、聪明才智及赫赫政绩铸就。你虽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可是你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活在汉中的故事里,也必将在人们的记忆中永生!

                                                                                                           (连载完)

【作者简历】郑宗林,男,汉族,陕西西乡县人。生于1954年4月,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曾任汉中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等职。

《赤土岭文协》微信平台编辑委员会

总顾问:王蓬

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俊惠  马强  王汉喜  李汉荣  李青石  李虎山  沙建国  姚骏骊 梁中效 黄建中 庞 桥 芦雅萍 杨西藏 赵万宏 魏来安 牛庆友

艺术顾问:武妙华  龙怡珍  陈超  黄国梁  黎 智 史延年  李大庆 何宝安 赵贵元

总编:熊建华

副主编:伍宏贤  王 东

执行主编:胡彦琛

编委:罗枫  张胜利  马艳 孙芬玲 屈树东 孙斌 毛鹏举 王会林 苏值 李艳 杨杨 罗茹 胡丽岚 陈照国

审核:田也,责编:国文,序号:3499

   赤土岭文化交流协会官方微信

公众号 

赤土岭文协
传播汉文化精髓,弘扬三线文化精神,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汉中经济社会进步、生态文明和文化旅游发展;肩负汉中地方资源的宣传、推介和文化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