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珍本古籍图录
编著者: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编
定价:380元
ISBN:978-7-5013-7953-8
装帧开本:精装16开
尺寸:210mmx285mm
内容简介
前言
中華民族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留下了許多富含東方健康智慧的醫藥典籍。這些典籍承載着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想智慧和生命知識,藴含着豐富的原創思維、獨特理論和實踐經驗,是中醫藥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也是中醫藥創新發展的不竭源泉。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些古代典籍,對於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健康中國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師古而不泥古,創新而不離宗”是中醫藥學術薪火相傳的規律。江蘇自古人文薈萃,學術昌明。明清以來,江蘇醫脉綿延、流派紛呈、名醫輩出,在我國中醫學發展史上形成了鮮明的文化景觀。創建於1954年的南京中醫藥大學,是全國建校最早的高等中醫院校之一,爲新中國高等中醫藥教育培養了第一批師資、編撰了第一套教材、制訂了第一版教學大綱,爲新中國高等中醫藥教育模式的確立和推廣作出了開創性貢獻,被譽爲“高等中醫教育的摇籃”。作爲給“摇籃”提供智力資源保障的部門,圖書館自建館以來,一直把中醫藥古籍的收藏作爲立館之基,把彰顯江蘇中醫藥歷史底藴作爲興館之要,以求及時爲教學科研工作提供古爲今用、推陳出新的源頭活水。歷七十載寒暑,經幾代圖書館人淘漉與呵護,館内現藏古籍4600餘部41000餘册,中醫藥古籍特色鮮明,自成一格,向爲學界所關注。
作爲一種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資源,經過漫長的時間洗禮,大多數中醫藥古籍因蟲蛀、老化、黴變等問題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損,由此造成古籍存藏保護與研究利用之間的不平衡。自2008年入選“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開始,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積極促進“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和“江蘇省古籍保護工作計劃”的實施,在改善中醫藥古籍保護環境、開展古籍版本鑒定、破損修復、構建古籍數字化平臺等基礎工作的同時,也通過古籍專題集成、點校闡釋、知識發現等研究工作促進館藏古籍的傳播推廣,此次圖録編撰即是其中文獻整理工作之一。
古籍圖録利用圖示形式將古籍分類編次,是圖書館揭示文獻遞藏源流及版本特色的重要工具,也是學者考鏡古籍版本、參稽古籍文化與學術價值的重要參考。在對館藏古籍種類、版本、體例等基本信息進行有效梳理,對蟲蛀滿眼、板結如磚、觸之即碎的古籍進行有效修復的基礎上,開展特色古籍圖録的編撰,對於研究人員而言,一方面可彌補古籍研究者不能逐一翻閲古籍底本進行版本知識研究的缺憾;另一方面,通過形成新的文獻載體,可爲中醫藥文獻研究、人才培養等工作提供高還原度的參考資源。
本《圖録》從4600餘部館藏古籍中精選157部珍本古籍,其中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録》4部,入選《江蘇省珍貴古籍名録》32部。内容方面,所選書目覆蓋醫經、基礎理論、傷寒金匱、診法、針灸推拿、本草、方書、臨證各科、養生、醫案醫話醫論、醫史、綜合等各個方面,尤以吴門醫派、山陽醫派、孟河醫派、龍砂醫派等極富地域特色的醫學流派文獻爲多。版本上,選擇稿本、珍貴抄本、明刻本、清初精寫精刻本、海外刻本等代表性古籍,各配書影一至四張,以求儘量展示古籍的版本特徵與獨特風貌;書影下配有解釋説明文字,力求精準。著録信息主要包括書名、卷數、著者、版本、册數、版匡尺寸、藏書印記、名録號等,力求在形象揭示館藏中醫藥古籍的歷史面貌及遞藏源流的基礎上,爲中醫藥古籍版本研究、鑒定及中醫藥學術研究提供豐富的參考數據。另外,爲發揮圖録的工具書屬性,對入選書目按中醫各科進行分類,并編製書名索引,便於讀者從專業視角及館藏資源應用角度進行檢索應用。
圖以彰其形,録以釋其意。作爲一種特殊的工具書,古籍圖録因其圖文并茂、形象直觀、資料豐富、工具性强,而成爲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向全社會展示、傳播古籍保護理念的重要載體。《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藏珍本古籍圖録》的編撰,一方面旨在展示館藏古籍的品種、品質及存藏情况,另一方面,對所選書目版本版式信息的説明、鈐印的識讀,也是館員以挖掘館藏古籍精華、促進中醫古籍應用爲旨向,積年纍月所形成的學術研究成果。希望本册圖録的出版能在展示醫學善本古籍精華的同時,也能肩負起揭示重要醫書之珍貴版本特點的作用,進而爲彰顯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藏文獻歷史、展示江蘇中醫藥深厚文化底藴、促進中醫藥事業傳承與文化傳播作出應有的貢獻。
内页欣赏
目录
(上下滑动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