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丨​汤志波、王晨校注《雪庵清史》出版

学术   2024-11-02 08:45   北京  


《雪庵清史》

作者: [明] 乐纯 著 
汤志波 王晨 校注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副标题: 明清小品丛刊第二辑

出版年: 2024-09
页数: 437

定价: 4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732-1082-1


前 言


汤志波 王晨


《雪庵清史》为晚明山人乐纯病中聊以“自医”之作。作者以清雅旷达的笔调将日常所见所思娓娓道来,将种种闲适好玩的事物诉诸笔端。数百年前士人所赏、所作的清供、清课,生动展现了晚明山人的日常审美情趣与精神追求。作者又旨在作“清史”以涤俗,救世人于五浊世中。琐事扰心,形神倶疲时不妨读读本书,有解郁清心之功效。

乐纯(生卒年不详),字思白,号雪庵,又号天湖子,福建延平府沙县人,明万历间廪生。善画,兼长音律,喜好诗古文词,通经史、诸子百家,世居于沙县天湖山下杨溪之五曲,构有梅花坞、红雨楼、雪庵、曲房、水竹居、草玄亭、石室等居所。一生未曾仕进,悠游故乡,或访友游玩,或卧榻读书,或课儿弄孙,或品评人事,尽享清福。著有《红雨楼集》,今已不传。

《雪庵清史》成书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分为《清景》《清供》《清课》《清醒》《清福》五卷,分别展现了作者日常所见、所赏、所做、所思、所享之事。卷一《清景》描摹了日常所见的秀丽美景与赏景心事。乐纯雅好修禅问道,佛道典籍多有涉猎。故将道家的五岳十洲、洞天福地置于《清景》卷首,意在表明自己虽未曾尽历,但也心向往之。又列有天湖山、杨花溪、平湖、寒潭、一鉴池、瀑布泉等山水美景,梅花坞、红雨楼、雪庵、雪洞、水竹居、草玄亭、曲房、石室等雅居美景,桃源柳堤、修竹茂林、野花幽鸟、万家烟树、千峰月色、云封古寺、月移花影等山林美景。又列有午夜溪声、木鱼声、读书声、欸乃声等清音及所做的种种雅事:如春日效仿戴颙携双柑斗酒往听黄鹂语;夏日与友人饮酒醉倒在小船上,观流萤闪烁明灭;秋日悠然自得地作诗饮酒于红雨楼中,为风月主人;冬日观天湖山千峰堆玉、万壑铺银。作者认为山间的景致名为第一,故将《清景》列为第一卷。

有此清景,不可无清供之物相伴,故又列《清供》为第二卷。乐纯意颇好古,平日赏玩古鼎、古琴、古剑、古镜、古砚、古墨,对历朝名画法帖也颇有见地。性好书,每得奇书,先睹为快,积书满架,故家有“书床”。耳喜清音,故爱疏钟清磬。鼻喜清香,故作《香品》以抒己见。饮喜清茶,又兼闽地多名茶,故作有《茶品》《茶鼎》《茶灶》《茶瓶》《茶籯》等篇。喜谈佛道,对二氏经典如数家珍。同时,乐纯又受晚明盛行的“三教一家”思想影响,对于儒释道三家持“三教一理”观。日常生活中又有佛像、念珠、木鱼、衲衣、蒲团以供逃禅,箨冠、羽扇、麈尾以供清谈,持竹杖、戴斗笠、着芒鞋、乘竹舆轻舟以访名山。遣兴有诗瓢、酒具、盆花、太湖石,睡卧有湘竹簟、梅花帐、石枕、花茵,悦耳有紫箫、赤笛,爱物有白鹤、野鹿、神骏、蹇驴,也纷纷为之作文成篇。

既有此清供,则每日必有清课,故列《清课》为第三卷。乐纯自言有香癖,日常喜爱种植花草于斋头,焚香煮茗。又兼习静以修心,寻真以体物。每日读书、著书于山间,与二子谈论作文、作诗之法。独处时可临帖作画,赏鉴摹古,孤寂时便动身访友,入山寻僧。乐纯虔心奉佛,常礼佛翻经,参禅说法,警醒自己戒杀,以放生作佛事。烦闷时便鼓琴、下棋、弋射、投壶、采药、炼丹、调鹤以消遣。遇节日便从俗,如三月三日修禊,七月七日乞巧,九月九日登高。性爱栽花修竹,有兰、梅、莲、菊可赏。山间别无他事,便清谈清歌,枕石漱流,酌月观云。

虽日日与此清景相伴,有清供可玩,清课可作,乐纯仍忧世人沉溺于浊世而不醒,故作《清醒》为第四卷,洞若观火地勾勒出世人种种惹人生厌的行径。如世有轻言强酒者,有临事无智者,有妄随世缘者,有滥交恶友者,有使酒骂座者,有矜夸作态者;或发人覆,或惯讥谑,或开人秘笥,或蹈袭诗文;又有易喜怒忧惧者,有无事忧容者,有诋佛凌僧者,有狎友虐妓者,有不知满足者,有好夺人爱者;或好臧否人文,妄加低昂书画;或好翻乱书籍,借书不还;又有虚荣者爱叙门第,好华饰;又有秽手拭器、歹扇索书、强索爱食、执物穷价、恣唾搅睡等煞风景之人;更有文士不能诗、骚客不会饮、对景无酒、虚度佳节、居无花竹、扇无诗画、涂几砚、摘花香等煞风景之事。

列《清福》为第五卷,意在能于五浊世中保持清醒,清供伴身而不玩物丧志,则可享清福。乐纯一生虽未平步青云,享受荣华富贵,但幸生于太平之年,不曾经受兵燹战乱之祸,家有薄产,衣食粗足,无琐事扰心,故能尊生闻道,课儿弄孙。作者认为家和之福在于家庭孝友,骨肉无故,得佳儿佳妇,翁婿皆冰清玉润。为人之福在于宅心仁厚,知节不贪,如此便能官私无负。交友之福在于能得心友,常得无事便能与知己竹窗茶话,时遇故知更是人间幸事。读书之福在于架插万轴,得读奇书,挥笔成章。闲逸之福在于能行胸臆,游名山,薄醉清睡,暑雨乘凉飔,曝背观古帖。口腹之福在于食澹味,开新酿,花开时与友人对酒当歌。甚至于病中成《雪庵清史》一书,亦是病中之福,故集众有福之事写成《清福》一卷。

《雪庵清史》的语言也颇具特色。写景幽美又极富想象力,常有奇妙比喻之语。如卷一《红雨楼》描写红雨楼迷人景色道:“晨烟空濛,一抹列嶂,如施华阳宫碧练帐。少焉晴旭暾映,如坐柯枝国水晶瓶中。脱霞吐天末,排列罗刹女王玛瑙石万片。或浓云渐起,红黑相半,又若古里国玳瑁屏风。”令人不觉随着作者的笔触畅想云迹异国,如入画图之中。叙事之语又俏皮幽默,平实近人。如卷二《野鹿》言及所畜之鹿道:“时有遗余鹿者,畜之山中。一日采药归,见几案文字残啮殆尽,恨不得一椎敲杀作脯。”卷四《诋佛》谈论诋佛者,愤言道:“余无容置喙也,但勿令吃茶。”言情之语又直抒胸臆,真挚动人,如卷二《梅花帐》写梦中见亡兄道:“与先兄相持大哭。惊醒,泪盈两颊。屈指二十春矣,今乃相见梅花帐中,哀哀。”

晚明文人追求个性解放、解脱身心的文学风尚和率真、幽静、淡雅的审美情趣,而小品文以不受拘束、形式自由的创作体制,博杂广览的内容含量受到了广大能文之士的喜爱,因而得以蓬勃发展。然而晚明士人虽博学广览,却往往“多而杂,博而浅”。加之受心学的影响,文人多转向心、禅,文风流于空疏浮躁,喜撮集、杂凑、剿袭前人著述,稍加润色即成己书。同时,商业出版业的勃兴也促进了这类杂抄作品的流行。这种割裂剿袭前人之书、撮集成篇的弊病亦可见于《雪庵清史》中。四库馆臣评价《雪庵清史》道:“大抵明季山人潦倒恣肆之言,拾屠隆、陈继儒之余慧,自以为雅人深致者也。”纵观本书,多有袭用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明洪应明《菜根谭》、明张大复《闻雁斋笔谈》等书中文句之处。如卷三《习静》一文通篇抄撮洪应明《菜根谭》中的格言警句而成,共集用18句之多,稍加润色,加以总结,便成一篇。又如卷一《雪洞》《平湖》《桑麻深处》等篇剿袭高濂《遵生八笺•四时幽赏录》中的写景之句为己用。卷三《调鹤》《乞巧》《栽花》等篇搜罗相关事典进行艺术性的加工,辑录成篇,等等。但总体来看,本书中也不乏独出机杼之言。作者对天湖山美景的描摹,对儒释道“三教一理”思想的认知,对种种世人丑态的揭示,对山中清福之事的书写,皆让人耳目一新。今人在繁重的学习工作之余,阅读这本四百年前的文人小书,定会向往其中闲逸幽美的生活,产生山林之想,其中的哲理之言也能使人受益良多。

总体而言,《雪庵清史》是一部颇具闽地风情的小品集。从内容上看,卷一《清景》对闽地及其附近美景的描摹极为幽美,又兼语言凝练晓畅,读之令人洗心。卷二《清供》、卷三《清课》所罗列的种种雅物、清事今日看来亦颇为雅致,能让读者深入了解晚明士人的生活情趣。卷四《清醒》中对世人种种丑态的总结以及投枪匕首式的指摘,在当今社会仍有警世的意义。卷五《清福》中所记录的种种凡人清欢,也能使人阅读时心领神会,莞尔一笑。最重要的是,《雪庵清史》所传达的“浣浊”思想,不失为快节奏都市生活中读者的一剂清凉散;且大部分文章篇幅较为短小,杂以作者日常生活琐事,语言生动而有趣味。《雪庵清史》中又有他人文本的嵌套,以“一书而兼多书”,能开阔读者的阅读视野。读者在展阅此书时,亦能在乐纯的阅读世界中自由穿梭,丰富审美体验。

《雪庵清史》今存台北“国图”藏明刻本(以下简称台图本),每卷卷首题“古闽天湖乐纯思白父著,陟瞻余应虬犹龙父订”,前有勿斋刘祖颜《雪庵清史序》、建阳余应虬万历四十二年(1614)《雪庵清史叙》以及乐纯《清史自序》,卷末有刘起汉跋。国家图书馆藏明金陵书林李少泉刻本,版式一致,但较前者增数处讹误,当是翻刻本。另有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刻陈眉公评点雪庵清史》,版式亦同,但多数条评语,或系伪托。《清代禁毁书目》评《雪庵清史》云:“其书皆明季纤仄之习,卷二《传奇》一条,卷五《生圣朝》一条,语多偏妄,应请抽毁。”可知此书曾遭抽毁,故流传不广。本书以台图本为底本,校以李少泉刻本及哈佛藏本。注释侧重于古代人名、地名、典故及术语,书中所涉及作者家乡地名及乡友不作考证。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感谢汤志波老师供稿!

书目文献
推送文献学、古代文史相关文章;介绍最新出版的历史文献整理类图书(含序跋、目录、索引和内容节选);与古籍和图书馆(含博物馆、档案馆等)有关的重要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