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自我的渴望

文摘   2024-07-01 06:30   美国  
1986年,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成立了“大德里地区小姐奖学金项目”(The Miss Greater Derry Scholarship Program)选美比赛。
该比赛同时也是“新罕布什尔州小姐”选美比赛的预选赛,获胜者将会参加全美小姐选美大赛。
2023年的大德里地区选美比赛冠军由一位叫做Brían Nguyen的人获得。
然而,当此人摘得桂冠的消息被报道出来时,立刻激起了人们热烈的议论。许多人表示震惊,迷惑,甚至是愤怒。
要问原因?
这位“大德里地区选美小姐”从前是一位货真价实的男人。

不用怀疑你的眼睛,是的,就是“她”
看到这个新闻,我的第一感受是“懵圈”,莫非我一直以来对“miss”这个词存在某种严重的误解?
当人感到懵圈的时候,自然而然想要知道的是——Why?——为什么会这样?
面对这个“奇怪的新世界”,我们也想知道,它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01 / “奇怪新世界”的根源
Truemen博士认为,我们所身处的这个“奇怪的新世界”的根源在于现代人对“自我”的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所谓“自我的概念”,是指我们每个人思考,定义和实现自我的方式。听上去或许有些抽象,但实际上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例如——
你想要成为怎样的人?
你想要活出怎样的人生——是出于自己心里的意愿,还是基于父母或社会对你的期望?
满足哪一项期待,会让你觉得幸福和满足?
我们或许不会经常坐下来思考这些问题。但毫无疑问的是,它们确实是我们深深在意的事情,甚至能够左右我们的选择和行动,并塑造我们的生命。
举个例子,在经典中,当某个人物登场时,对他的介绍常常是“这是某人的儿子”。也就是说,在那个时代,一个人的“自我”(身份)来自于他的家族。
另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摩西律法中的规定。如果某个人严重违反了某项律法,例如违反了除酵节中“不可有酵”的规定。那么,他就必须“从民中被剪除”。可见,那时人的身份和他所在的整个社群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然而,在今天,“自我”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Truemen博士认为,当代人的自我,是由“表达性个人主义”(Expressive Individualism)所定义的。
表达性个人主义认为——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感觉和直觉的核心,如果要实现自我,就应该将这种核心表达出来。
加拿大学者Charles Taylor(如果你常听Tim Keller的信息,就会知道此人是Keller常引用的学者)也有过非常相似的表述,只不过他用了不同的词汇。他将其称为是“真实性文化”,the Culture of Authenticity——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实现自己人性的方式,重要的是找到并活出自我,而不是屈服于从外部、社会、上一代人、宗教或政治权威强加给我们的模式。
简而言之,现代的“自我”是通过“将自己的内在意愿和感受向外表达”来实现的——
换言之,如果一个人无法做他想要做的事,无法成为他想要成为的人,那么,他的“自我”就无法实现。

需要注意的是,“表达性个人主义”对“自我”的定义和解释并非完全是一件坏事。
相较于传统社会对“自我”的辖制和束缚——你必须成为国家,社会和家庭要你成为的人——“表达性个人主义”的对个体更宽容,更尊重,也更有温度。
Truemen博士说:“我不想否认表达性个人主义有值得称赞的方面。然而,我所担心的是,以它作为定义和解释自我的首要途径,导致现代世界孕育出了一些最奇怪,最令人不安的症状”。
这些“奇怪且令人不安”的症状有——

02 / 表达性个人主义的症状
1、对个体批评的消失
在几十年前的喜剧作品中,当人们看到关于性别的玩笑时(例如称呼某位女性化的男性为“娘娘腔”),人们通常除了“好笑”或“不好笑”之外,并不会有其他反应。
但在今天,这类笑话无疑会被视为一种严重的冒犯。
当人们普遍接受“表达性个人主义”对“自我”的定义,认为“自我”的内在意愿和感受应该被表达出来后,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社会对个体生活方式的批评变得越来越小心了。
因为批评不仅仅会被视为针对个体“行为”的攻击(针对“事”)。并且,它还会被视为对个体“权益”的攻击(针对“人”)。

2、对不同性取向的广泛认同
在几十年前,由奥斯卡影帝汤姆·汉克斯主演的“费城故事”描绘了一位同性恋者努力为自己争取权益的故事。这故事曾深深地打动了许多人的心,也包括我。
如今,“汤姆·汉克斯”已经大获全胜。在西方世界,拥有特殊性取向的人早已不必为此问题担忧了。

现在,应该感到瑟瑟发抖的是那些“直男直女”。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被盖上“恐同”,“恐跨性别”的帽子,甚至要面对法律的诉讼。
根据“表达性个人主义”的主张,我们每个人都有实现自己人性的方式,而不应该受制于外部因素(社会,家庭,道德,等等)。那么在性取向的问题上也是如此——任何性取向都是个人的正当权利,别人无权干涉。
事实上,当某个人勇敢地表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性取向时,人们认为,此人应该获得赞美和鼓励。

3、对婚姻之外性行为的接纳
在几十年前,提到“婚外情”,人们会表示厌恶和鄙视。但在今天,网上已经有诸如“如何做小三”的付费课程了。
这个现象的背后仍然有“表达性个人主义”的根源。“表达性个人主义”认为,个人内在的意愿和感受是如此重要,任何事都不应该对它造成妨碍,包括婚姻制度。因此,任何形式的婚姻都应该被接受。
事实上,流传了千年的传统婚姻制度必须为个人的意愿和感受让路。甚至,应该被彻底消灭,因为它拦阻了人随心所欲地去实现自我。

4、性别认同观念的改变
当代人的“性别认同观念”同样来源于“表达性个人主义”的核心内容。
在定义和解释自我身份方面,它所优先考虑的是个人内在的主观意愿和感受——我认为我是女人,那我就是女人。而不是基于外部客观条件,生理特征。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奇怪的新世界的根源与症状确实与“表达性个人主义”息息相关。并且,它所带来的改变都是“革命性”的。
换言之,表达性个人主义的诉求并非是要扩大传统理念,而是要实现彻底的变革——各种传统理念被认定为“陈旧的”,“顽固的”和“有严重道德缺陷”的,它们应该被丢进历史的垃圾堆。
如果说,今天这个奇怪的新世界的根源正是在于“表达性个人主义”,那么——

03 / “表达性个人主义”从何而来?
说得简单一点,“表达性个人主义”的核心实际上就是人“自我中心,自以为义,唯我独尊”的状态。
我们对这种状态并不陌生。根据经典记载,早在人类的始祖犯罪后,人就落入了这种状态中。

当女人决定摘下分辨善恶树的果子时,她无视了至高者的命令,认定这果子是好的,是好作食物的,又是悦人眼目的。并且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自己变得有智慧,像至高者一样。
换句话说,她已落入了“自我中心,自以为义,唯我独尊”的状态中。
在亚当的后代中,有个人将这种状态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这个人就是拉麦。
拉麦娶了两个妻子,并宣告说:“壮年人伤我,我把他杀了;少年人损我,我把他害了…杀拉麦,必遭报七十七倍。”
很明显,这是一种赤裸裸地威胁与恐吓。拉麦借助暴力,将自己摆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上,任何对他造成威胁的人,都会遭遇严酷的处置。在拉麦身上,我们看到了后世帝王暴君的原型。
随着罪的遗传和延续,“自我中心,自以为义,唯我独尊”的状态深深地印刻在了每个人的生命中,也包括你和我。
所以,与其说今天的人们走到了“表达性个人主义”这一步,倒不如说,“表达性个人主义”一直都在人的里面。
拥有无上权力的暴君们曾肆无忌惮地实践过它,但在芸芸众生那里,因为各种原因,它始终是被压制着的。但是,现代社会所具有的各种条件将它唤醒了——并且,是在大多数人心中唤醒的。
所以,如Truemen博士所说,“表达性个人主义”所关乎的不仅仅是某种观念,而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在“本来面目”与其他各种因素的配合下,“表达性个人主义”迅速崛起了,并塑造了我们如今所生活的——奇怪的新世界。

在选择这本书的时候,我有一个担心——读者会不会觉得其内容难以理解?
所以,我在介绍的过程中尽量减少了那些“学术化”的修辞,并添加了许多例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容易理解其中的内容。
那么,对您而言,so far,so good?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中(好绕口),作者曾说,有时候,我们需要挑战自己去读一些不熟悉的领域的内容,是有益处的。
确实如此,就阅读这件事而言,往往要走出舒适区,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 往期精彩内容 🌟


糖果福音
用文字和漫画讲述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