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1 年 7 月 21 日,这看似平常却又意义非凡的一天,英国驻华商务总监义律遭遇了一场始料未及的危机。
那一日,义律乘坐的船只在茫茫大海上航行,毫无征兆地,船只的桅杆轰然断裂。刹那间,船体剧烈摇晃,同行的十几人陷入极度恐慌之中。待局势稍稳,他们发现自己被困在一座荒无人烟的孤岛之上。四周是无尽的海浪,荒岛上除了嶙峋的怪石和稀疏的植被,几乎一无所有。他们仅有的物资,不过是些许勉强维持生存的食物、一块聊以遮风挡雨的破旧防水布,以及 8 瓶杜松子酒。在这孤立无援的绝境中,义律一行人满心焦虑,不知命运将何去何从。
幸运的是,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一位中国水手的出现,给他们带来了一丝生机。水手提出可以送他们返回陆地,但绝非无偿相助,而是开出了 3300 元的高昂价码。彼时,中英鸦片战争的战火正熊熊燃烧,清朝官府为了抵御英军的入侵,发布了极具诱惑性的赏格令:成功擒获义律者,可获得洋银 10 万元的巨额奖赏;哪怕生擒一名普通白人士兵,也能得到 200 元赏银。
义律等人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水手的条件,登上了民船。然而,危险并未远去。他们刚出发不久,便遭遇了清朝的官船。彼时,两名英国士兵正站在甲板上悠然自得地享用午餐,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机智的船家迅速反应,眼疾手快地将这两名英国士兵推进舱底,并用席子仔细掩盖,巧妙地隐藏了他们的踪迹。官船的士兵显然知晓有英军船只失事,大声喝问船家是否发现可疑情况。船家神色镇定,语气平和地回应:“未曾发现,未曾发现。” 就这样,义律惊险万分地逃过了一劫。
船家虽然通过这次交易获得了一笔钱财,可与清廷给出的丰厚赏格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连三十分之一都达不到。这不禁让人心中生疑,船家难道不明白这笔买卖亏大了吗?其实不然,深入探究历史便能知晓其中缘由。回顾 1757 年后广州的中英贸易往来,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清商极少向英商讨还欠款,而英商追讨欠款的情况却屡见不鲜。背后的原因在于,清商们深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朝廷根本不会为他们主持公道,反而极有可能对他们的财产心生觊觎。在一个私有财产得不到切实保障的国家,官方的承诺犹如镜花水月,虚无缥缈。谁又愿意去招惹一个说话从不算数、手握绝对权力的庞大势力呢?所以,船家宁可选择赚取一笔数额虽小但安稳可靠的钱财。
在这场深刻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战争中,抱有与这位船家类似想法的大清百姓绝非个例。英军踏上中国的土地时,原本以为会遭遇激烈的抵抗和民众的仇视,然而现实却令他们大为震惊。英军军舰每抵达一处,瞬间就被一群渴望交易的小贩团团围住,即便在炮火纷飞、激战正酣之时,这种场景也未曾改变。一位英国上尉曾感慨道:“这实在是一个神奇至极的国度…… 在这里,人们在一个地方与你进行商业往来,而在另一个地方,却可能与你刀兵相向,彼此厮杀、毁灭!” 只要给予足够的金钱诱惑,天朝的百姓甚至会向英军透露哪口井被下毒,还会为他们精心谋划,如何巧妙地迂回到清军的后方。英军所到之处,从来不用担心食物和水的补给问题。面对错综复杂的广州水路,中国船夫们如同争抢客源的出租车司机,纷纷争着为英军提供导航服务。“扬威将军” 奕经精心策划了一场对英军的偷袭行动,然而就在行动当晚,一个未成年的中国孩子,竟冒着被砍头的巨大风险,将这一机密情报传递给了英军。
英军占领宁波后,来自德国的传教士郭士立,这个暗中充当英军间谍的人,竟然被任命为当地的 “知府”。当地的中国百姓明明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却依旧固执地称呼他为 “郭爷”,甚至还为他创作了一首打油诗,诗中称赞道:“自来官府断案,速度远不及郭爷。” 郭士立利用一些百姓对金钱和利益的追求,组建了一支由中国人构成的间谍队伍。队伍中有一人信誓旦旦地表示,只要有人资助他前往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费用,他愿意为其赴汤蹈火、“效犬马之劳”。
这样的场景,让英国军官们都深感难以置信。当他们向清军发动进攻时,当地的农民们却表现得异常麻木。他们手持饭碗,平静地吃着米饭,眼神中没有丝毫波澜…… 尽管他们亲眼目睹外国人正在与自己的同胞浴血奋战,且他们所处的位置极其危险,随时都可能被枪炮击中,性命危在旦夕。
为什么在国家面临外敌入侵的关键时刻,民众连最基本的家国意识都荡然无存了呢?究其根源,是封建皇权专制统治的长期压迫。在这种腐朽的统治模式下,普通百姓从未被当作真正的人来对待,更无法享受作为人应有的基本权利。就拿朝廷大员裕谦来说,他在东南沿海招募民众参与抗英斗争,然而在私下里,却将这些百姓蔑称为 “均属匪类”…… 他甚至认为,利用这些人去攻打英军,能够起到 “以毒攻毒” 的奇特效果,即便这些百姓在战斗中伤亡惨重,他也觉得 “不足惜”,认为既不会 “有损天威”,还能 “为地方除害”。“靖逆将军” 奕山更是直言不讳:“防范百姓比防范士兵更重要,而防范士兵又比防范外敌更为紧要。” 奕经在行军途中,更是肆意妄为,“沿途掳掠青壮年,抢夺门板,强迫四名百姓抬着一名士兵,大摇大摆地进入城中”。众多无辜百姓就这样被清军强行裹挟到这场战争之中,然而在官员们的眼中,他们却仿佛成了比外敌更为可怕的敌人。负责镇守镇江的老将海龄,不将精力放在筹备战具、抵御外敌上,而是一门心思在城门口抓捕所谓的 “汉奸”。只要看到有妇女儿童见到旗兵后惊恐逃窜,他便立即下令追杀。当镇江城被攻破之时,海龄不但不反思自己的残暴行径,反而再次叫嚷 “全城皆是汉奸”。
即便是被誉为 “睁眼看世界” 的林则徐,也难以摆脱这种对百姓的偏见。在他的认知里,大清的子民似乎只有两类,要么是已经投靠外敌的汉奸,要么就是潜藏着叛国倾向的潜在汉奸。英军也曾自我反思:“军中的营员和士兵,无一不把百姓当作可以随意欺凌的对象,借着巡查的名义敲诈勒索商旅,购买食物却拒不支付费用,窝藏娼妓、开设赌场,引诱良家子弟堕落,还帮贼寇暗中销赃牲畜。”
所以,当清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之后,百姓们压抑已久的愤怒瞬间爆发。他们迅速围堵官船,甚至用长长的竹竿,将试图逃生的官员们逼回熊熊燃烧的火海之中;当攻破州府衙门后,百姓们立刻蜂拥而入,大肆劫掠一番,随后一把火将其烧成灰烬。如果还有人对 “君视民如草芥,民视君如寇仇” 这句话的含义感到疑惑,那么鸦片战争中的这些场景,无疑就是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