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金华东阳西南的怀德乡,有一位名叫许都的人,他出生于官宦世家,曾祖曾任正二品的左都御史,祖父也是副都御史。这样的家庭背景,让许都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得以饱读诗书,家中往来的也皆是当时的名流雅士。
许都为人正直善良,心怀天下,对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疾苦十分关心。他拜当时几社、复社的重要成员何刚为师,在何刚等的影响下,许都也渴望能为国家效力,一展自己的抱负。
然而,此时的明朝已是风雨飘摇,天下大乱。崇祯十六年,浙江金华地区的官吏贪污放纵,大失人心。东阳知县姚孙棐以备乱为名,大肆敛财,竟要求许都交万两白银。尽管许都家境尚可,但这巨额的勒索也让他难以承受,他多次请求减免,却未得到允许。
屋漏偏逢连夜雨,许都的母亲恰在此时去世。许都本就悲痛万分,而他广交士人,家族中又多缙绅,前来吊唁的人多达万人。可就在这葬礼之上,一些对许都不满的人,跑到分守道王雄处,谎称许都聚众谋反。王雄不加甄别,便派人前来捉拿许都。许都手下的冯友龙、戴发聪等人见来人不分青红皂白就要带走许都,气愤不已,拒不让来人带走,双方很快发生冲突,一场变乱就此爆发。
众人以 “诛贪吏” 为名举兵,百姓们早已对苛捐杂税以及官吏的欺压心怀怨恨,纷纷加入,很快就多达数万人。义军因是在葬礼上组成,干脆用白布裹头,称为白头军。由于当时的江浙并无重兵守备,义军势如破竹,韦广率众破东阳,吴魁陷浦江,冯龙友陷义乌,杀典史强一谦,随后义军围困郡城金华府,全浙为之大震。
许都本无意叛乱,只是想反抗贪官污吏的欺压,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带领义军继续前行。义军纪律严明,不劫掠,不滥杀,与那些烧杀抢掠的乱军截然不同。许都还将假冒义军的王和尚等人枭首示众,以正军纪。
面对声势浩大的义军,朝廷开始调兵遣将,左光先到杭州组织军队进行剿灭。义军在面对官军的进攻之时,也曾打了几场胜仗,但官军毕竟战斗力更强,随着时间的推移,义军很多人渐渐散去,许都带着最后 3000 人结寨自守。
许都心中十分矛盾,他多次派遣人员请求招抚,他深知自己起兵不过是因为官府欺压,一时激愤不已,并无政治上的野心。而官军内部虽有意见分歧,但为了尽快平定叛乱,最终也同意了招抚。许都遣散了随从,只带着亲信 200 多人投降,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残酷的命运。其中有 60 人被斩杀,许都的头颅被悬于城头。他曾经的寨子,也被彻底荡平,杀戮之下,几十里荒无人烟。
许都的死讯传开,他的余部忿忿不平,又开始组织人马再次起事,攻破东阳,并夜袭郡城金华。但最终,明军多方调集军力,才又再次将叛乱镇压下去。
“许都之乱” 虽然时间不长,但却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了明朝末年的诸多问题。许都作为缙绅,本应是明朝统治阶层的一部分,但贪官污吏的恶行,不仅危害到了老百姓的利益,甚至已经威胁到了缙绅的利益,才使得许都走上反叛之路。而数日内即有数万民众相随,也说明了当地百姓对官府虐政的怨恨已到了极点。
如温睿临在评价许都之乱时说:“即此一事,知明之所以亡矣!” 许都之乱仿佛是明朝灭亡的一个预兆,它揭示了明朝末年政治的腐败、社会的动荡以及官民之间的矛盾激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相互交织,最终导致了明朝的覆灭。
许都之乱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悲哀和无奈。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无数人被卷入了历史的洪流,他们的命运被时代所左右,他们的抗争和牺牲,也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和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