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松溪詹氏宗祠

文摘   2024-11-02 22:39   广东  

    广东省普宁市里湖镇的松溪村金钩寨有詹氏宗祠永昌堂,是全普宁各个村落詹氏宗族之会宗祠,该祠系未完建的七街五座金钩新寨的中街主座,坐南朝北略偏东一些,为三间二进兼抱印拜亭格局。设全石构凹肚门口,开单门,门额詹氏宗祠,回照光前裕后。此内拜亭上悬有詹绍安的钦点御前花翎侍卫科举牌匾一方。后进大厅上悬永昌堂金漆大匾,厅中设香案、六角几、大神龛,龛中奉有闽粤始祖詹学传、黑龙、白龙,及下则是各村开基祖,有桂林、松溪、竹林、大坑、金钩、金楼、金顶、金二、金岭、西园、石溪、新美里、詹厝楼、涧头、典詹、麒麟、斗文、横山、棉湖、流沙、员陂、钟潭、五斗等村祖数十神位。

    据介绍,普宁詹氏原有会宗祠光裕堂位于松溪桂林老寨,由于风水关系又交通不便兼之已经火毁荒废,故有清光绪丁丑科武进士詹绍安倡议,詹氏族人乃于光绪十九年(1893)另番择址同心协力兴建永昌堂以为新会宗祠,距今也有百三十年历史矣。永昌堂自建成以后做为奉祀先祖之处,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香火中断而做他用,待至现代2005年举行修缮并在是年举行重光,又以每年十二月十四日为永昌堂之公祭日。其对联云:永颂祖德启后承先荣宇腾辉光周普,昌隆不寐开来继往堂阶毓秀赋祥宁。

    在永昌堂,詹氏族老介绍说,当时开基祖又郁公初居桂林,时寨内主姓黄,后于寨东北角定居四点金厝外,由叔父韩植公设“屉凸炉”风水局,建蜿蜒门楼门门串门,引推拉之气,扶詹弱黄,遂兴;清中后叶,某代祖公为建祠不果,后一次于寨外与黄厝人踟蹰掉寨池中,商议后乃建成光裕堂,为会宗之祠;光裕堂建成后,桂林寨前邻村竹头许厝新寨,出有乾隆五十一年武进士嘉庆皇帝之武术老师三朝元老虾爷许高标建宗祠,因风水关系,詹氏一族移址另建会宗祠,易号永昌。

    詹氏宗祠永昌堂拜亭中,悬有一方科举牌匾,其刻钦点御前花翎侍卫,左上款光绪丁丑科会试中试第五名进士,右下则为赐进士出身尽先恭将赏戴花翎加一级詹绍安立。这牌匾的装饰做法颇为古式,不过内容写法有点怪怪,即其明明是武进士出身,边款却不涉武科信息,有点耐人寻味。据詹氏族人介绍说,永昌堂为会宗祠,该匾为宗亲所赠送,非本邑人。查找资料,詹绍安,字泮元,号竹轩,福建闽清人,生于清道光二十七年,卒于光绪二十五年;二十三岁时,中乡试第五十九名;三十岁时,参加光绪丁丑科会试,得第五名贡士,殿试获第二甲第二名,被光绪帝钦点御前三品带刀侍卫,乾清门上行走,赏戴花翎;精棋琴书画,工书法,为武将中稀有人才;其三子詹宝艇(1890-1971)为民国陆军少将,长孙宣国、次孙宣疆同毕业于黄埔第十七期,三孙宣邦毕业于福建革命大学,民间有父子三将军、兄弟双黄埔之赞。查找资料时,除了找到詹绍安自立的侍卫匾原物之外,还有传世书法作品,以及其故居并练武石等物。资料中的第五名贡士、殿试第二甲第二名,皆为武科。 

    松溪詹氏世系相关:
    詹学传,字成宗,号正峰,行五十,生于北宋建中靖国元年,原籍江西南丰广昌陂头,于北宋宣和四年(1122)中举人,次年(1123)中进士,同年出任山东省聊城县令。宋靖康间,金兵进犯,公携家眷寓福建汀州宁化石壁,后再南下定居广东潮州海阳长窖(今大埔县),以执教为生,理学家朱熹即其门生。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七月,公病逝于长窖村,享寿八十九岁。公配刘氏,有二子,长黑龙,次白龙。詹学传被尊为粤闽詹氏始祖。
    二世白龙,讳秦,字西园,行九,配胡氏,生子仁启。
    三世仁启,字体之,配倪氏,生子德延。
    四世德延,字蓄亭,配辛氏,生子二十郎。
    五世二十郎,讳帝行,字健庵,配赖氏,生子三五郎。
    六世肇熙,讳上弦,字东潞,号维明,行三五郎,配张氏、杨氏。公为宋明经,授五经博士。公初侨寓海阳钱塘,复迁饶平白水塘,后卜元歌都上饶西瓜园,为饶平开基始祖。公有三子,长必达,次必敬,三必恭。
    七世百一郎,讳必达,谥端严,配刘氏,生五子,长国保,次文亨,三山甫,四得甫,五淑文。
    八世淑文,字彬斋,行五,配邱氏。公生于元至顺三年(1332),明洪武十四年授南京应天府广洋卫后所军职。生四子,长伯玉,次伯珪,三伯善,四伯玳。
    九世伯珪,行大二郎,配钟氏、邹氏。钟氏妈生五子,长宗广,次宗亨,三宗厚(后裔分创普宁里湖金二),四宗华,五宗源;邹氏妈生三子,六宗教,七宗畴,八宗耿。
    十世宗源,谥淳德,配林氏、杨氏。公寿九十六,生六子,长勤素,次廷璋公,三孔琼,四廷端,五廷玉,六廷盛。
    十一世廷玉,讳孔珠,配刘氏,生八子,长文盛,次文光,三文王全,四文璯,五文魁,六文茂,七文廉,八文质。
    十二世文魁,谥南山,行大六,配杨氏、吴氏、黄氏,生子玉峰。
    十三世玉峰,配张氏、黄氏,生子凤太。
    十四世凤台,配黄氏,生子宽厚。
    十五世宽厚,配刘氏、陈氏,生子毅恪。
    十六世毅恪,讳子履,字书标,配李慈穆,生子章范。
    十七世章范,字六友,配黄徽顺,育多子,其中有文涧、韩植。
    十八世文涧,配陈氏,育七子,其中一子又郁,移创普宁里湖桂林寨。
    十八世韩植,移创普宁里湖松溪寨,即火烧宫。  

    松溪村,位普宁市区西北16公里处,人口约6000。由火烧宫松溪寨、桂林老寨、桂林新寨、金钩寮老寨、金钩寮新寨、岭顶、金二、金楼、西园(部分姓巫)等九个自然村寨组成。明代,此处已有黄氏先民定居,至清雍四年,饶平进士福建松溪县令詹韩植偕侄詹又郁辗转由海阳、洪阳、梅林等处避难迁此,为纪念任职地,始居火烧宫雅名松溪。另,桂林、金钩寮等寨为詹又郁居创。有资料称,詹又郁自先移创桂林,叔父为后来者。发源于南部山区的火烧溪,由西南呈S形往东北方向流经全村九寨,各寨皆保存有古寨围、祠堂、庙宇等,数目颇多,部分保存较好。清道光间,桂林寨内建有詹氏会宗祠光裕堂,后寨前邻村帝师虾爷许高标建宗祠因风水故而废,遂另于金钩寮建永昌堂再为会宗。清末,周边五村会乡兴建的和兴圩旧址位于境内,会乡之华光大帝庙在圩边,原每年正月有游神民俗,近年渐息……

撰文:张声金

摄影:安静声音、张野

整理:忘时堂传统文化(族谱编修)工作室

参考资料:《詹氏族谱》《普宁村落·里湖松溪村》

岭东忘时堂
村落研究,专职各姓族谱编修,旅人,野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