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副总理巴瑟张国兴祖墓,广东省普宁市里湖镇河头村张氏尔协公墓,于2025年1月3日,农历甲辰岁十二月初四日辰时,举行重修告竣谢土圆山祭典。是日,来自潮州官路、揭西棉湖、里湖鲤鱼头,以及河头本村之张氏族人,齐聚于金山发脉大岭埔下之张公墓园,诚备祭品呈列于前,初由先生引领行五种落土巡墓仪式,其后祭拜答谢五土龙神,再进行祭土地福神、祭尔协公妈之仪式,其庄严肃穆,巍巍壮观,祷祝以祈福神与先祖,庇佑张氏阖族平安康健,丁口兴旺,家族和睦,财路亨通,贤才辈出,光宗耀祖,万事皆顺。尔协公墓临田见水,面朝东方,喝形金龟朝阳,吉语曰:金龟朝阳,源远流长,财丁贵贤,愈来愈强。是时,朝阳初升,普照大地,金光烁烁,鸿运正起。张氏海内外阖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在先祖冥冥中之指引与庇佑下,动员祖墓重修、启动重修、进行重修、重修告竣,先后历经三个月,至此终于告之圆满,其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是为河头张氏宗族之时代盛事。 依照张氏族谱历史资料的记录,以及族老旧时来祭所见复述信息,综合其他各类材料,此番2024年甲辰岁祖墓重修,按式恢复张公墓碑,碑文铭:普邑河頭清祖,考爾協張公、妣元和陳氏墓,附先祖公媽,嘉慶元年吉脩,共和甲辰子孫同修。 明万历年间,潮州海阳龙溪都即今潮安庵埠官路乡张氏三房八世永明县正堂中宪大夫举人一言公之孙,列官路十世,溯韩榕水路逆流往西,来到普宁黄坑都上社之鲤湖圩埠即今里湖从事商贸,后落籍于此,创居河头,因历代以商读传家,子孙又多外迁,传至十五世有维怀公,被尊为里湖张氏之开基祖。尔协公,系为维怀公之子,列张氏之十六世,族辈为若字辈,书辈为尚字辈。尔协公生于清康熙年间,终葬今揭西县大溪镇大岭埔村寨后山园,墓于嘉庆元年重修。当代,甲辰重修,公之原墓碑已经失寻,而土地福神位连同故碑则完好保留在原处,出于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保护,土地福神旧建全部保留沿用,仅做修复与顺碑贴金,延以古风。
维公元二零二五年农历甲辰十二月初四,潮州府普宁县河头张氏子孙,谨以香烛、花果、清酒之仪,致祭于守护张祖之土地尊神位前,曰:
赫赫神祇,镇护斯地。
尔协祖墓,岁月沧桑。
碑石虽隐,灵址有常。
赖君坚守,百载流光。
庇吾族脉,免致灾殃。
今逢盛举,墓焕荣光。
吾族张氏,感恩不忘。
敬陈薄奠,聊表衷肠。
愿神歆享,永锡嘉祥。
佑我宗祊,福泽长扬。
财丁骈盛,贤贵昭彰。
瓜瓞绵绵,族运恒昌。
土神有灵,鉴此蒸尝。
尚飨!
张氏尔协公妈之墓祭仪式由司仪主持,宣告开始之后,张氏会长偕同参祭族人整冠齐立于墓前,由礼生明烛、献酒、献茶、焚香,分香予参祭裔孙,谒拜,遂集香于炉,众人跪拜三叩首,转则诵读祭文,读毕,众人再三跪九叩而兴,最后焚祭文、化财宝,祭礼即告成。祭清祖考尔协张公妣元和陈氏文
维
公元二零二五年农历甲辰十二月初四,潮州府普宁县河头张氏子孙,齐聚于祖考尔协张公、妣元和陈氏之墓前,谨以香烛酒醴、时馐庶品,致祭于先祖灵前,曰:
祖考尔协,祖妣陈氏,德厚流光,风范长存。
相濡以沫,携手同行,开基立业,河头肇兴。
育子有五,皆承家训,四子外迁,拓土寻梦。
虽历岁月,祖德永铭,瓜瓞绵绵,家族蕃盛。
今逢盛世,子孙齐心,重修祖墓,圆山盛仪。
金龟朝阳,源远流长,财丁贵贤,愈来愈强。
祖灵在上,听我祈愿。
保佑合族,平安康健,财路亨通,丁口兴旺。
贤才辈出,光宗耀祖,家族和睦,万事皆顺。
更祈祖灵,显灵指引,外迁三子,后裔归宗。
认祖归亲,共叙天伦,家族团圆,其乐融融。
伏惟
尚飨!
愿此祭文,能达天听,祖宗庇佑,张氏隆昌。
宋末三杰太傅枢密副使越国公张世杰长子思隐公之第二子陇阳公房,世居潮州海阳县龙溪都(今潮安庵埠)官路乡。明万历年间,官路张氏八世祖永明县正堂中宪大夫举人一言公之孙,列官路十世,溯韩江转榕江之水路,逆流向西行,来到普宁县黄坑都上社之鲤湖圩即今里湖从事商贸,后落籍于此,创居河头寨,再传数代至清初有十五世维怀公,被尊为里湖河头张氏之开基祖。维怀公之子尔协公,传五子,开五房头,长房其源公迁河婆、二房其赐公部分裔孙移棉湖、三房其真公留守河头、四房其远公创七贤鲤鱼头成族,五房其载公徙埔仔寨。 按族中相传,张氏族人定居河头以后,随着数代经商积累,渐以资于里湖圩内外广泛购置产业,并于寨内建厝屋院落多处。除此,还于寨之西北端墘巷中段最早建起张氏公厅,又于道光年间兴建张氏金泰祖室,系为张姓宗族奉祀列代先祖香火所在之处。据族内老人回忆,民国时期,公厅神龛内安奉有历代先祖神位百多尊。公厅祖室门楼自古悬有大灯笼书中宪大夫,为一言公于大明皇朝诰授之正四品官衔,为张氏宗族世代传承之荣光。
张氏创居里湖,自十五世维怀公起,传下至今有三四百年,历代人丁兴旺,因商读传家,子孙多有外迁,现留河头者人口六百余,侨居海外也有数百人,最小辈已传到立字辈列官路廿七世(鲤鱼头则已传至廿九世庆字辈),代有才俊,人文荟萃。早在清初,张氏先贤筹谋划策,于河头寨的最西端建起张氏公厅,报本追远,贻厥孙谋。清末,张开捷育五子开五房头,举家从商,经营有道,发家致富,广置产业,在动荡年代,公铮铮铁骨守护家族荣誉和利益,古稀之年历经艰辛,于河头寨建起张氏金泰祖室,作为族人练拳议事之所,寄望子孙团结奋进,为后世所共仰。清末民国时期,家族聘请少林拳南传蔡坤少住家授拳,廿一世张良权(联权)苦练得真传,一手蔡家教快速灵活、敏捷多变、消身借力、闪化巧取,手法一反一正素有阴阳手之说,称雄潮汕西部,于普揭多地设馆授徒,鼎盛时期近百馆点,远至五华县亦有慕名前来受业者,更传家族子侄孙辈昭葵、文惠、文全、文福、文音、锡昭等好手众多,除暴安良,维稳一方,至今被当地蔡家教拳派尊为宗师。 民国十四年11月3日,广东革命政府之东征军由河婆进驻里湖,是夜,领军之黄埔军校校长蒋中正住宿里湖老爷地,巧遇河头寨内张氏公厅聘请皮影戏祭祖,战事顺利心境喜悦的蒋公闻鼓乐声而来,与张氏族人亲切攀谈并焚香致礼,次日乘船往洪阳,此事为张氏后人历代相传,里湖之行也记于蒋公日记中。里湖街内的新亨街头张海利号药铺医馆,传承南下凤阳医裤头方,擅长医治癞疙麻风病、疔疮疖肿,专打二十四症穴,奇药妙术救人无数,仁心济世,声名远播,旧时海利泰国分号现仍开诊未断,薪火相传百多年矣。早年海利号也营布业,当代高僧大德新成大和尚青少时作工于此, 后受家中长辈启蒙佛法,遂在隐陀寺皈依佛门,后于饶平海山岛隆福寺落发出家,再往南华寺于高僧虚云和尚座下受戒,八十五年后的2018年,里湖桥头修建永思亭,年满百岁的新成老和尚闻后欣然为之题额,落款标注“初闻法于鲤湖”,又于一百零一岁时敬书 “善缘福报” 赠河头张氏存念。 现代,河头有张国冠侨居泰国,从政为四球市市长。张国兴,泰名巴瑟,为泰国政界要员,曾在英拉时代任交通部副部长,现任泰王国副总理兼任数字经济与社会部部长,同时也系四球市河头张氏宗亲会会长,曾于2016年曾偕家人回国返家乡河头拜祖,为中泰两地族人搭构桥梁,敦宗睦族。近年,为弘扬崇文重教家风,张氏族人筹集善款设立“维怀基金”,专门用于奖励族内在高考、中考中表现优异学子,每年均有若干优秀子弟获得相应金额奖励。里湖河头张氏宗族,祖德绵绵,家声烨烨,在新时代,族人谨记“永言为则,思孝奉先”的祖训,再兴“崇儒重教”之门风,力争上游,追求卓越,更创佳绩,报于祖先,泽于后世。 旧岁开始在为官路张氏编修族谱时候,就有接触到尔协张公的相关资料,其记有墓葬地大岭埔寨边,然问起具体,其后裔则讲已失修且不确定,以为如此了。2024年9月,甲辰之盛夏,张氏海内外族人多方动员,不久便来到尔协公之旧墓址,后续又经过多次走访,并在当地的李氏表亲指引与大力协助下,终于确定,随即召开族众会议关于重修祖墓事,得到远在泰国的族亲张国兴副总理的热切关注与支持。而后择吉兴工,于2024年12月12日农历十一月十八日子时升碑,开始坟面的修造。张氏重修祖墓事,甚幸也,事事顺遂,诚然系为先祖冥冥中之庇佑也。此外,据大溪李氏老表介绍,尔协公墓周有一神秘蛇洞,多年来时有大蛇显身,行踪莫测,故当地人对此古墓也颇为敬重,多年来一直留存待修。依照实际情况,尔协公墓碑重造按旧制式,书镌:普邑河头清祖,考尔协张公、妣元和陈氏墓,附先祖公妈,嘉庆元年重脩,共和甲辰子孙重修。土地神位则以现存原物沿用,其铭:张祖土地福神。 2024年12月22日农历甲辰十一月廿二日午时,里湖河头张氏尔协公墓举行安金进葬仪式。是日,尔协公墓的坟面已经初具形态,坟埕两处集水口也已放好,适逢吉日良辰,乃行进葬。由张族主事人执行仪式,先生与山工协助进行。祭拜、化纸、旺圹、抱金进葬、核定分金、子孙捧土、覆土等。一切顺遂,据介绍,张氏族人清早来时路上遇到喜鹊鸣枝,在祭拜后化纸时纸灰飞天而去,进葬完成则手机当刻报出收到钱,被视为吉兆,喜庆莫名。及后再数日,尔协公墓修造全面完成,于12月27日就石碑进行填字贴金。至2025年1月3日农历甲辰十二月初四日清早举行谢土圆山仪式。圆山之时,四周鸡鸣不己,闻者无不称奇!至此,张氏尔协公墓重修乃告大圆满。 张氏尔协公墓,系泰国副总理巴瑟张国兴祖墓,位于揭西县大溪镇大岭埔村寨后之山麓,坐西朝东偏北,其背倚金山发脉之大岭山,面朝自左向右横过之榕江。因来龙蜿蜒绵长,结穴于临田见水处,龟形而朝东,故喝金龟朝阳。公之墓造于乾隆年间,嘉庆元年重修,解放后,祭扫一度中断,墓失修。2024年子孙启动祖墓重修,时原墓碑已失寻,乃按旧制式重造,而伯公位及“张祖土地福神”石碑完整存留在原处,故仍沿用。现墓为月眉做款,双金钱造型设计,面阔三米余,埕面五六米,其中墓碑与祭案为石材造制,其余坟墙、坟埕等则以贝灰粘合青砖堆砌,其砖石相间,富有层次,造法考究,具备设计感,文化气息浓厚,古风朴朴,清雅可观。 甲辰中秋前后开始跟进了解河头张氏尔协公墓的重修事,至此岁末,公之墓经过三月时间,终于重修完成,并行谢土圆山祭典,为大圆满也,诚盛事也。于此,将数月来见闻稍作整理,谨以为记。整理:忘时堂传统文化(族谱编修)工作室
撰文:张声金
摄影:安静声音
资料:《官路张氏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