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耻的胜利

文摘   军事   2024-02-27 12:37   河北  

俄罗斯是一个酷爱阅兵的国家,阅兵已经成为俄国人的一种生活,像染上大烟瘾一样,每年的5月9日和11月7日都要来上两次。其中5月9日的阅兵是作为胜利日,纪念前苏联在二次大战中战胜德国法西斯。11月7日阅兵的历史更早,本来是为庆祝十月革命胜利而设。苏德战争爆发后的1941年11月7日,就在莫斯科即将陷落的时候,斯大林在红场举行了阅兵式。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接受检阅的部队直接开上了前线参加战斗,显得尤为悲壮和不同寻常。因此,当代红场的两次阅兵都与二战有着直接的关联。

既然是胜利日,当然就是以胜利者自居了。可是,前苏联在东线开战初期一败涂地,毫无胜利的潜质。如果不是提前到来的冬天,希特勒轻敌的失误以及俄罗斯巨大的战略纵深,早就被德国人灭了十次有余。而后期如果没有盟国巨大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仅靠素质低下的人力资源,恐怕也很难在以后自称胜利者。

不过即便是惨胜,也仍算是胜利的一方。毕竟美苏两军在易北河上的会师不是像其他历史那样胡编的,是举世公认的史实。然而这位胜利者的另一个角色却长期被有意和无意地掩盖和忽略了,前苏其实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之一。

事实上早在一战后,为了对抗共同的敌人西方,苏德这两个国际上的孤家寡人就走到了一起。1922年,两国通过“拉巴洛条约”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开始了友好合作。这种合作绝不仅限于字面上的经济互利互惠,还包括暗地里的军事互助。由于受到“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德国不能发展重型武备,包括坦克等装甲力量,空军的活动也非常受限。苏德两国成为友邦之后,德军即在前苏境内建立基地,秘密发展和训练装甲力量和空军。克虏伯甚至直接在苏联境内建立了研发和生产基地。作为回报,德军则帮助落后的苏军建立先进的总参制度,实现了军事指挥现代化。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由于持极端的反共立场,苏德两国的关系开始了一段冰川期。为了制衡希特勒,斯大林开始和西方接近,并曾一度想和英法两国结成联盟,共同防御纳粹的野心。但是在此前已经和英法结盟的波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则坚决反对与苏联合作。波兰的态度最为决绝:宁可独自与纳粹血战到底,也不愿接受俄国人的“保护”。另外两位斯拉夫兄弟的态度也是大同小异,坚决不同意苏联借道去打击德国,以免被俄国人假途伐虢。可见自家兄弟是最了解“老大哥”的,比西方那些白左清醒得多。此外,英法出于历史和意识形态原因,也对斯大林的橄榄枝也颇为犹疑。这场好事自然也就没有成功。

而此时希特勒正在策划入侵波兰,如果能够恢复和苏联的友好关系,则可以避免未来的两线树敌。所以他果断抓住了时机,不仅向斯大林许诺共同瓜分波兰,还默许苏联将芬兰、波罗的海到黑海一线的广大区域划为势力范围。就在入侵波兰前的半个月,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写信给斯大林表示:“德国与苏联之间没有真正的利害冲突。两国的生存空间互相接触,但天然需要并无冲突。因此,没有任何原因使得一国对另一国采取侵略态度。德国对苏联没有侵略意图。帝国政府认为,从波罗的海到黑海之间,没有问题是不能以两国都完全满意的方式决定的。” 当然,条件是允许德国消灭波兰。

这样慷慨的条件,是与西方合作所不可能得到的。斯大林此前梦寐以求而不敢实施的计划,数日内就变成了现实可能。俄国熊自然心满意足地与纳粹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将以上分赃在条约附属的秘密协定中做好了约定。就在这份条约签署后的第九天,德国开始实施所谓的“白色计划”,入侵波兰。人类历史上最残酷野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而狡猾的俄国人并未按约定好的时间行动,还意图在初期观望形势,为自己留条后路。直到德军在波兰势如破竹,兵临华沙城下之后,斯大林担心晚了捞不到油水,才于9月17日出兵占领了波兰东部。

斯大林的鸡贼还不止如此。在出兵10天后与里宾特洛甫的谈判中,斯大林提议两国按照民族区域瓜分波兰,而不是按照地理界线。德国占有波兰族裔居住的地区,而以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族裔为主的地区则归苏联所有。如此,斯大林为防范日后波兰人民族复兴运动预埋了伏笔,将可能发生的民族冲突留给了德国人。而归属自己的白俄和乌克兰人则基本不会有这样的麻烦。9月28日,苏德两国签署了第二份秘密协定,确认了上述分赃。

自此,苏联不顾与波兰签署的“里加和平协定”、“苏波互不侵犯条约”和基本的国际信义,出动百万大军抢占了斯拉夫兄弟一半的家产,正式将波兰的七个省吞并。

有了纳粹在西边的屏障,苏联开始踏踏实实地将希特勒让与的利益兑现。同日,苏联即逼迫爱沙尼亚签署了“互助”条约,强行在爱沙尼亚驻军。10月,苏联又用同样手段压迫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接受它的“保护”。起初,与德国有很深历史渊源的拉脱维亚企图求助于希特勒,于是斯大林当面告诉拉外长说:“我坦率地告诉你,势力范围已经被划分好了。我们可以占领你们的国家,德国人不会介入,但我们不想蛮干。”

这句毫不掩饰暴力胁迫的话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194572日,宋子文代表中国在莫斯科与斯大林谈判,希望苏军出军东北,但不能认同苏联希望的外蒙独立。斯大林的态度如出一辙。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希特勒的战友曾经对我们说过的话:

今天不是我要你来帮忙,而是你要我来帮忙,倘使你本国有力量,自己可以打日本,我自然不会提出要求;今天,你没有这个力量,还要讲这些话,就等于是废话!

德国入侵波兰,是全世界公认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俄国人作为入侵和瓜分波兰的两个强盗之一,并非事后起意,而是与纳粹有事先的约定、计划,分工协作,共同实施,是彻头彻尾的同案犯。只不过二人各怀鬼胎,后来才抽刀相向,大打出手。强盗之一遂摇身一变,成为了受害人和胜利者。这与英、美、法、中等国开始便坚决反对侵略的初衷有着本质的区别。

因此笔者认为,前苏联所谓伟大的卫国战争的胜利完全是一种无耻的胜利,而每年所谓胜利日举行的阅兵也不过是一种野蛮落后、穷兵黩武的无耻炫耀。


战史评论
与军事爱好者一起回顾和分析世界历史上的重大战争、战役以及武器装备信息。由多位资深战史专家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