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遗传的肠息肉,几乎100%癌变(附:视频)

文摘   2024-10-11 15:01   上海  


病例介绍

2022-10-15 35岁的陈先生因其父亲患有肠癌伴结肠多发息肉,行肠镜检查,发现其直肠至升结肠地毯样密集分布了肠息肉,数目>100枚。取其中6枚肠息肉进行活检,肠镜活检病理是管状腺瘤伴上皮内瘤变低级别。
结直肠外科医生因考虑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可能,建议陈先生进行手术切除治疗。但陈先生因考虑自己没有什么症状,加之肠镜病理是良性息肉,存有侥幸心理,拒绝手术治疗。
2024年6月陈先生因便秘便血,复查肠镜发现距肛缘约20cm处肠息肉发展为隆起性病变。肠镜病理是结肠腺癌,陈先生很后悔没有听医生行手术切除。


在了解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之前,我们需先来正确认识什么是肠息肉!

01

什么是肠息肉?

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病理未确定前统称为肠息肉。最多见于结直肠。


02

肠息肉的诱因和临床表现?

肠息肉发生跟高脂饮食习惯,久坐、吸烟等生活习性,以及遗传、年龄、代谢等因素相关。肠息肉通常无症状,少数较大息肉可出现腹痛、腹胀、腹泻、便秘、便血等症状。


03

肠息肉会发生癌变吗?

肠息肉分为非腺瘤性和腺瘤性息肉。其中,非腺瘤性息肉通常不会癌变。但是,腺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变,有可能在平均五至十年发展为肠癌,少数病例甚至两三年内发展为肠癌。


04

什么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是一种以结直肠多发腺瘤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若父母一方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其子女50%以上同样会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该病的发生与一种抑癌基因胚系突变密切相关,该基因便是结肠腺瘤息肉病基因(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该基因的胚系突变易导致结直肠发生腺瘤性息肉,一般在青少年时便出现肠息肉,肠息肉数目一般>100枚,甚至上千枚。95%患者35岁时发生息肉如果未予治疗,几乎100%患者在40岁前都会发生结直肠息肉恶变。


05

及早发现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肠镜是发现结直肠息肉的最佳选择。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族史或直系亲属有>100枚肠息肉者,应尽早行肠镜检测。若自己肠镜发现大于20个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推荐行APC基因检测,进一步明确是否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06

及早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几乎100%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都会发生结直肠息肉恶变,所以一旦确诊,建议其尽早接受手术治疗,如全结直肠切除、结直肠次全切除术等。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年轻(例如<20岁)且未发生癌变者,为预防进一步恶变和扩散转移,医生同样强烈建议其尽早接受手术治疗。万不可因有侥幸心理逃避手术治疗。另外,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肠息肉数目多,且易复发,一般不推荐仅做内镜下切除息肉的治疗方式。最后,因APC胚系突变还可能导致胃、十二指肠、甲状腺等肠外器官恶变,所以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还应积极随访胃镜、甲状腺彩超等。
结直肠外科门诊

立即预约: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本文摘自公众号: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大肠癌诊疗中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