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富豪储吉旺为何拿出1000万设立文学奖?

美食   2025-01-16 11:38   浙江  

怀揣文学梦,感恩时代情

储吉旺出生在宁海山岙里的西林村,那是一个宁静而质朴的小村庄,全村不过十几户人家。小时候,家里经济拮据,7 岁的他为了凑齐 5 毛钱的书本费,跟着父亲上山砍木柴,然后背到几公里外的茶院集市去卖,用换来的一角二分钱,开启了对生活的希望。
尽管生活艰辛,但储吉旺心中始终怀揣着对知识和文学的渴望。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本破旧的小人书、一篇报纸上的文章,都能让他如痴如醉。他常常在昏暗的油灯下,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忘记了一天的疲惫。
后来,储吉旺参过军,当过教师,进过国营工厂。在工作之余,他从未放弃过对文学的热爱,始终坚持阅读和写作。1984 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43 岁的储吉旺毅然辞去 “铁饭碗”,东借西凑 3 万元,在城北的一片田野上搭起工棚,挂出 “宁海县塑料九厂” 的牌子,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
创业初期,困难重重,技术、管理、原料等问题都让他焦头烂额,但他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成功的执着追求,一步步克服了困难。有一次,为了完成美国客商的拉紧器订单,他和工人一起埋头研究了三个月,一家人搬进工厂,日夜奋战。最终,他们成功拿出了让美国客商点头的样品,也开启了企业走向世界的大门。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储吉旺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文学梦。他深知,自己的成功离不开时代的机遇和社会的支持,他想要回馈社会,用自己的力量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做出贡献。

助力文学发展,弘扬地方文化
宁海素有 “读书种子之乡” 的美誉,历史上涌现出了像叶梦鼎、胡三省、方孝孺、柔石、潘天寿等一批文化名人。储吉旺对家乡的文化底蕴深感自豪,也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深深的眷恋。
他看到身边有很多热爱文学的人,因为缺乏平台和机会,无法让自己的作品得到展示和认可。同时,他也意识到,在当今社会,文学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创作者需要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2013 年,储吉旺携手《文学港》杂志设立 “储吉旺文学奖”,旨在奖励优秀的文学作品,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推动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他拿出数千万资金作为运作基金,并且不断升级扩容,将大奖奖金提高,增加优秀奖的数量,让更多的作家能够受益。
除了设立文学奖,储吉旺还捐资办刊,创办了《西林文学》。他希望通过这个刊物,为文学新人提供耕耘的园地,让每一颗热爱文学的种子都能在此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亲自为刊物取名,寓意着传承西林人的奉献精神,打造文学品牌。

传递温暖与力量,激励后人前行

储吉旺设立文学奖的举动,不仅在文学界引起了轰动,也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多作家因为这个奖项获得了认可和鼓励,他们的作品也因此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传播。一些文学爱好者也受到了激励,纷纷投身于文学创作之中。
在储吉旺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支持文学事业。他的善举也传递出一种温暖与力量,让人们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和价值。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担当,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如今,储吉旺已经年事渐高,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贡献从未停止。他依然坚持写作,出版了多部专著,用自己的文字记录着人生的感悟和时代的变迁。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让人们明白,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怀揣梦想,不忘初心,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创造价值。
储吉旺拿出数千万设立文学奖,不仅仅是为了奖励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创作者,更是为了传递一种精神,一种对文学的热爱、对社会的感恩和对家乡的深情。他的举动让我们看到了文学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也让我们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里,重新审视文学的价值和意义。
往期精彩:

1、捐款3000万奖励教师和学生,象山富豪郑文涌

2、捐款300亿!这位镇海中学学子成为中国芯片首富
3、捐款100万,象山富豪张久恩住在北京

历史的背面
历史的背面,换个角度看历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