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四大家族之一,东乡萧氏的近代风云(一)

美食   2025-01-13 11:39   浙江  

几乎所有的象山人都知道,象山曾有民谣,“东乡萧家咯谷,西乡何家咯竹,墙头欧家咯屋,昌国卫俞家咯福”,民谣指的是象山历史上的四大家族:萧家、何家、欧家、俞家。

萧氏的创业发展史上,前期是按照封建社会的模式,后期则向资本主义半封建的道路发展,今天就给大家讲讲他们的经历。

(一)择地而居、立足农业、开荒拓地

徙象始祖萧超儒系萧氏四十九世孙,明亡清兴入关后他于雍乾盛世率二子由平阳徙象。开始定居俞公岙,看过地形后,对其子说:“此地亦不足以昌大子孙”,不久又迁至崔家岙之黄泥山麓,父子三人冒着风雨日晒,登山跋水,走遍“七冲、八峰、十三条沟沟洼洼,”极目远眺,山弯背靠大珠山,支脉五冲头,林木遮天,气势宏伟,山麓底间一带平坦,全长有500余米;北面群山峰与水湖山峰对峙,左右依老虎岩与对面山相齐;东首是唯一出口处,远离千米左右的地方有座象珠宝形的黄家山;站在山外看该地好似两龙戏珠;整座村落又像把“座”椅。如果站在山冲上看,真有一夫把关,万军难入的险境。山谷中溪水潺潺,满山苍翠欲滴,鸟语花香,四季如春,风景极其秀丽。再从山外远眺,有大片农田和东南大海,且兼有农渔海运之利,人若住在这里,仿佛是置身于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

萧超儒原是长期过惯游方生活,每到新的地方他善于掌握地貌环境。他看罢地形,便对两子说:“此地真是以昌大吾子孙也。”其子听后便跪地请命:“吾父既得卜宅,儿将何业?是通四方之珍异服贾;还从事农耕,以养父母;或创五材办民器学百工;或抱文牍谋计而禄”?超儒回答:“商贾恐失之浮伪;百工恐近于游民;食禄与官,恐败我家世德。夫勤俭与耕作,逸乐无穷。还从事农耕吧”。按照当时的世俗观念萧氏从掌握地理环境着手,先发展农业,他确有远见。萧超儒一眼看中这块山岙土地,以此建村创业,是得天独厚发展基业的好地方和好主意。自此开始,父子三人就在一无人烟,二无村舍,三无路桥又是无人往来、野兽、飞禽出没,荆棘丛生、遍地荒芜的山窝扎营安家落户。凡事开头难,三人又举目无亲,要想创家立业谈何容易。开始几天,他们过着大地当床、云天作被、渴饮溪水,饥摘野果充饥,过着非人生活;后来割茅搭棚,用带来农具开荒拓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歇,为生存发展拼命操劳。稍具规模之后,又从平阳搬来眷属,全家团结和睦,年长月久,渐成气候,遂取名为“萧家村”。也就是靠这片土地养活了家,又为萧氏后代播下了发家致富的种子;也给后来“忠”、“恕”、“信”等富户建起富豪宅院,奠定了基础。

(二)勤俭持家不断改造农田兴修水利

萧超儒生于康熙癸酉年(1693)卒于乾隆甲午年(1774)享寿81岁,他生有五子,长子和四子、五子仍留平阳。同来的次子世仁又名亦富,已是43岁,三子世芳又名亦福,也年已39岁。他们兄弟俩正是年富力强,创业虽艰辛困苦,全靠雄心壮志。中国的传统是农业,当时要想致富必须从农业做起。他们不靠天不由命,自己是拓荒者,在这块天涯海角都是无主的荒山荒坡,可以随心所欲拣平的好的先开垦,然后再恳远的差的斜坡丘陵.这样由小到大,从无到多,象"愚公移山"那样过了十几年才有了自己的地盘,又有了可栖息的陋屋,生活开始稳定上升。世仁、世芳兄弟俩人便分炊而居,自立门户,各操各业,各显其能,他们两家起早贪黑拼命苦干,水田种稻,旱地种薯麦,圈里养猪,栏里养牛羊,冬季砍柴;夏秋下河捕鱼养鸭,年复一年,教育子孙勤俭持家。到了清朝中后期,清廷已经衰败,国库空虚,财经拮据,政治腐败,但在浙江东南沿海还算安宁。萧氏子孙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因地制宜谋开发。田地多了,自家劳力不够使,便雇佣长工短工,一面筑梯田,一面沿溪造堰坝,对所有农田进行全面改造。如在对面山脚、山湾、黄孟墩一带将几十亩旱地改为水田;还在村落沿溪的郑家坑、水湖山脚、对面山脚、陆家山、洞桥头、大水缺等七处筑堤拦水。通过改造,使溪水引向灌溉区,并又将“八公潭”和潘家坎的门前坑、庆青庵旁有充沛水源的低洼田,进行深挖塘,提高抗旱能力。从此之后萧家人旧貌变新颜,从靠吃番丝、杂粮到吃上白米饭,过上了与一般平民不一样的生活。

(三)忠恕信三房的由来和其历史背景

这三个房名历史要上溯至同治和光绪年间说起。萧氏家族中历经“世”,“印”两代还是贫农,到“启”字辈上升为中农和富农,到“维”、“应”、“良”三代,已一代比一代富裕,且子孙一代比一代繁衍:从《萧氏宗谱》中分析:不是所有姓萧的都富起来,且萧氏家族中贫富也非常悬殊,实际上最富有的只有萧维步一家的子孙后代。他原是萧超儒次子世仁的孙子萧启海,过继给世芳的三子印栋(无子)那一支最富。启海过继萧印栋后生有五子:长子维鳌、次子维魁、三子维甲、四子维达、五子维步。分家时遂取“仁、义、礼、智、信”五个房名。俗叫“五房头”。信房户主萧维步,也叫萧进步,因排行第五,人家都称他为萧老五。他和兄弟分家时,各家也只有几十亩田地,由于他和老四萧维达(也叫萧进达)二人聪明过人,又有一套经营农业的经验和善于放债放青苗的本领,也会做些贩卖番丝,杂粮等小本经营。平常年间,常讨船从大港口出海运番丝杂粮到舟山、普陀、 渔业地区出卖,一售就光,获利甚厚。到他儿子长大时,已是拥有千亩以上的田地产业。名闻全县。

萧维步的儿子萧应钊,萧应钟(志鸿)成年后,各立门户。长子分家时称“信大房”,次子称“信二房”。兄弟俩子承父业,敛财的本领又超过乃父。信大房萧应钊也生两个儿子。长子叫萧良德,又名萧伯元,分家时称“忠房”,次子萧良本,又名萧仲立,分家时称“恕房”。这就是解放前“忠”、“恕”、“信”三大富户房名的由来。

(四)灾荒年平粜陈粮是发家致富的机遇

人们不禁会问:萧家介小山村,他们没抢没偷,又无发过“横财”,为什么富得这么快,田地山屋有这么多?这主要是旧社会的官员不重视农业,对灾情病情和贫困户都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所以人们遇到天灾病祸,肚饥难挨,只好变卖田地,致使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足之地。特别是灾荒年间这是富户发家的最好机遇,所以他们发的是灾荒财。例如:清光绪十五年(1889)至三十二年(1906),这十七年间其中大旱三次,洪涝灾害五次。民国二十九年(1940)三至十月,长达八个月之久无点滴雨水、田土龟裂,禾苗枯萎,河底开裂可放牛羊。翌年大荒,全县各地灾民靠割野菜,挖谷仁、吃番薯种头活命。有劳力的男人外出打工;失去劳力的老人和妇女只好求乞讨饭。正是这些灾年,凡是碰到灾荒病祸严重的有产户也来萧家求助借贷,还有逃荒要饭的,对这些遭灾户,萧氏富户总是热情招待,有求必应,解决其燃眉之急。这是因为陈粮和番丝不能久藏,藏久必蛀。如果没有灾年,他们也要设法处理掉。不过,他们没有乘人之危而抬高粮价,而是按平常年份的粮价卖给这些困难户。那些有产户来萧氏富户借粮、借钱,总是带来田地屋契抵押,年长月久还不出“债”的人家,又用田地山屋折价抵债。以前年份在萧家周边村落也有人来开荒垦地,不上几年碰上灾害,也只好将已垦种的田地转让给萧家富户。所以从清末到民国中期这四十五年里,萧家富户的田地越来越多。一直发展到象山半个县和鄞县部分地区。

萧家富户不但田地多,后来山也多。从汤岙的王山头经潘家坎、里庵、玉泉寺和涂茨的白岩山,珠山脚后背大珠山,长达几十华里,除少量插花山外,大多数都是萧姓的。连远在爵溪镇的公屿、江岙等村也有萧家人的山林。

(未完待续)

历史的背面
历史的背面,换个角度看历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