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投产的医药新基

财富   财经   2024-07-03 12:00   北京  

作者:袁子

编辑:冷炎
连续数年调整后,有关“抄底”医药行业的讨论甚嚣尘上。

看法大致包括不限于:集采控费反腐冲击已得到风险释放的估值回归合理说、中医药及流通股提供稳健现金红利的防御说、以及创新药、CXO受益联储利率调整的底部反转说。

部分管理人积极下场,主动开启了医药新基的发行。

614日,平安基金的旗下新基平安医药精选(业绩引用A类,下同)完成募集,而这只是公募行业加大医药新基布局的一个横切面。

Wind数据统计,自财通基金、财通资管年初各发行1只医药新基以来,2024年上半年已有不少于8只面向医药(健康)领域的主动权益新基启动募集,而涵盖被动、QDII在内全部相关产品已达15只。

作为主题产品,医药新基纷纷卷土重来的当下,行业所需审视的另一个尴尬现实却是——那些策动医药新基发行的机构,名下大多已经拥有了名称定位相似、相同投资经理掌舵、长期业绩却乏善可陈的同类产品。

用新基来对特定领域加码布局,或许是管理人对于单一行业高度看好的行为表达,但似乎也隐喻着某种“旧号练废,新号重启”的特殊寄托。

毕竟,将低估值时刻作为净值起点向未来画出的一条收益曲线,大概率也具有更强的规模吸引力。

但同一管理人,甚至是投资经理于个别行业频繁而重复的“投产”过程中,如何保证新老产品的“一碗水端平”,从而避免对存量管理精力带来过度稀释,如何在进一步加深的产品同质化趋势中做出差异和个性,仍将是长期挑战。


01

医基并排者

在成立不久的平安医药精选挂帅的投资经理,是从长盛基金转会而来不久的周思聪。

更早前的去年11月,周就已管理起另一只医药相关的主动权益产品——平安医疗健康这只基金自其接手至今,已累计亏损达-10.4%,在同类排名中倒数前35%

另一只由周思聪同时期执掌的平安核心优势累计亏损更是达到-12.3%,这只从名称无关“医字号”的产品,截至2023年末仓位已被医疗保健行业所填满,成为一只如假包换的医药基金。

平安医药精选成立后,周思聪将同期管理着3只医药类主动权益基金。

平安基金选择周思聪发新的理由,或许源于其在长盛时期的业绩。

周思聪管理长盛养老健康产业和长盛医疗行业的2019年至2023年期间,两只产品年化回报分别达12.8%19.3%

但对于投资年限超过9年的周思聪而言其在更长期限的业绩却仍然落后于沪深300

最终平安医药精选的发新募资额仅有2.2亿元,距迷你基金仅“一步之遥”,而周思聪旗下3只产品的总规模也不到7亿元。

试图在医药赛道上重复加码的机构远不止平安基金,625日开启认购的工银健康产业,也呈现出如此迹象。

工银健康产业的基金经理谭冬寒,目前旗下已管理了工银医药健康、工银健康生活2只相似主题产品。

加上先前过手的工银医疗保健行业,谭冬寒在工银瑞信管理的医药主题基金已有第4只之多。

支撑谭冬寒发新的源力或许来自其代表作——工银医药健康该产品20187月至今的近6年累计创下82.1%的回报,折合年化回报达10.6%,最新规模为18.32亿元。

但由于近三年来较大的回撤幅度,工银医药健康仍然在Wind的风险收益分析中被给予了“高风险”、“低收益”的标签,其25.7%的年化波动率,高于同类平均4.3个百分点,-53.11%的最大回撤,也较均值高出了5.89个百分点。

同时,谭冬寒管理的另一只医药基金——工银健康生活就没能如此光鲜了,其202011月成立以来的亏损已达-45.8%,在2235只同类排名中掉队至后1/4

不仅如此,其管理规模为11.6亿的工银兴瑞一年持有重仓股阵容也几乎与上述两只医药类基金相仿,成立至今累计亏损-45.8%

如此巨大的波动,是谭冬寒投资关注点的悄然转移。

例如在疫情尾声的2022年末,其曾突出贝塔因素的影响,并试图通过判断市场底部来出击。

在工银医药健康的22年年报中,谭冬寒给出如下分析:

我们判断市场已经见底,提升到90-95%的仓位水平

随后2023年的调整延续,显然证伪了谭冬寒彼时的结论与交易,其很快在次年中报做出修正:

A股短期或仍将延续弱势振荡行情

中长期处于筑底修复的阶段

而在23年年报中,针对宏观仅强调“市场预期很低”,但似乎已放弃对市场底部进行判断。

再如看待CXO行业上,谭冬寒在22年年中强调清仓了国内业务为主的公司,从而保留了全球化业务的龙头。

我们相信具备韧性的研发投入景气度

会使得这些公司存在估值修复的机会

23年中报中,谭冬寒进一步强化了上述观点,并得出结论:

以海外业务为主要来源的CXO公司

普遍反映出较强的订单和业绩韧性

在行业下行周期中表现出强壁垒属性
谭冬寒确实是这样践行的,此后多个报告期中,药明康德成为其第一大重仓股且仓位占比维持在9%以上

但到了红利策略已然当道的2024年一季度末,谭冬寒又因地缘因素而调整了仓位布局

减持了对美敞口较大的CXO资产

加仓了低估值高股息的中药、流通类资产

到了20241季度末,药明康德的持仓占比从8.5%闪电下滑至了3.8%

至此可以看到,一向坚持对龙头壁垒、护城河表达长期偏爱的医药投资经理,终于在地缘冲击下转换思路,转而加入了拥抱股息资产的行列。

但这种应对并没有给工银医药健康的回撤产生缓释作用。

2024年至今,工银医药健康累计亏损已达20.2%,较业绩基准落后3.9%,差值较2023年全年还扩大了3倍有余。


02

同质化之困

放大到管理人维度,工银瑞信对医药行业的布局仍有更多存量产品。

除了谭冬寒,工银瑞信旗下另一名主打医药行业的投资经理赵蓓,1季度末的管理规模接近200亿元,而这已是自2021年末的322.8亿元的规模峰值蒸发6成的结果。

其中,作为赵蓓代表作的工银前沿医疗规模高达127.4亿元,该产品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仍然保持着12.3%的年化回报,在155只同类中排名前13%

但在2024年上半年,工银前沿医疗酿下-14.3%的回撤,成为百亿权益基金中亏损幅度排名前3的产品;而最近3年,更是累计出现了高达-48.7%的回撤。

同时,赵蓓还操刀着另一只规模达37.4亿元的医药基金——工银医疗保健行业

截至2023年末,其管理的工银养老产业工银成长精选对医疗保健行业的配置比例也高达80%以上。

无论是赵蓓在医药投资上的“一拖四”,还是发新前已掌舵2只医药基金的谭冬寒,工银瑞信本不缺少面向医药行业的主动权益资源。

但在存量产品规模、业绩双双乏力之下再度加码同类产品,显然会给投资者带来结构性的“产品过剩”问题。

如果说制造业领域的产能过剩,指向了终端的供需失衡;那么基金领域的产品过剩,一方面体现在存量持有人可能遭遇的精力稀释上——对于“一拖多”投资经理,减负是当下的大势所趋,正如顶流谢治宇都要选择卸任百亿规模的兴全趋势投资。

另一方面,重复发新发生在产品销售环节,也会容易给基民带来混淆,提升了投资者识别相似产品间差异的难度。

基于“单一领域、单一投资经理”频繁发新、大兴重复建设之风,亦在无形中进一步加深了行业的同质化顽疾。

诚然在具体产品类型上,普股、偏股、灵活等象限划分,一定程度上抬高了管理人在指定赛道猛加产能的上限。

可在产品实际运作的风险收益特征上,几乎全然相似的持仓结构,却让它们难逃终归同质化的宿命。

2019年至2021年的权益资产上行期,主题基金曾伴随赛道投资热而盛极一时,但后来投资者也在过高的行业集中度下感受净值剧烈波动之苦;

经历了2022年以来的熊市,医药等赛道基金的复燃迹象背后,某种程度也是行业的无奈之举。

在公募基金高度同质化、近年来持有人普遍浮亏的当下,新基市场用来“讲故事”的佐料已屈指可数。

在此状态下,“抄底医药”或许已成为当下可被基金公司用于发新且便于持有人理解的简易叙事,而发新自带的高价返佣,自然也能成为激励代销方从紧案例、扩充规模及SKU的不二利器。

可对认知难度不断加大的持有人与产品愈发同质化的行业来说,却未必是件好事了。

(完)

风险提示

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延伸阅读









资管风铃
记录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启示与变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