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虚 | Emptiness
文摘
2024-06-13 06:30
美国
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一种错觉,认为自己一旦实现了某个目标,生活就会真正开始,而自己也将因此变得幸福和完整。能够来到高峰,毫无疑问是快乐的。然而在短暂的快乐之后,人很快就会发现,这些事无法令人获得真正的,恒久的满足。“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事物主动要将自己给你,但是从未兑现。我们第一次恋爱、第一次想到某个异国他乡、第一次选读一门令自己心驰神往的课程时的那份渴望,婚姻、旅行、学习都无法真正满足。我指的不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失败的婚姻、假期、学习生涯,我指的是理想的婚姻、假期、学习生涯。我们在最初渴望之时捕捉到的某个东西在现实中消逝了。我想大家都明白我的意思,妻子可能是好妻子,宾馆、风景可能无可挑剔,从事化工可能是一份很有趣的工作。在无法满足的失望中,空虚往往会趁虚而入——“空虚”,emptiness正是“Didn't See it Coming”的作者指出的最后一个滑坡。空虚是当人在获得成功,取得成就,达到某个高度之后,很容易会经历到的状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空虚”与“耗尽”的症状很相似。导致空虚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有时候,这些原因会组合在一起,给人来上一套“组合拳”,将人打入空虚的状态中。生活中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无法找到人生的意义。或是当追求的目标实现后,发现并没有获得想象中的满足感,也会带来空虚感。缺乏亲密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支持,感到孤独和被孤立。还有,关系的破裂或失去重要的人,也会导致情感上的空虚感。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身心疲惫,对生活失去兴趣和热情。持续的工作或学习压力,导致耗尽和空虚。如失去工作、亲人去世、关系破裂等,会导致空虚感。适应新的生活,如退休、空巢,无法找到新的生活重心,也会导致空虚。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精神疾病也会导致人陷入空虚。过度依赖物质享受、消费和外部刺激,追求短暂的快乐和即时满足,忽视内在需求和灵性成长。对自我认同和价值的困惑,无法明确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和评价,忽视自己的内心需求和真实感受。这些因素也会导致空虚。作者为我们提供的答案是,找到一个比“实现自我”更大的使命。他说,只要你继续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你就会经历一轮又一轮的空虚。然而,当你停止聚焦在自己身上时,内心的空虚感就会消失。所以,你需要一个比“自我”更大的使命——当你向己而死的时候,某种更伟大的事物就会浮现。在最后一章,作者鼓励我们寻找人生的“呼召”(calling),并为此而活。到此为止,我们就把“Didn’t See it Coming”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享完了。作者Carey Nieuwhof为我们指出了人生七个常见的滑坡状况——愤世嫉俗,妥协,失联,无关,骄傲,耗尽,空虚。并且,他也向我们指出落入这七个状况的迹象以及具体的应对方法。总而言之,在成长这件事上,努力是必须的。随波逐流只会让我们滑向深渊。糖果衷心盼望,这一系列的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
“Didn't See it Coming”系列
点击名片,关注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