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宁市池尾街道的塔丰村有飘然台,系为民间崇祀八仙祖师李铁拐、吕洞宾的一处庙宇所在。飘然台有庙记,相传系为李仙扶乩于辛卯年(2011)所立,其记李仙于民国六年(1917)从汉口归此,后十一年(1922)建庙,奉八仙,设扶乩,由于灵威显赫,香火也随着信众传到了南洋,有六十多处“明”字命名分坛,此外,飘然台在经九十多年风雨后,于当代由善信重建,天地人和,功德千秋。
现所见飘然台由主座、后楼、左右护厝组成。主座为下山虎格局的二层叠楼,第一层称桃源洞,大厅设龛奉守坛童子,并李仙画像,龛前案几立有伯公金身。二楼称紫霞坛,堂内设龛奉曹国舅、吕洞宾祖师,案几上立李仙骑虎形态之金身与仙众诸位香炉。紫霞坛系飘然台扶乩之处,现场可见乩笔与沙盘。后楼高三层,第三层称玉函阁,其内龛中奉吕祖金身,龛前案几又奉有李仙、太上老君金身,案前再立有石炉一座。飘然台的天地坛设在庙前池塘左侧大榕树下,场景惬意。
潮汕民间把农历的八月称为仙月,在八月八、八月十八、八月廿八连续三个八日要举行隆重的拜仙活动,称头仙、二仙、尾仙。三次拜仙的形式在本质上是一样的,然细节上各乡各有所异。首先是三次仙日的主次和祭拜隆重程度不一样,有以头仙八月八为主要,隆重其事,做大戏、做皮猴、大摆案桌进行酬神等;也有以二仙八月十八,或尾仙八月廿八作主要,规模亦为盛大。其次,祭拜的场所不一样,村有仙师庙或祀有仙师之庙则集中祭之,若无则约定俗成拜于特定的某座庙,甚至有全村境内各庙皆拜着。各庙均拜者,称神皆为仙,故拜之,以求平安。通常,潮人八月拜仙是为拜八仙,有称八仙诞、八仙成道日、八仙过海之辰等,而更具体对象则认为是拜八仙之李铁拐。李铁拐,又称铁拐李、李凝阳、李洪水、李玄,字拐儿,自号孔目,生卒约公元前418-326年,东周战国时巴国津琨人,是中国民间传说及道教中的八仙之首。按资料,八仙最早是上清派的概念。另外,道家的八月八是太乙救苦天尊下降、南斗下降之日。飘然台以八月十八日为八仙祖师之圣诞,此间酬神拜仙活动盛大异常。
普宁的八仙崇祀地点颇多,有设全套八位仙人金身者,也有奉李仙与吕祖者,当然不乏李仙庙、吕祖庙单祀的。普宁民间的仙师信仰在清末民国时期特别盛行,其以扶乩形式为善信解难。现有的仙师崇祀点,不少是旧时传今而复兴,当然也有新设。此些崇祀点基本都还保留有扶乩器具,但由于传承上的问题,仪式暂歇的较多,难得一见。
十多年前曾往塔丰村走访,曾过飘然台,但未有入庙参观。去年兴起,专程往飘然台去,就是来的不是时候,仅在一楼一看,其他地方不知如何。后来有塔丰村的萧兄介绍此处历史,并讲初一十五有开放全庙,此外八月十八拜仙甚隆重,建议届时前往参观。旧年二仙来不及去,今年二仙来临时候突然想起,于是一早前往参观,场景果然盛大非常,且随意于庙中各处走看,拜一拜八仙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