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普宁流沙一带民谚有云:未有戎水都,先有西陇杜,未有西陇杜,先有溪心顾。且不论未有与先有,此二村此二姓,据目前了解到的信息资料,其自开基祖传下最小辈皆都已至二十六七世,按大数据推演分析,则可视为系同期创村,而其开基祖之生年则当是在元末也。溪心村现有人口二千余,村民皆一姓顾。据《粤东顾氏族谱》载,明镇远侯夏国公谥武毅将军顾成之子总旗顾寔,与指挥俞良辅,于洪武初年受皇命守潮州,划军屯以养兵,潮阳西部兴仁乡果陇屯为其一,该屯广袤十里,溪流密布,状似莲花,又称莲花屯,后得名溪心。明沿元制设中书省、道、路、县、乡、图,后洪武八年改制为省、府、县、都、里、图,潮阳县设都十八,因溪心所处为屯兵屯田所在,官兵浴马练江,遂命“氵戎水都”。顾氏于戎水都屯兵,及后家庭随军而寓,开创溪心寨,数传至清初及后,始见村落规模。此外,顾氏还传衍分派有邻村斗文一支,现二村顾氏总人口四千多。
据《粤东顾氏族谱》中所记,粤东顾氏有军卫族、知县族二支。居潮普惠的普宁溪心、斗文、潮阳珠浦、惠来靖海城为军卫族,其中斗文顾氏还分派传衍惠东白花镇尧山村一房。居潮安浮洋胜联村上顾、下顾者,为知县族。 溪心所居为普宁顾氏之三房,斗文所居为普宁顾氏之长房与二房,顾氏子孙在清代时候,兴建有顾氏祖祠,号作述堂,追祀列祖。概因地理环境所适,顾氏祖祠规模不大,为小三间二进式建筑,其位于莲花地之称的溪心老寨内中街正座,祠后倚铁山,面朝大南山,为南北偏西走向。
祠之前进设凹肚门楼,门额镌刻顾氏祖祠四字,回照阴刻光前裕后,从书法风格上看,系出自民国时期七省巡检少将顾百陶之手,系民国七年(1918)地震导致祠堂塌损后于十六年(1927)重修所传至今。祠之天井后是小拜亭,后进心间采用二载三木瓜梁架,厅上悬作述堂金漆大匾,厅中设供桌、六角几,置香炉、烛台,后主墙前龛座未有设龛,两侧立高灯一对。
顾氏祖祠初设时有四祭,后改为夏冬二祭,称七月初三蕹菜祭,十一月廿六大菜祭,传承至今。据顾氏族人介绍,旧时溪心东北面即今湖东、六斗埔一带,有田五百亩系祖祠之祭田,解放前族人每年至此收租以作祠堂二祭之经费。
顾氏尊大明镇远侯夏国公谥武毅将军顾成为始祖,尊世袭千户顾寔为二世祖,尊漳州卫指挥佥事怀远将军执中顾忠为三世祖。顾成、顾寔、顾忠,及后顾氏近十代先祖相关信息,皆见载于明《漳州府志》《明实录》《明史》《潮阳县志》《潮州府志》《八闽通志》等文献志书。
顾氏始祖顾成,生于元至顺元年庚午(1330),为大明开国将军,其先凤阳府怀远县人,乙未(1355)从太祖渡江,以可取采石及征长兴功升百户,洪武元年(1368)征福州、收平兴化、泉州、漳州,三年生擒倭寇功升副千户,四年征蜀地升指挥佥事,廿六年以年深授世袭指挥佥事,年九年迁右军都督佥事。永乐元年(1403)以靖难功封镇远侯。永乐十二年(1414)逝,追封夏国公,谥武毅,赐葬扬州江湾塬。
二世祖顾寔,也作顾实,镇远侯顾成之子,生于元至正十三年(1353),为大明世袭千户。洪武元年从廖永忠舟师取福州,平兴化,升总旗。二年留守潮州。八年以杀倭功升百户,廿七年建大成所,三十一年因大成所倭寇之变升世袭副千户,建文二年(1400)卒。配吴氏,安陆侯之庶女,长子逵、次子忠。顾寔因建饶平大城所有功,与吴氏后被当地奉为城隍。 三世顾忠,字执中,生于明洪武八年乙卯(1375),永乐元年(1403)袭职海门守御千户所副千户,五年替兄职调漳州卫指挥佥事,于宣德九年甲寅(1423)卒,以子贵赠授怀远将军,赐葬潮阳戎水都铁山之阳,即今普宁铁山脚下定厝寮山,癸丁丑未,后因建汕湛高速,墓于2017年移定厝寮公墓。配懿德王氏,嫡长子斌。 四世顾斌,生于明永乐四年丙戌(1406),为大明昭勇将军。永乐廿三年(1425)袭祖职漳州卫指挥佥事,正统十四年(1449)全城功擢福建都指挥佥事,正三品,景泰三年(1452)八月诏总督备倭,卒于成化二年丙戌(1466),葬漳州龙溪,已失。子二,长瑜,次瓒。 五世顾瑜,生于明宣德三年戊申(1428),成化二年六月(1466)袭父职漳州卫指挥佥事,卒于弘治四年(1491)。配翁氏,蓬州千户所翁千户女。子二:长子早殇,次子武。 六世顾武,生于明景泰三年壬申(1452),弘治元年(1488)袭父职漳州卫指挥佥事,卒于弘治十六年(1503)。配洵淑林氏,子:泰。林氏卒后与子媳合葬潮阳砂浦都大栅观音山,即今濠江珠浦村。 七世顾泰,号闲翁,生于明成化八年壬午(1472),弘治十七年(1504)袭祖职漳州卫指挥佥事,于正德七年(1512)平乱殉职。配乐妪陈氏。公妈与母林氏合葬珠浦观音山。传三子:璘,号继宗,后裔居普宁溪心、斗文,分衍惠东;敬祈,为海门守御千户百户,后裔创居砂浦都招宁巡检司大栅砂浦,即今珠浦村;敬诚,为靖海守御千户所副千户,后裔居惠来靖海所城东门。 八世继宗,讳璘,字平川,生于明弘治五年壬子(1492),正德七年袭职漳州卫指挥佥事,正四品,实授漳潮海防广营把总,卒于隆庆六年(1572)。配勤家靳氏。公妈于万历八年(1580)合葬于普宁大南山顶湳虎地,三十四年重修,清康熙年间再修,当代2015年再修。子乔岳。 九世乔岳,字东岗,生于明嘉靖六年(1527),为嘉靖隆庆万历间抗倭名将。嘉靖三十二年袭父职漳州卫指挥佥事,守备铜山,三十五年任漳州水路参将,三十八年升游击将军,四十二年(1563)任南日寨把总,四十三年以征渚林、平海公,升世袭指挥同知,署都指挥佥事,任福建海防参加。隆庆三年(1569)以平贼功升惠潮参将,历四年任广东参将。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卒,葬湖口巡检司飞鹅地,即今揭西塔头里厝寨山,坐卯向酉,面前河流汇入榕江。福建东山岛铜陵九仙山西麓现存有民间于嘉靖三十四年为乔岳公所立功德碑。子臬。 十世顾臬,字藩,生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为万历间抗倭名将。万历十五年(1587)袭父职世袭指挥同知,任陆鳌营把总。廿一年八月任广东都司佥事,廿四年二月升广东海防参将,督理虎头门广州惠州大洋,廿六年(1598)援朝平倭升广西参将,廿七年平播州升都指挥同知,三十一年调福建中路参将,三十六年升福建副总兵,天启五年卒,赠都督佥事加授龙湖将军,赐葬潮阳梅花白虎山,照配正二品墓,有牌坊、神道、石亭、钦赐碑、石马、石羊、石翁仲等,墓坐卯向酉,民国三十一年(1942)最后一次祭拜建筑完好,解放后被毁无存。子思忠。 十一世思忠,生于明万历二年(1574),为明末抗倭抗夷名将。万历四十二年(1614)袭父职为指挥同知,任广东都司佥事,四十五年升福建海防参将,督理漳州南澳之大洋,天启三年(1623)生福建副总兵。于永历二年、顺治三年(1646)卒,葬普宁大南山枧头寮山,喝形狗肚,坐亥向巳。子崇云。 十二世崇云,生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1610),葬云落崩坎。子三:仕庆、仕嵩、际会,开枝普宁顾氏三房头,十三世长二房后定居斗文村,三房留居溪心,传今。 潮普惠顾氏于明崇祯九年立有三十字辈序为:仕进明文俊(际为荣学升),世泰日兴隆,义高扬先志,名盛建其功,秀毓居朝殿,兰发承大峰。该辈诗于十三世仕字辈开始启用,传今最幼有廿七世为志字辈。辈序初立,为避顺治间抽丁政策,首五字斗文用仕进明文俊,溪心用际为荣学升,此后用字会合。
接触普宁溪心顾、斗文顾的村落与宗族文化是很多年了,一直念念要找个时间来梳理一下十年多来的见闻顾氏文化。新近,编修十多年的《粤东顾氏族谱》终于付梓成书,于甲辰十一月廿六日在溪心顾氏祖祠作述堂祭祖仪式间发行面世,于此借得权威参考,动手整理一下文化相关。
撰文:张声金
摄影:安静声音、张野
整理:忘时堂传统文化(族谱编修)工作室
参考资料:《粤东顾氏族谱》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