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为何总爱说自己不是“官”?

文摘   2024-11-18 08:13   河北  

现实中,一些法官总爱说自己不是“官”,为什么呢?

原因并不难猜,法官说的“官”指的是执法人员,就是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或领导者),这些行政官员可以直接做出行政法律行为,直接影响相对人的利益确认、分配。如结婚登记,就是行政确认,申请开矿许可证,就是行政许可。。。。。诸如此类,行政官员权力巨大,这才是“官”的本来样子。至于法官,他们只是纠纷的裁判者,并不是直接决定利益确认、分配,权力不大,算不得“官”。

那么,法官真的不是“官”吗?

对于国家来说,法官的产生、运用职权裁判、执行,都有国家意志的参与。要想成为法官,就必须先成为公务员,然后通过员额法官的入额考试或遴选成法官,这都是离不开公务员身份的,至于是一般公务员还是中央公务员政法编公务员并无区别。至于法官的单独序列,并不是与公务员相对立,而只是在公务员身份之上的区分,所以当法官离职或中途退出,他还是保留了公务员身份。

而在裁判中,法官虽不似行政管理人员那般挥斥方遒,但裁判结论也是影响了当事人利益确认、再次分配,同样意义重大。还有在裁判中,和其他行政官员一样,也要坚持国家的基本政治意识、政治导向、政策方向,政法机关的本质是始终丢不掉的!甚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可以纳入裁判说理中去,难道这不是显例?同时,法官也与行政官员一样,都接受相同的公务员考核。

波斯纳在《法官如何思考》一书中,认为对政治政策的关注是内化于每个法官心中的,“除了无意识因素其作用外,我们不能期望联邦法官完全是政治阉人,没有政治倾向因此其决定从不受政治影响。这样的政治阉人不可能获得任命”。所以,在国家眼中,法官与其他行政官员无异,都在行使国家权力,只不过位置不同罢了!

对于当事人来说,法官就代表了国家权力——裁判权,不论是一言一行,还是出具裁判结果,都是国家权力的化身。虽对其影响有大有小,但都意义重大!

所以,不管是行政官员,还是司法裁判官员,都是手握权力的“官”,也都在行使国家权力。那么,为何法官总爱说自己不是“官”呢?

一方面,裁判行为不同于抽象行政行为,其行为对象范围差异巨大,影响也是天差地别,所以,法官这是强调自己的裁判权力影响完全不同于行政官员的权力,这是隐晦地表示二者间权力的区分。

另一方面,法官爱说自己不是”官“,可能是为自己某些裁判达不到当事人的诉求而自嘲。司法裁判调整社会关系的深度可能远不及行政权力的深入,且经常处于弱势地位,所以面对这一实际情况,法官会自嘲自己的权力太小,无法较为完美地维护当事人权益、司法尊严。

毫无疑问,法官当然不是行政官员,但肯定是“官”,在借助裁判维护一方安定、保一方世风上,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现实中,相对于行政权力的无所不在,司法裁判虽处弱小地位,但法官理应对裁判权力、公平正义的司法追求保持向心力、凝聚力,建立职业荣耀感,不在比较中以贬低自我价值为借口,放松自我对审判权力的审慎运用。全力实现公平公正裁判,维护司法尊严,才是法官





往期精彩

诉讼,并不快乐
若没考核,法官就等于“躺平”?
员额制改革前,法官制度到底出了啥问题?
法官待见诉讼代理人的6点做法
法院依法办理涉企案件,就是最好的优化营商环境
裁判文书,不是司法工作流水线上的产品
法院的指标考核只可能优化,几乎不可能取消
最高院下场纠正走样审判管理指标,应避免法院数字化生存
基层法院创新泛滥的底层逻辑
“政治任务”就是上级给下级布置的硬性任务
法院,为啥年底总是立案难?
上诉率考核——宜作导向,莫多强求!
法院“无讼”创建活动,宜保持合理尺度
法院还是那个“吃菜的”?!——写在小孩骑行事件后
法院要同案同判,很困难啊!
上下级法院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学习笔记
法院里不太“动欢”的员额制
基层法院——法院体系里“沉默的大多数”!
法院,最后一道防线?
不爱折腾的法院,才是最务实的法院
二审改判,一审裁判就错了吗?
法院分案模式不是“隐蔽工程”
有理不在声高,这句话对吗?
法院内卷严重但又常不立案,因为。。。。
让能办案、办好案的法官安心办案才是司法改革的目的!
只看到案件看不到纠纷——一种错误的办案思维
法律概念并未锁死所有的涵义边界
裁判文书连过两关,为啥还有错字?背后。。。
不完美的法理与人们对完美正义的追求间的鸿沟——兼论低龄犯罪背后的法理争议
从查头盔说到案件诉源治理
法理,作为另一种民法法源的姿态
摆脱标签思维是成熟法律人的必由之路
在形式与观念间往返的法源


法院裁判,要杜绝法律机械主义

裁判理由是个啥?

对裁判依据与裁判理由关系的再思考






洞中法学
走近法学,做法律运行的深度思考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