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黄冈城隍庙

文摘   2025-01-19 23:01   广东  

    饶平黄冈城西大金山上的城隍庙,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黄冈建城之时,庙中奉祀当年亲力亲为董建城池之潮州知府郭春震为城隍爷。郭春震,字以亨、菊坛,江西万安人,官至云南按察副使。明嘉靖二十四年任潮州知府,二十六年修潮州府志,二十七年因海寇践蹂黄冈,当地居民余廷仁率众呈请当道筑城御寇,郭知府亲自相地揣势,凿石于崖而城。因郭公祖之英灵,生则为民树藩屏,没复为民卹灾禳乎,深受百姓爱戴,故被黄冈民众奉为保一方平安的城隍爷。

    黄冈城隍庙建于旧城西门内大金山之上,坐东朝西偏南,望远城外系凤江黄冈河,其占地四百六十一平方米,为三间三进式双龙虎井格局,硬山顶,铺作黄色琉璃瓦,屋脊处装饰有嵌瓷,庙前配大埕,埕外系照胆台牌坊门,门下有款识康熙壬子仲春吉旦饶令会稽祝大年建之西门石匾,门外一旁有清顺治年间吴六奇之重建黄冈镇城碑记,有勅授儒林郎余讳拔黄捐资鼎建碑、道光十九年叶县令判准碑。城隍庙第一进高三阶,门楼为全石构,门额石匾城隍庙,回照为小篆之永欣吉劭,落款乾隆十六年辛未蒲月吉旦御前侍卫赐进士出身暑黄冈副总兵官朱存敬立。
    庙的前厅两旁奉添福公、添寿公、日游神、夜游神、白马、马童,其中左厅墙上嵌有明天启三年(1623)之重建城黄冈隍庙碑记。前厅上悬有浩然凌霄牌匾一方,其后回悬牌匾权衡有道,厅中设香案,置城隍公、夫人妈香炉。前厅与中厅之间檐栏两旁设奉隐恶、扬善、惩恶、彰善四位伯公。中厅置案几多方,后方奉城隍公、西岳帝、宫婵娘、文判官、武判官、执印官,左右又奉神农大帝五谷主、释迦太子、花公、花妈,两旁悬十殿阎王壁画,置肃静回避与仪仗等物。厅上悬道光癸未年知县所立之聪明正直金漆大匾,厅前回悬鉴察幽明大匾。中厅梁架为抬梁兼穿斗式,三载五木瓜脏内十八块花胚,大载下雀替为鳌鱼造型,由于香火鼎盛,梁栋楹桷木雕等物皆被烟熏黝黑。此外,各处立柱皆悬有柴联,内容丰富。庙之后进高四阶,心间大厅为城隍夫人殿,奉夫人妈与左右侍女,两畔则为房间。
    黄冈城隍庙自嘉靖年间建成后,历经倭寇海盗之毁、飓风狂潮之摧,进行过多次的重建与修缮,其中明天启三年(1623)、清顺治十八年(1661)重建,道光三年(1823)、光绪廿四年(1894)、民国廿一年(1932)、公元1994年重修。2020年被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明成化十三年(1477),因其民彪悍,一或倡之,彼此响应,昔尝为不轨……等因,朝廷释潮州府海阳县东北部八都之地新置饶平县,定县治于弦歌都下绕堡,即后三饶,此处广袤数十里,大山环之,溪水绕之。饶平者,即三饶太平之意,也意饶永不瘠而平永不乱。三饶历明清民国皆为饶平县城,至公元1953年县城乃从饶北南迁移来黄冈。黄冈为城寨,地处饶平南部黄冈河入海处,南宋之前未设,后因素遭寇乱,乃于淳祐间创建城寨而屯兵驻扎,成为沿海军事据点,是为当时潮州三阳地区九个营寨之一。明洪武三年设黄冈巡检司,然此处依然遭受盗贼海寇之侵扰。黄冈是闽粤交界,系潮州之咽喉巨镇,明中叶商旅集此,为抵御寇盗,尤以南澳岛寇为甚,民间向朝廷呈请建城。《饶平县志》载:黄冈镇城在宣化都,明嘉靖戊申(1548)因岛寇踐蹂,居民余廷仁等呈请当道筑城御宼,潮州知府郭春震董建,城內外皆甃以石,周围一千二百余丈,四门,计费银七千余两,官三民七,越明年工乃竣。黄冈城的建设,资金由官方出三成,民间出七成,其后城池告竣,民众为感念潮州知府郭春震亲自到黄冈勘查地势并董建城池之功德,乃于城西金山建城隍庙,奉之为城隍神。此事见载于志书,也铭于黄冈城隍庙中碑记。黄冈城在明末毁于海寇而清初两次重建,县志载:顺治年间,饶镇吴六奇重建,周围六百五十丈,高一丈余,坚厚倍昔,康熙三年迁斥,十一年展复,知府宋徵璧重建。康熙初年迁界时,吴总兵重建的黄冈城在迁界范围之内而遭拆除,后十一年复界又重建,城隍庙前现保留有西门之石匾,其上落款康熙壬子仲春吉旦饶令会稽祝大年建,壬子即康熙十一年为公元1672年。除此,城隍庙前还有吴总兵之重建黄冈镇城碑记存今。自此,黄冈城保留清初规模,直至民国后方才拆去城墙,与城外融为一体。黄冈城依山临海,在明清是沿海兵防的重要构成,同时也因地利为商贸重镇,《潮州府志》写道:黄冈市其地依山背海,鱼盐之利旁及邻邑,通货贸财,颇为繁盛。

    黄冈城有余半城之说,以余氏为著姓,其族自元代迁此创居,是为潮汕余氏最主要的发源地。余氏家族在黄冈有重要的影响力,黄冈城的请建系以余廷仁为民众代表,建设经费官三民七,七之中余族倍差,此可见于城隍庙中明天启三年的《重建黄冈城隍庙记》。又余氏族谱记:八世希颜公,乃相公长子,字廷仁,号松山,义官,娶周氏……明嘉靖戊申年,岛寇践蹂黄冈居民,公呈请当道筑城御寇,民赖以安,事详县乘,子二,长台,次宗沂。

    黄冈城隍庙相邻左侧系金山禅寺,原称准提庵,据记创于明嘉靖年间,是明清凤岗八景之一,称金山耸峙,历有废兴,当代于1990年重光,更称今名,并请赵朴初题写寺名。该寺三间二进,歇山顶,前厅奉准提菩萨并四大天王,后进厅悬叶选平题写之大雄宝殿,奉西方三圣、韦陀、伽蓝、观音菩萨、十八罗汉等。现该寺门前、天井等皆都盖有顶棚,概是以便日常佛事。

    黄冈城隍庙下有伯公庙,为一间开放式庙宇,其内奉祀福德老爷、夫人,配祀有仙公、童子、司命帝君、观音菩萨等神灵金身,庙前悬有横牌道:仙师公求签赐验方妙药。
    甲辰小寒随友人阿新来到饶平观礼其始祖墓祭仪式,午后又至黄冈城,走访参观城隍庙、余氏大宗祠等处。来到城隍庙,可见明天启三年重建城隍庙碑记,其中官三民七集资建城的内容,是阿新多年来一说起其家族余姓与黄冈城渊源总不得不说的关键词,至此总算见到根据出处之真容。匆匆黄冈一行,收获甚多,是闻名已久而初次到来,所谓闻名不如见面,切实这样更真切而具体。

整理:忘时堂传统文化(族谱编修工作室

撰文:张声金

摄影:安静声音

参考资料:《余氏族谱(明清当代多部)》《潮州府志》《饶平县志》《三阳志》《漫谈饶平黄冈城,新县城的老故事(2018,作者黄进渺)》……

岭东忘时堂
村落研究,专职各姓族谱编修,旅人,野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