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冬到,突然的眩晕竟然是耳朵里那个“疯狂的小石头”在搞鬼?

学术   2024-12-09 14:11   北京  

作者|山西白求恩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王月、樊茂青


时值冬季,随着气温逐渐下降,许多疾病进入高发季,很多意想不到的病症也随之出现。

眩晕专科诊室内,田阿姨在家人搀扶下缓缓走到医生面前。

主诉:凌晨五点左右在床上翻身时,突感天旋地转,不敢睁眼,伴有严重的恶心呕吐,出冷汗。之后只要一翻身就会眩晕,遂就诊。

就诊时测血压165/105mmHg,心率110次/分,既往高脂血症,睡眠差,一周前因受凉感冒,家中卧床休息。医生详细问诊过后,初步诊断田阿姨有可能是耳石症,进行变位试验后确诊右水平半规管耳石症,给予手法复位两次后,田阿姨主诉眩晕症状明显好转。


什么是耳石症

耳石症(BPPV)就是我们常说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简单来说就是内耳平衡感受器椭圆囊耳石膜上的耳石颗粒脱落,异位至另外的平衡感受器-半规管内,引起半规管功能紊乱,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到底有什么样原因导致“耳石”在寒冷季节更不安分、更越容易脱落呢?


寒冬耳石症高发的原因

1.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如流感、疱疹等,一些患者在呼吸道感染的同时,病毒也会侵犯听神经、前庭神经,引发突聋伴眩晕﹑前庭神经炎等内耳疾病,继发耳石症。

2.在寒冷的冬季,气温骤降,人体毛细血管及脏器血管收缩、血流减缓、末梢微循环缺血,从而导致内耳微循环障碍, 使得内耳耳石膜上的粘多糖分泌减少导致耳石脱落异位。

3.冬季夜长昼短,气温下降,人们活动量减少,反而更喜欢赖床,长时间躺着保持一个姿势刷手机、追剧, 也是导致耳石脱落的重要诱因之一。

4.由于冬季消耗代谢降低,为了抗寒,人们会吃更多高热量食物,有基础病(“三高”)的人群更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微循环障碍性疾病及耳石器功能障碍性疾病,加重内耳功能紊乱,导致耳石脱落。

5.钙的吸收障碍。冬天老年人室外活动减少,晒太阳的时间也随之减少,引起钙的吸收障碍。

6.冬季路面易积雪结冰,增加跌倒导致的外伤甚至骨折概率,进而长期卧床导致耳石脱落。


寒冬如何预防诱发耳石症

1.加强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年轻人闲余时间可在健身房进行跑步、游泳、打球、瑜伽等活动,并及时补充水分。日常注意保暖、根据气温变化及时添加衣物。

老年人在做好保暖措施的前提下多参加室外活动,避免在清晨户外活动,可在太阳出来以后,每天10:00-16:00点左右参加室外活动,多晒太阳,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保证6~8小时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纠正延长睡眠时间补偿睡眠质量下降的观念,不要长时间卧床玩手机﹑追剧。

2.合理饮食。

保证食物多样化,勿过度进补,适量进食高热量的食物,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及牛奶等含钙高的食物。老年人要加强钙及维生素D3的补充,防止钙流失,使得耳石能够更加牢固的粘附在耳石膜上。

耳鼻喉专家提示

耳石症是临床上引起眩晕最常见的良性外周性前庭疾病之一,起病急骤,常常伴有剧烈的恶心呕吐、腹泻及出冷汗等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让患者产生强烈的焦虑﹑恐惧感,老年人还增加跌倒风险。

因此在寒冬季节,仍需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心态,小心呵护你的“小石头”。得了耳石症,要及时到专科就诊,明确诊断,进行复位治疗

中国护理管理
本刊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本刊以宣传报道卫生方针政策,推广护理管理科学方法和经验,促进护理科研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我国护理管理水平为宗旨,欢迎各界护理同仁关注我们并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