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何家何涵创办的象山第一所女子学校

美食   2025-01-16 07:18   浙江  

儒雅洋村的何氏家族自明代洪武年间迁入,历经数代发展,至乾隆年间达到鼎盛,成为象山望族。何涵出生于 1845 年,在家族浓厚的耕读氛围中成长,从小就在父亲开设的私塾习读诗书,接受了良好的传统教育。清光绪二年(1876 年),何涵登副贡,选授桐庐县教谕,但数月后便毅然辞归家乡。

1897 年,何涵在宗祠划地 20 余亩,建家祠一座,名为承志堂。祠右建房曰大书房、小书房,建楼曰藏书楼,招徕青少年就读,为家族子弟及村里的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场所。

民国初年,何涵亲自到宁波参观,深受新学思潮的影响,决心冲破封建礼教重男轻女的思想束缚,在儒雅洋村创办女子学校。1913 年,象山第一所女子学校 —— 私立广志女子完全小学应运而生。何涵不仅亲自聘请工匠新建校舍,还广邀教师,文体、英语教师专从杭州、宁波聘任,其余各科教师亦皆饱学之士。学校的课程设置丰富多样,除国文、算术外,还有修身、珠算、体操、游唱、图画等,高小还加设历史、地理、英语,并根据女校特点开设缝纫一课,包括刺绣。

广志女子完全小学不论年龄大小,一律免费入学。除了本村的适龄女童,何涵还邀请外村亲友家的闺女来就学,年龄最大的学生达 24 岁。在他的努力下,广志女校声名远播,甚至引来英国教会的宁波斐迪中学校长雷汉伯慕名到儒雅洋村参观。

何涵在创办广志女子完全小学时遇到了诸多困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封建礼教的束缚:当时社会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女子无才便是德” 的观念盛行,人们普遍认为女子不应接受教育,女子读书识字被视为违背传统礼教。因此,何涵在招生时面临着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许多家庭不愿意送女孩上学,他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说服村民,改变他们的传统观念。

资金短缺:创办学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购置土地、建造校舍、聘请教师、购买教学设备等。尽管何涵出身望族,但如此庞大的开支对于个人和家族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在办学过程中,资金的筹集始终是一个难题,可能需要不断地变卖家族的田产或向亲友借款等。

资源匮乏:当时的儒雅洋村地处偏远山区,经济相对落后,教学资源匮乏。不仅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仪器,就连基本的教材和文具供应也存在困难。何涵需要克服重重困难,从外地采购教学物资,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

教师招聘困难:由于学校位于偏远的乡村,交通不便、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很难吸引到优秀的教师前来任教。尤其是文体、英语等专业教师,在当地更是稀缺人才。何涵不得不亲自前往杭州、宁波等城市聘请教师,这增加了办学的难度和成本。

政局动荡:民国初年,政局不稳定,社会动荡不安,各地军阀混战,匪患丛生。这使得学校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学生和教师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可能会出现学生因害怕战乱而不敢上学、教师因担心安全而辞职等情况,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家庭内部压力:在封建大家庭中,创办女子学校这样的举动可能会引发家庭内部的分歧和反对。一些家族成员可能认为这是不务正业,或者担心会影响家族的声誉和利益,何涵需要在家庭内部进行协调和沟通,争取家人的支持。

何涵之子何敏求出生时,广志女校因种种原因停办,但何涵兴教办学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何家后人以及整个儒雅洋村。民国二十三至二十八年(1934-1939 年),在 “广志女校” 原址基础上续办 “广志小学”,男女兼收。此后,该址还曾作 “定象联中” 的校舍。解放后,何恭房祠堂又先后作为儒雅洋小学、儒雅洋中学的校舍 50 余年,为当地培养了无数人才。

如今,何恭房祠堂作为象山县级文保单位依然留存,见证着何家的辉煌历史和何涵对教育事业的卓越贡献。而何涵所倡导的兴教之风,也早已化为儒雅洋村民们的内生传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儒雅洋人重视教育、传承文化。

历史的背面
历史的背面,换个角度看历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