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精灵
作者 朱军
一
从生命意义上讲,水乡码头是由各种精灵组成的世界,比如草木和动物,比如人,还有环境,都缺一不可;而且按照达尔文先生说的,它们构成一个食物链,一个链条断裂,另外的链条就会中断。
草木似乎距离人们很远,但是你远远地看过去,在往昔的日子里,它们无处不在处处在,无时不有时时有。其实你有时候稍稍闭着眼帘想一想,这大地之上正是因为有了草木,人类才能延续下来,否则的话,要么是赤地千里,要么是巨浪滔滔,人还怎么活呢?你打量过去,这摇曳在码头水乡乃至覆盖着这片土地的草木,都是寻常之物,也都是精灵的翔舞。大树不用说了,在春夏秋冬的四季中,要么一片蓬勃,要么树叶凋零,但是上接苍穹,吸纳着一碧万顷的天光云影,感受着风雨雷电,写照着生命的衰荣,指引着四季的轮回,让人间的芸芸众生受益;下部呢,深深地扎进泥土之中,运输水分和营养,让每一个枝丫都顺畅地生长,让每一片绿叶都鲜活无比。
那么上下之间,就有了某种力量,在冲决,在驻守,也在不舍昼夜地奔忙。比如水乡的老榆树、老槐树,乃至老柳树,还有白杨树,都是如此,都如同苍劲的老翁一样,在老街的后面,在水乡的角落,默默地矗立,给你讲古老的故事。过去年代,码头水乡有许多的果树,比如桃树,比如李子树,都在不同的季节里开花,向这个世界捧出鲜嫩的桃子、李子,令人觉得寻常之中的神奇。此外还有一种叫拐枣的果树,往往在盛夏里结满繁茂的拐枣,一节节地簇拥在一块儿,很是甜蜜,成为一个个老户后花园的奇异之果,你想吃快一点,可只能一点点地品味,觉得很是清爽。
果树之外,就是草本植物。最有代表性的是码头之地的稻麦瓜果,还有蔬菜。这里的农耕时代,是水稻和小麦还有油菜构成的。春来了,码头之地开始育秧苗,就是在秧母地里撒下水稻种子,像桂花球之类,籼稻和粳稻之类;渐渐地有了杂交水稻,还有两段育秧技术和后来的抛秧技术推广。这些好比神奇的稻田精灵,迅速地到来。
这个时候,从隆冬冲决而来的小麦在返青,在分蘖,在杨花;而插秧的时候,小麦刚刚被农人收割,夏收夏插向来被称为龙口夺食,那一片忙碌真的是见了亲家也顾不上招呼。这之间,还有金黄的菜花烂漫之后,乡村里收获油菜籽儿,忙着脱粒榨油,吃一口油饼馍,不亚于过年。夏天火辣辣的,水稻一路奔赴,进入杨花灌浆,终于在秋天有了沉甸甸的稻穗,让你喜悦不尽。秋收秋种不无散淡,像一篇随笔,且写且停;有意无意地,乡村人又开始播种小麦和栽油菜苗。那么整整一个冬天,漫长的蛰伏期,庄稼人进入又一个轮回,他们和她们,怀抱精灵,心里有数,不无从容。
多年之后,土地被圈占,码头土地吃紧,却有了一些菜地,那么这里的农民就成为菜农。这时候,蔬菜的精灵来来去去,成为白菜,成为茄子,成为西红柿和辣椒,乃至扁豆豇豆,还有黄瓜苦瓜、冬瓜南瓜,它们躺在菜地做梦,抑或醉卧在农人的竹筐里和架子车上,进入市场,与城里人结识,也和工矿企业的男男女女相识。这时候的精灵,就或隐或现,轮回不已。再之后,码头水乡没有了土地,就只有在梦里寻找这些曾经陪伴他们的小精灵,一声叹息,不无怀恋。
草本植物中,不起眼的是野地里的草茎。可是你打开记忆的闸门,艾蒿是精灵,在江天摇曳,讲述着楚国的故事;水藻是精灵,说着水中的悲喜,一条小船来了,一个渔人来了,一个孩子落水,它们都知道。甚至看见,龙王的故事,大水的掌故,它们也晓得吧?猫儿草是精灵,孩子来采摘,嘴里喃喃自语,怀揣梦想;铁线草,草青青,青青草,黄牛知道,水牛知道,唐老汉也知道,拾粪的孩子,落难的秀才,都知道;就连那些零散的石头,坚硬的石块,还有长长的沙地、江滩与河堤,都无数次看见这浓缩着乡音和乡情的草木精灵。
他们被践踏,被吞噬,却又一次次站立起来,在码头水乡牵连成隐隐的绿,让人惊叹。这当中,水乡码头的芦苇更是精灵中的翘楚,它们当然是植物中的平民,可是年年岁岁之中,世事轮回之中,汉江的芦苇从土地中来,从天宇中来,它们是草本,是花絮,更是万千的精灵;你的童年,无数人的童年,打趣也罢,悲怆也罢,穿行也罢,还有停顿之中的深入,皆在其中。芦苇发轫于春,芦苇茂盛于夏,芦花飞扬在秋,芦苇砍伐于冬,却不影响它们年年生发,透着生命的顽强,还有不屈。
二
动物呢,则犹如一种对应,和草木还有同为动物的人,相依相偎,须臾不分。水乡当然处处可见水鸟。野鸭子和鹭鸶,一个是水边的平民,一个是江畔的贵族。你记忆最深的是野鸭子钻进水里很长时间不出来,它们是天然的潜水健将,不必培训,无需训练,自然就可以纵横水面;要是它们飞起来,也能一串老高,让人惊奇。鹭鸶不消说了,属于飞翔的鸟儿,可许多的时候它们在沙滩与水边眺望,似乎在等待,似乎在赴约,可绝大多数的时候鹭鸶都是一只只单飞,要是偶然碰到了情侣,那就肯定会比翼高飞,在长天划出一道细碎的剪影,这时候你看过去,鹭鸶就灵性十足,像是在巡视水面。慢慢地,它们停下来要么一动不动,要么高视阔步,迈着长腿行进,很有些芭蕾舞演员的意味。
与之相伴的,还是水中的鱼儿,它们深入浅出,优哉游哉,一条鱼或者众多的鱼儿,形成了极具风华的存在。许多年,你以为这汉江河里的鱼儿不外乎是白条子和沙棒,还有小小的鲫鱼,顶多还有黄刺骨,也就是而今的黄拉丁,其实你大错特错。那一条汉江,游鱼众多,是一个庞大的家族,许多的鱼儿你都叫不上名字,它们是水中世界,随季节来去。比如冬天它们就藏得很深,春天浮在水面,甚至可以跳将而起,夏天不深不浅,秋天就纵横迁徙了。
水里有鱼,还有河虾,甚至还有螃蟹与鳖,只是他们在水里十分自在,不愿让你弄到,抑或你根本就弄不到。只是当它们某日在一个石块上晒龟背的时候,你才大吃一惊,觉得自己的无能为力,甚至渺小;他们和你的爷爷同岁,比你的父母年长,是这一条大河里的鼻祖级生灵,也就是精灵十足了。对付水中鱼儿的,就可能是鱼鹰,他们追随着渔人的小船,随着鱼群或者鱼儿,左右开弓,扑打翅膀,好像很是闲散,可一旦瞅准时机就会一个猛子扎下去,那一定会有所斩获,一条白亮亮、水淋淋的鱼儿,说不定就那样被鱼鹰嗪住,可由于脖子被绳索扎住,不能吞咽,那么就在渔人的竹竿敲打中吐出鱼来,成为小船渔人的收获。
除了水中游弋中的生灵,天上飞的也不少。那些生灵,有南来北往的大雁,有水乡的飞翔能手鸽子。它们一群一群,被一代代人饲养着,忽而在房檐下的鸽子笼中,忽而成群结队地飞翔,忽而高了,忽而低了,有一点微微的倾斜,像杜甫诗中的“燕子斜斜飞”,探看天地,实在是自由自在。忽然间,一阵阵鸽哨响起来,那是鸽子在说话吗?是它们咕咕地絮语却来不及表达的潜意识吗?还是一种抑制不住的生命清音?
晨光照着,夕阳照着,月光也隐约着,鸽子们,即使水乡码头的天使,又是码头水乡的凡尘一羽?这时候,码头一边的牛儿在叫,猪儿在叫,曾经的骡子和毛驴也在叫,它们在野外,它们在牛栏之中,抑或在猪舍,透着另一种精灵的身心呢喃。牛而被放牧,骡子和毛驴去了远方,猪在一家一户的圈里长大,有着年年岁岁的变奏。这时候,家犬出现,这儿那儿都有,它们摔着尾巴,悚然一抖,湿漉漉的气息飞溅而来;要是几只狗在一块儿,那可能有了头领,俨然在预谋什么。若是对着天宇狂吠,就有了莫名其妙。
一只公鸡叫,许多只公鸡叫,黎明来了,母鸡在窝里下蛋,一群群蚂蚁在江边的草地和沙地里一路掘进,它们在搬家,在预告天气,也在日复一日之吟诵生命的诗篇,那是无声的,那是散漫的,可也分明是倔强和顽强的力量凝聚,还有呈现。你曾经无数次观察蚂蚁搬家,一次次观看蚂蚁推着一粒米艰难地前进,忽而被阻挡,忽而被撂翻,可一次一次的,蚂蚁还在前行,还在挺进,还在长途跋涉中朝着自己的目标不舍昼夜奔赴。
这时候,一只野兔子掠过,一只蝴蝶和蜻蜓,也悠闲而来,唱着生命的壮歌。蜜蜂飞来,它们酿蜜,也在花的季节奔赴着自己的前路漫漫。这些年,汉江边忽然有大量的红嘴鸥出现,它们飞翔,它们纵横,它们驻守,红男绿女们给它们喂食取乐,也留下无数的人鸟合欢图片,南来北往的男女,旅游踏勘的达人,在此流连忘返,将图片发往四面八方。呈现网红打卡地的火爆,还有被放大了的快乐。
人,原本就是动物的一种,后来进化了,加上高级动物几个字,似乎比别的动物高明和高贵,其实是比较可怜的。比如从适应环境上看,人就不如马和牛,甚至不如猪和狗,但是人类能够侥幸地存活到现在,而且在不断地进化和退化,就自有其奥妙,也就是自有其神奇的地方。特别是在人类学会了使用生产工具、会取火和将食物煮熟的本领之后,就有些领先了。尤其是,人还会动脑筋,还有所谓的思想,那么也就是说,从工于心计来讲,人可能比别的动物高明,连狡猾的狐狸也自愧不如。
就水乡码头而言,人的进化呈现着另一种情形。先是远远地迁徙而来,聚族而居,建码头,搞航运,热热闹闹,一路地繁衍,演绎出许多的悲欢离合,还在江边建了龙王庙,小船和帆影,浪里浪外,生存和争夺,就构成人的基本生存情形。再以后,随着航运的中断,随着大桥的兴建,人就告别水上,上岸农耕;于是种地种田,在稻麦与油菜相伴相守,把年年岁岁的日子过下去。这时候,一个阶层和另一个阶层博弈,码头的人又投入不舍昼夜的争锋和较量之中。
各种运动,各种批判,批判的武器连同武器的批判,成为这人世间的生活方式。标语上墙,游行开始,之后又零落下来;待到老人辞世,婴儿长大,这码头的男女又进入商品经济时代。那么这儿那儿,摆摊设点,进军商场,金钱的力量又甚嚣尘上。一切为了钱,为了钱的一切,成为主旋律。那会儿,码头之地的钣金厂和酒厂,纺织器材厂,甚至油漆厂与集体经济的煤场和旅馆,都兴办起来。最厉害的,当然还是两把菜刀起家的烟厂,县长和县委书记李晃,县长张光中,烟厂的李峰连同王景昌们,带着他们的“公主”品牌,一路征战,赴省进京,占领市场,成为财政亿元县的基本班底。而且随着乡镇企业的崛起,随着码头江南建筑公司的壮大,经济领域呈现出虎虎生机。
那么这个时候,码头的人们就面临某种抉择:土地锐减,农业空间不大,加上即使成为菜农之后也捉襟见肘,那么就亟待转型。果然不久,这里的人们拼力运作,几年间成了商品粮户口,好几个村、若个村民小组集体农转非,也成了不无神奇的事情。但是农转非之后,由于没有职业,有没有更多的土地补偿资金,码头的男女友有些恓惶起来,那就是自己没有保障,儿女前途堪忧。可人这精灵总有他们的生存之道,在如此的情形之下,码头的男女有了自己的房屋出租,有了在麻将方城一展身手的裕如,他们进入歌舞厅,进入麻将摊,也进入农用车驾驶的天地,这时候的日子,又有些不同。
这是一般的情形。就这里的村组干部而言,李素清一代是靠着为大伙儿办事生存的,杨正元则为善品经济的崛起而奔走,到了张黑娃和刘远军一茬的村支书,就又是一番模样。他们不光为别人谋福利,也为自己发家努力,于是有了村上和社区的事业,也有了自己的财富和产业,显得公私两便。而其中,一个叫胡老三的村长,则在一番风光之后,带着拐来的女人,在某个清晨不辞而别,去了南方。有人说他是为图快活,有人说他是为爱情,但最终他还是回来,一个人重起炉灶另开张,在古城搞着属于自己的小工程,把营生过下去,渐渐地没有踪迹。
就寻常的码头儿而言,一人外出寻找机会,伤痕累累地回来,比如李翠萍这样的人,几次外出都没发达,就铤而走险了,及说她拐卖人口被判过刑,若干年后回到码头,才渐渐地安顿下来。一些汉子曾经荒唐,临了也在码头凭着一片小小商店过日子,面对苍天的飞鸟,回想着自己的往昔。一些人从外地奔赴码头,和这里的女子成家,可并不安生,于是出走,于是折腾,几个来回,有过牢狱之灾,也有过醒悟。
这比如那个叫帅中强的川中小伙子,他真的狠帅,还会修各种钟表。他和你本家的表姐朱永玲谈婚论嫁,生下可爱的琪琪。但小帅的一颗心不安分,他出去三次,回来三次,第四次还是出走了。后来居说因为倒卖文物被判刑,抑或下落不明。这真的害了表姐,但她一个人抚养孩子,慢慢地忘了那个小帅。而今,表姐的儿子成为牙医,成家生子,干得很好,表姐也有自己的归宿,这些往事,成为你小说《水乡事》中的线索,镌刻在表姐的心里,也成为你的文本素材。在码头,像表姐这样的遭遇有不少,这是人的往事,属于人间一叶,也是人这精灵的悲喜交集。一代人谢世,另一代人崛起,代代相袭,点点滴滴,成为为薪尽火传和生生不息。
三
渐渐地,你就不注目这码头的环境。你想起一个词汇,叫江湖,有江有湖,有风有浪,那必然就有渐行渐远的物象了。不久前,码头烟厂的一位叫散人的散文作家,在读过你的几篇水乡散文之后,出于认可和鼓励,给你留下几句话,算是读后感言吧。他说:“阅读此文,七、八、九十年代的大河坎历历在目。那时,老街还在,学校还在,少年们前赴后继,在此聚集、成长、远去。桥的南面,汉运司车站、国营旅社、林产品公司、汉山百货、土产公司、电影院、糖酒公司等形成一个十字,构成那个时代的标志性背景。
因为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冲,桥上汽车、桥下老鸦船,风貌与其他的镇街并不相同,有一种浩荡和苍茫的江湖气。在这里成长的少年们,汉江、码头和水,已经融入了他们的血液,成为一种生命底色。无论后来经过些什么,走到哪里,午夜梦回,老街和往事仍然栩栩如生”。看得出,散人先生读你的文章很动情,而且此人的留言颇为灵动,显然写过不少散文,之前也读过你的散文并留言,算是心身相通吧。他的话,勾起你对码头之地江湖环境的记忆。
那是从农耕文明到商品经济的漫长时期。码头的街巷,码头的这儿那儿,先前同样是散落而空旷的。码头顺着几条路分布,有南北向的大河坎主街和油坊街,有东西走向的短街,还有十字路口。十字路口靠汉江大桥牵引,也来定方位,由此正南正北,参差而行。但街巷总是弯弯绕绕的,大的街道弯曲一点,小的街巷就玩去的神出鬼没,簇拥在其中的草房瓦屋,也显得曲里拐弯。行走在其中的人,抬头看天,低头看地,神情总是默默的,可要是忽然一声唿哨,就令人觉得世态游走,一片苍茫。
农耕文明时期,这片人世总是充塞着柴草的气息,稻草与麦草麦糠,还有油菜籽脱粒前后轻重不同的角果和茎秆,人背着来去,车拉着来去,朝朝暮暮地,让人觉得日子满场中的短促,悠然之中的紧张,融汇在一起,形成岁月的迁徙。担着尿桶和稻谷的男人们来了,提着竹筐的女人们来了,背上的竹篓,肩上的锄头,都是沉甸甸的。不同的季节,色彩可能有些变化,但主色调总是灰暗的,令人觉得农耕文明的舒缓。要是“三夏”与“三秋”时节,这个码头之地就是忙碌的,身影匆匆,担子沉重,男人们甩着大步,女人的步履细碎中含着匆匆。
四季轮回,风雨袭扰,好不容易熬到了年关,这里又是一片采购年货的忙碌。扫扬尘,洗被褥,蒸年糕,不久有谁家的男人们在老街的院子里摆开阵势写春联,长长短短,宽宽窄窄,振衣悬腕,笔走龙蛇,那对联皆是笔墨酣畅和纸短情长。之后贴春联挂灯笼,除夕就到了。除夕夜,鞭炮齐鸣,整个码头水乡裹挟在一片欢腾之中。那么,一年的悲悲喜喜,一年的忙忙碌碌,都按下暂停键,水乡和码头,都如同《圣经》说的,“全都休息了”。新年之后,又开始轮回,春夏秋冬,转眼又是一年。
这时候,码头临江的汉运司汽车站,又一辆早班车发出,拎着提包匆匆来去的男女,一个箭步追上车,开始又一番行走。这时候,码头卖茶水的姐弟说不定又摆开了摊子,那个修鞋的胡老头驻守在街边,撩开皮围裙,不慌不忙修鞋;他的眼光并不全在鞋子上,而是追踪着妇女的脚跟,习惯性地看着那一双行走的鞋子是不是破烂,是不是需要他修理。这有些好笑,可胡老头的眼光还在扫射,一看就是十多年。
这时候,县上的三级干部会议召开,四级干部会议乃至无级干部会议陆续召开。那么,在码头水乡的某个下午,大队支书带着生产队长出发,他们去县城开会,背着行李,三步并作两步,追赶着一辆卡车,脚步踉跄,险些跌倒;可最终还是跳上了车,一股白烟中消失在人们的视野。而那之前,游街的卡车似乎刚刚从这里开过去,客车和犯人,摩托车和机枪,解放军战士,严阵以待,很是威武。抑或群众奔跑着,追赶着看热闹,神情有些迷茫。
本来以为这片码头水乡会一直这样,可渐渐地,码头水乡的这儿那儿,先是拔地而起一列平房,有了糖业烟酒公司;不久出现一家林产品公司,那是木材检查站的机构,在桥头最佳的位置,显得不无气派。又过一段时间,邮政大楼耸立起来,商业公司崛起,电影院和土产公司紧接着冒出地平线,一个码头之地,就有些不同。随着江南建司的的崛起,码头水乡最有代表性的八角楼拔地而起。这是一个全新的建筑,它不是方正的苏联模式,而是一面高、一面低的欧式建筑,而且呈现着八个角,于是当地人就叫八角楼,那就有了截然不同的风采。
如果说过去的汽车站和糖业烟酒公司,乃至土产公司甚至电影院都是一些相对寻常的需求,属于传统的需求乃至改革开放初期的产物,那么八角楼的兴起,则伴随着类似于写字楼的格局,还有书法班、电子琴培训班和舞蹈培训班的时髦需求。尤其是舞蹈班的举办,很快形成了码头的跳舞热。在八角楼,据说可以跳交谊舞,可以跳慢三快四,还可以跳探戈舞,跳来跳去之中,男人思想解放,女人行为大胆,甚至女子解放的比男人快。这些精灵们,忽然之间就感觉到生活的美好与不美好,热衷于在外面寻找刺激,和家庭闹翻,甚至有了新的意中人。那一段时间,码头的离婚率忽然之间就有很大的飙升,喝啤酒,吃夜宵,搂搂抱抱,真的不少。至于当中有多少对散了,有多少人重新组合了,只有天知道。
码头格局的变化,生活方式的不同,带来消费方式的变化。而且随着土地锐减,这里的男女商品意识突然增强,穿戴时髦,不再投身于土地,屋场和牌桌,还有镭射电影,成为码头水乡的主要消遣方式。那么,修鞋的胡老汉看到女人隐秘之处,他有些吃惊,也在骂娘。鞋匠之外,小帅的钟表摊子摆开,吉他演唱的卷发男子也出现长街,烟厂的工人收入很高,出入餐馆更加不那么在乎。而几乎同时,一个黑猫旅社出现,山里的女人被诱惑而来,有了不无神秘的营生。那么这里的红灯小巷、茶楼和一个叫做植园的舞厅,也火爆开张;还有电力宾馆的酒宴,也在一轮轮掀起。那么,码头和水,生灵和精灵,渐渐地变化乃至分化,就无可阻挡地发生。这一来二去好多年过去,街景有荣枯,人世有代谢,水鸟有起落,码头水乡的人世又会如何呢?
四
若是把码头的精灵静止孤立地看,似乎都是片段式的,自然十分零散,也没有多少意味,可若是将它们糅合起来、融合起来,便有些生命的裂变。那时候,草木蓊郁,动物奔驰,猪在圈里,狗在奔跑,一只野兔在江滩的草丛里射出。一个少年,挑了粪筐,拎了柴筐,一路来去,将码头的旭日和落日尽收眼中,一个汉子扛了锄头下地,一个女人头发散漫地出来,拎了一个尿痛。谁家的老人在床上和疾病博弈,谁家的娃娃在放声大哭,像在呐喊;谁家的少女一身鲜亮地出现在老街,门扉一响,少女发觉父亲没有发现,就惬意地笑了。而她的父亲,其实早就知道女儿溜出去,猛地咳嗽一声,就出门干活去了。只有女人在家,一边干活,一边指望着日子的丰润。
这个时候,码头上的汽车站,一辆班车出发,红日升起,笛子和风琴的声音在八角楼那儿响起,舞曲响起,生意人和闲人迈开步子,去忙碌或者闲耍,去揭开日子新的一页。而这个时候,学子们早就入校,打开课本,在老师的监督之下,双眼望天,开始晨读:“春风扬柳千万条,八亿人民尽舜尧”。此时,刘矮子的火烧馍已经卖了一轮,胡家鞋匠的眼睛有在打量行人的脚,看哪一双鞋该被他修理。那个修钟表的小帅,又从哪里流浪回来,拎着他的工具箱,找一个街头的角落,坐下来忙碌,而眼光却还在眺望,对着外面的世界探看。一只牛被人牵着走过,一只狗箭一般闪过,牛走向河滩或者田野,狗在找骨头啃,或者猎取它的另一半,而野猫的叫春声,又不可抑制地响起······
这当然只是剪影般的扫描,可能是一天,可能是一个时段,也可能仅仅只是一个瞬间,那么,码头之地的精灵们,又一次起程,又一次开始身心的变奏。那么春夏秋冬之间,年年岁岁之中,这码头的精灵,有轮回,有兴衰,也有一路的更迭,还有悲喜。
(2025.1.5,写讫于天音阁)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朱军,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曾任汉中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汉中市赤土岭文协微信官网首批驻站作家,198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现居汉中。已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诗集等文学专集57部,共1350余万字。
《赤土岭文协》微信平台编辑委员会
总顾问:王蓬
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俊惠 马强 王汉喜 李汉荣 李青石 李虎山 沙建国 姚骏骊 梁中效 黄建中 庞 桥 芦雅萍 杨西藏 赵万宏 魏来安 牛庆友
艺术顾问:武妙华 龙怡珍 陈超 黄国梁 黎 智 史延年 李大庆 何宝安 赵贵元
总编:熊建华
副主编:伍宏贤 王 东
执行主编:胡彦琛
编委:罗枫 张胜利 马艳 孙芬玲 屈树东 孙斌 毛鹏举 王会林 苏值 李艳 杨杨 罗茹 胡丽岚 陈照国
审核:田也,责编:国文,序号:3503
赤土岭文化交流协会官方微信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