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主动权益的展望

财富   财经   2024-04-02 19:13   北京  

作者:袁子

编辑:冷炎


近年来,百亿基金经理陆续获得“减负”,但头部选手们仍统御着庞大的在手规模。

截至2023年年报的Wind数据显示,主动权益领域的48名基金经理的在管规模不少于150亿元,合计管理规模接近1.2万亿元,几乎是当下全部主动权益公募规模的1/3

虽然这个数字较3年前已大幅萎缩,但随着市场拥挤度的下降以及被动投资盛行,主动权益的定价能力正在悄然复苏。

环境骤变的今日,百亿经理们的投资思路持续迭代,对当下和未来的判断,或将与市场发生新的交互。

资管风铃复盘包括上述基金经理在内的市场展望发现,上市公司的治理状况、所处行业的竞争格局、中国制造的出海红利等要素,成为更多资金舵手的关注交集。


01

减速纪元

进入2024年,人们围绕宏观走势的分歧有所加剧,但投资告别“可随处捡钱”的Easy模式,却逐渐成为一种共识。

手握650亿规模的易方达张坤在年报市场展望中,尤甚表达如此观念:

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概率在降低

某种意义上,市场正在驶入一个“减速纪元”。

基于此背景,张坤认为应当聚焦管理层回报股东的能力与意愿,更加着重审视其“资本配置能力”。

“我们期待管理层能够更加精细地配置公司的资本,更加审慎地评估投资新业务和帮股东加码老业务之间的机会成本差异,分红和回购注销的重要性显著增加。”张坤表示,“如果管理层的能力不佳,就可能变相的浪费股东的资本。”

按照这一角度审视,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同样可以被视为在某专项领域的“投资经理”。

能否将资本投入有效转化为日后的利润与现金流,又能否在慎判能力圈的基础上将“有所不为”的部分,及时转化为回购与分红,是对管理层的能力挑战。

是否会舍弃单维的经营规模考虑,克制投资行为所附带的权力支配欲望,转而追求切实的股东回报,更是对管理层的道德检验。

在减速纪元,以上正在被更多投资经理视为选股考量的重点。

南方基金骆帅认为,所持上市公司应具备“强大的现金流创造能力”和“合理的现金支配方案”。

“股价除了受到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影响,对于中小股东而言,能否分享到公司经营的红利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上市公司治理质量和股东回报的提升,有助于提高资本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骆帅认为。

对分红与回购的看重,并非某种先验的教条鸡汤,其恰恰与“减速纪元”的背景相关。

当市场容量饱和、高增速难以维系时,企业追加资本投入的风险和挑战随之增大,并对管理层战略、行业供需、市场环境等均有更加苛刻的要求。

与其盲目投资,不如将更多现金用于分红或回购,从而提升股东价值,正是当下“公司治理”更加值得被关注的原因。

“对于股东回报的重视也将反过来促使上市公司提高资金运用的效率,增强现金流的质量,降低无效产能和同质化竞争的风险。”骆帅称。

更多百亿经理表达着对治理逻辑的看重。

富国基金朱少醒在展望中称,将偏好投资于“具有良好‘企业基因’,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管理层优秀的企业”;

汇添富劳杰男指出,“有潜在提高分红、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或者资产整合的个股,潜在估值提升的逻辑是存在的。”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采用回购股份并注销的方式或者提高分红比例去回馈股东。”汇添富郑磊也表示,“这可能是国内资本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的信号,开始真正重视投资者的利益。而我们在未来也将更关注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特别是那些被证明更关心股东利益的管理层。”

“企业治理结构的觉醒之时,会给长期投资者带来划时代的投资觉醒和变革。”银华基金焦巍说。

02

聚焦供给

基于“总量降速”的大背景,部分基金经理更擅于将视角聚焦在供给侧的变化,强调对企业所处行业竞争格局的关注。

中庚基金的丘栋荣在年报展望中直言:决定资本回报的最重要因素不是需求,而是

供给以及由供给结构决定的竞争格局

这显然是个更加回归经济学本质以及第一性原理的解答。

丘栋荣认为,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科技行业,选股均应满足三方面要求:

一是供给收缩,格局持续优化,更好情况是供给引领需求;二是需求风险释放充分或空间广阔,最理想的情况是能快速增长或持续高增长;三是个股基本面风险释放,格局趋向明朗,竞争优势突出,具有盈利的高增长性和高弹性。

丘栋荣以基本金属代表的资源类公司举例认为,由于其产能投入具有更高壁垒,供给约束性较强,产品本身又具有低产能弹性、低库存、相对低价格等特质,因此待需求好转时,就会展现出价格弹性。

这种现象已在个别金属上演——沪铜今年以来上涨超过6%,沪铝则在3月以来上涨超5%;与之对应的是,中证有色金属指数也从2月初至今反弹超过了30%

另一个有关供给的反例案例,则是2020年至2021年的光伏行情,在碳中和等因素需求刺激下,具备规模优势的光伏巨头起初呈现出收入、利润双高。

但赚钱效应很快刺激了全行业的产能投入,甚至许多行业外资本也来跨界抢食,最终酿成了从硅料、硅片到电池片、组件的全链条过剩。

光伏板块由此开启了一场史诗级估值调整,截至202442日,万得光伏指数已较历史峰值接近腰斩,而行业出清至今尚未能看到终点。

更多投资经理加码了对供给侧、竞争格局的重视程度。

例如兴全的乔迁在年报中点出了竞争格局恶化对近年来投资的负面冲击。

由于过去几年景气度较好带来了大量产能投资,23年竞争格局恶化导致企业盈利承压,也对相关产业的股票投资带来了压力。

同为兴全的百亿经理董理则表示,将“自下而上关注和挖掘那些行业竞争格局改善,自身竞争能力强,且估值处于相对低位的优秀公司的投资机会。

汇添富的杨瑨表达着相似看法:“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部分竞争格局稳定、供需形势较好、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稳定的行业和公司尤为稀缺,将成为市场重点关注和投资的方向。”

更有一些投资经理将供给侧的改善,具体指向了资源品、地产、军工等行业。

万家基金叶勇认为,受到全球环保、清洁能源和ESG推动有关资源品的产能开支阻力重重中长期供给缺乏弹性可能在更长周期缔造商品牛市,并利好资源品板块。

嘉实基金谭丽则针对地产行业指出:“供需两端均充分出清,中长期竞争格局和盈利模式改善,行业加速从高杠杆高周转的高风险模式向以产品和服务为本的稳健模式转型。”

银华基金的李晓星看好国防军工2024年的反转预期:“军工行业进入壁垒较高,格局稳固,订单陆续修复将带动产业链业绩修复。


03

出海期待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机会,是基金经理们的另一聚焦点。

电子、汽车、机械、新能源等领域产品近几年出口总量不断新高,龙头上市公司产品的全球份额提升。”兴全基金谢治宇在年报中总结称。

泓德基金王克玉表示,将重点研究和投资具有出海潜力的消费品企业。

早期出海的消费企业本质上是制造出海,海外业务的利润率和股东回报并不理想。”王克玉表示,近年来随着国内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品牌出海的企业在大幅增加,布局早的企业已经开始享受海外市场增长带来的红利。

骆帅认为,中国制造业和部分品牌正在走向全球,未来上市公司的收入构成中全球化比例将越来越高,有助于稳定增长预期,实现更加平衡和多元化的收入、利润结构。

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使得中国企业在成本控制、生产效率和产品交付速度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有助于在国际市场上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产品;跨境电商平台的兴起也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新的出海渠道。骆帅指出,“通过这些平台,企业可以直接接触到全球消费者,降低中间环节成本,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在多个行业国内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海外市场的开拓也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整体利润率。

除了产业链效率和性价比,中国企业在部分领域的产品力尤其获得投资人的关注。

当中典型,莫过于近年来持续迭代的国产新能源汽车。

丘栋荣认为,国产智能电动车的出海“势在必行”。

“中国生产的智能电动车从产品力和性价比两方面已经具有全球竞争力,出海势在必行,我们看到头部品牌在车型认证、渠道拓展甚至本土化生产方面已经有所布局”丘栋荣称。

再如创新药械领域,中欧基金葛兰认为中国企业的优势在持续扩大。

全年以ADC(抗体偶联药物)引领的国产创新药的对外授权金额较去年显著提升。”葛兰表示,“医疗器械领域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推进,从过去依靠成本优势先在低值耗材领域扩大全球市场份额,到如今在高价值链领域逐步取得国际突破,主要集中在创新设备、体外诊断等领域。”

国内医药政策顶层设计开始释放积极信号是比较确定的,特别是对创新的鼓励和支持,政策底已经确立。”汇添富郑磊则表示,“国内不少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公司已经具备了全球竞争力。未来,我们将看到越来越多的出海突破,中国产品的海外空间值得期待。

(完)

风险提示

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延伸阅读








资管风铃
记录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启示与变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