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沟张氏二世凤雏公墓重修圆山

文摘   2024-09-25 13:58   广东  

    2024年甲辰八月十三吉,广东普宁泥沟张氏二世二房凤雏公墓重修竣工举行圆山祭典。是日清晨,二房众裔相偕于二祖祠明德堂起行,经操场、砖埕、下河头、石路、八岛,至石母山下由墓道抵凤髻山麓二房公之墓前,待吉时至而行谢土谢神、祭拜本山后土福神、祭拜明二世祖凤雏公三献礼之仪式。当此良辰,清风徐徐,鸟语花香,山野郁郁苍苍,众裔济济,虔诚肃穆,典礼宏伟壮观。

    明二世二房凤雏公墓于2024年农历三月启动重修,期后经过数月,至七月底全面竣工,及后众老往乡之新宫国王古庙于三王爷神前卜杯择吉八月十三日行圆山仪式,并举庆典。凤雏公墓地处系泥沟凤髻山之东麓,相传该处地方系为张氏始祖翠峰公于明永乐年间(1403)从福建漳州大菜园迁居泥沟之后,在石母山下所创家族烧窑业其中一处窑址所在,其坐西向东,背倚凤髻山,以鸡笼山为案,铁山为朝,左右系石母山、朴山,以其来龙形态而喝形灵蛇出洞,当代也有称麒麟喷火、狮子戏球之说法。

    凤雏公墓的圆山祭典相对隆重,于此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与会议不计其数。八月十二日入夜,张氏二祖祠明德堂开龛,由二房理事会代表、众老、众裔于二世祖凤雏公妈、三世祖松江公妈、松泳公妈、松湖公妈暨历代列位祖考妣之神位前奉香祷祝,翌日将行圆山祭典。

    十三日清晨7时30分,凤雏公之众裔孙代表于明德堂前列队,由多位房贤轮流举凤雏公大旗并钦空马锣开路,其后为二世二房派下最幼第22世咸字辈裔孙执子孙灯,再后依次是张府明德堂高灯、彩旗、圆山祭典横幅、张字大旗、献花、鼓乐、猪羊、祭品、与祭众裔孙等。

    凤雏公墓的圆山祭典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是谢土谢神,即由主祭官暨理事会代表祭拜酬谢五土龙神与三王老爷之仪式,该仪式在9时进行。谢土完成后,紧接着系祭拜本山后土福神仪式,同样由谢土主祭官及理事会代表进行祭拜。

主祭官盥洗,为祭拜本山后土福神准备

诵读本山后土福神祭文

祭本山土地文
    维
    公元二零二四年,岁次甲辰,农曆八月十三日,主祭治子张浩晖,暨众治子等,谨以洁牲果品,香帛酒醴,庶馐庶品之仪致祭于
    本山土地之神位前曰:
    惟神载物,位列中央。
    护我先茔,长久安康。
    今修圆满,敬奉酒醴。
    神其来格,惠我无疆。
          尚
    飨

焚祭文

    谢土谢神、祭本山后土福神完成之后,随即开始凤雏公墓祭。由主祭、左祭、右祭,四位陪祭,暨众裔为与祭,于明二世祖考凤雏府君、妣裔盛邓氏之陵墓前举行三献礼仪式,此间初献完成后即读祭文,并进肴馔十碗,其后亚献、终献、献汤饭,再由陪祭四位上香祭拜、众裔上香祭拜,最后焚祭文、化财宝、撤馔,乃告礼毕而完成。

行初献

诵读凤雏公墓祭文

祭泥沟张氏二世祖凤雏公文
    维
    公元二零二四年,岁次甲辰,农历八月十三日,主祭裔孙浩晖,暨众裔孙等,谨以刚鬣柔毛,香帛酒醴,庶馐庶品之仪,致祭于
    明二世祖考凤雏府君、妣裔盛邓氏之墓案前曰:
    恭维我祖,德厚福全,郁苍佳气,长发其祥。
    今逢盛世,政通人和,墓茔乃修,圆满焕然。
    择吉于兹,恭修明禋,洁牲清酒,陈列墓前。
    伏冀灵爽,鉴厥馨香,保佑子孙,瓜瓞绵绵。
          尚
    飨       

进肴馔

行亚献礼

行终献礼

献汤饭

焚祭文、化财宝


泥沟张氏源流
    明永乐年间,张氏翠峰公自福建漳州大菜园少年优游南下入广东潮州创居于普宁泥沟乡,是为泥沟张氏开基一世祖。
    广东省普宁市燎原街道泥沟村张氏始祖翠峰公,行四,生卒年失记,原居福建漳州府大菜园,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南下入潮州,少年优游几经辗转而至泥沟,因爱此处湖山风水之美,遂决意落籍于此,后世称之闽漳分潮。翠峰公初择石母山之麓创居,以烧窑为业,后时往山下平洋勘访,继寻安居之所,冀以长远。公配西林张()氏、溪南周氏。张()氏妈行三,阃号婉和,漳州西林人。周氏妈行七,阃号婉睦,系普宁溪南周三世,系进上寨创建人溪南二世麟祖周公之女。公妈传下有三子:长子凤梧公,称大房、大祖;次子凤雏公,称二房、二祖;三子凤居公,称三房、三祖。明成化元年前后,张氏始祖翠峰公墓于祖公山虎地始建,至嘉靖十八年(1539)重修,并肇启张灯结彩进兴灯仪式。明正德十五年庚辰岁,张氏传四五世而得有泥沟大寨南门内祠堂地,遂入居寨内,并建起祖厅公室,以奉先祖香火,后世称张氏宗祠于此始建。相传因风水关系,也有传因惹官非,大房凤梧公派下除宗子嫡系之外,大部分裔孙迁走南下,在惠来陆丰等多个乡寨另创基业。二房三房则世代多数留在泥沟繁衍生息。自翠峰公创居泥沟藩衍至今已有六百余年,传下有二十三世为济字辈,常居本乡人口近二万、分衍他村二十多个并旅居海内各省市数万、侨居泰国各府及海外各大洲则有超八万之众,总人口十余万。  

整理:忘时堂传统文化(族谱编修工作室

参考资料:弥高乡志、张氏谱料、张氏兴灯纪念册

岭东忘时堂
村落研究,专职各姓族谱编修,旅人,野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