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届长期坚持在媒体平台上进行学术的向外输出,坚持学术原创性与专业精神,持续探索学科底层关联性是我们的长期目标。我们从最初的「深究壹贰」大板块开始,依托在不同研究领域有所专长的团队成员建立了 Archipedia、都市文摘、建筑黑话、视野、坐标系、建筑师与设计师的实践、建构图解等等文章子栏目,覆盖建筑、城市、景观、室内、交互学科。
课题设计学员:ZHJ
辅导老师:韩工布
前言
在语言和文本的语境下,逻辑哲学主张对形而上学问题保持沉默,试图通过精确的描述来澄清高度抽象实体与现实之间的界限。相反,文学人物和诗人则从不同的立场出发,运用意象和隐喻来叙述难以捉摸的感受。从建筑的角度来看,我们是否可以将这两种写作方法视为两种空间方法论?即,如何定义准确描述空间的方法,以及如何赋予空间材料叙事的能力。
该项目以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为研究基础,意图建构一套用于精确描述并构建空间(叙事)的语法,其目的是对建筑学的思考方法与设计手段的重新理解与批判,最终作为我聚焦社会话语研究的作品集中的第一章:Wonderful Language(s)(美妙的语言)的第一节——逻辑哲学家的视角。这个大章节的存在是为了讲述建筑学的物质性的双重可能。
就像维特根斯坦所说的那样,科学化语言逻辑的目的是为了去显现那些形而上学的高深问题;我科学化建筑语法的目的,也是为了用建筑去回应特定场地中存在的社会现象。因此整个项目又被分为上下两节:理论篇与设计篇,即Research By Design,整体流程如下:
我的工作方式很大一部分是基于阅读和写作还有档案的。写作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工作方式,如果有机会你们也会在其他的项目中看到我不同形式的写作片段。维特根斯坦的目的是明确的:通过使语言科学化来解决哲学问题(揭示语言如何运作)。哲学问题的范围很广:当人们试图了解自己和世界时,困惑和误读就会出现。他认为,对语言的误解导致了形而上学的虚幻问题。通过澄清语言,思想的界限变得明显,那些不能直接描述的东西也因此被显现定义。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哲学中语言与世界的对应结构与建筑的层次结构有着显著的相似性。我们是否还能与语言建立一一对应,创造严谨的语法,看清建筑空间的本质与局限?
因此我化用了逻辑哲学论中语言与世界的对应模式,将语言与建筑对应。并将著作的草描重新归纳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论图解。同时,建筑平面图作为所有建筑师的通识性图像语言,也必然成为了案例研究的起点。在提出理论框架之后,对现有的现实案例进行分析是不可或缺的,在案例选择的过程中,我选择了SANAA和张永和的早期建筑作品。SANAA的建筑展示出简洁和清晰,但拥有复杂和吸引人的空间配置。对功能要求和场地潜在矛盾的熟练反应突出了他们的方法的本质,这种方法仅通过建筑空间而不是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直接表达完成了现象学层面的对话--这一方面引起了我的兴趣。张永和的建筑提案具有实验性,在空间构成方面与SANAA有共鸣,使它们适合补充分析。此外,SANAA早期设计中明显的系统网格对于根据语言控制空间尺度具有重要意义。在最终的分析结果中,建筑被拆解成了网格(尺度)- 实体(围护)-材料(物质性)- 空间构建(功能性)这四个层面。如果你和我一样在央美学建筑,那么我选择的场地你一定和我一样熟悉——北京798艺术区附近的草场地艺术村。这个场地作为建筑设计2社区中心课程的指定场地。我在这里直接使用这个场地的原因,是因为它在简单且明确的红线下又隐藏了一个很标准的现代性城市化导致的社会现象——人群隔离。该艺术村存在着独特的现象,因为它要容纳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艺术家和村内原住民。这两个群体分别位于该场地的南部和北部,处于一种互不干涉、互不沟通的状态。这种分裂也反映在建筑形式上,造成了显著的差异。南部是规划整齐的红砖建筑,而北部是混乱的棚户区。此外,场地内缺失的公共聚会空间加深了这种裂痕,促使我思考这种破碎状态。这个过程依旧是在寻找案例,分析,搭建语法,尝试这种语法的可行性和评估语法缺陷中不断前进的,这个过程是整个项目中最难的过程。我与工布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卡住了好几个星期,最终才越过了如何尽可能简短的把建筑的四个元素精炼为2个基本语法但是又能去表达这些的办法。最终我总结出了一套语法 其中包括了:网格控制尺度(ref SANAA),基于网格去实现围合(ref SANAA),对围合面进行开洞以实现功能性,围合空间内的特殊构建插入以赋予功能性(ref 张永和),材料去赋予围合面的物质性,语法缩写。在这一步场地的尺度是需要去介入的,不然我们是没办法去做基于语法表和原型的实操实验的,在右侧的表格中我选择的True Facts是最终能够用到这个场地上的所有组合可能性。利用可通过性极强的空间片段组合而成了一个没有走廊的建筑,不同人群的流线虽然分离但又在视觉上处于时时刻刻的可见。多层的内部又隐喻了场地的现象。在功能上这是一个具有展览功能的社区中心,包括了两个前厅,社区会议室,办公区,社区活动室,书局和咖啡沙龙区。旨在为全艺术村所有人提供服务。
建筑平面是每一个深思熟虑的项目的最重要的部分,但建筑不止是平面图。这句话意味着建筑的设计有着很多种可能的起点,在这个项目中,我们还有细节与结构没有处理,这些是超过语法表的部分,也是这个研究目前唯一的短板。当然短板是一个好事情,不然我也无法开启下一个项目的研究方向,不是吗?钢桁架提供了室内精致的审美的同时使大跨度得以实现,精致的玻璃幕墙与外周粗糙多孔的表面形成对比,目的就是为了反映草场地存在的粗糙参差的棚户区环境包裹了精致有序的艺术家区域,在这个隐喻下,自恃高贵的艺术家其实只是普通人的观赏物。当艺术家群体物化并轻视社会底层的审美传播,并取之化用为自己的灵感库的时候,他们也活在土味的世界里,只不过给自己架起了皇帝新衣式的玻璃罩。这部分应该是整个项目最感性的部分了,我最喜欢的也是做渲染图的部分,只有在这一刻才能感受到是在创造故事与艺术。无论是真实的渲染还是艺术性的表达,实际都是在讲述生活的可能性与故事。我们把幻想世界中最感人的一幕截取出来去告诉看客们,这是建筑师的极乐,我们用最直观或最扭曲的方式阐明了一切世间不可直言之物,文字是多余的,解释是苍白的,唯有物质世界中的实际才能触及形而上的表层。但是这一定对吗?
当我把这份研究给AA的面试官讲述的时候,其中一个老师问了我一个问题:”我看到你的阅读笔记有提到现象学的阅读,你是怎么看待建筑的现象学的?“我的回答是:“我对建筑现象学最初的印象是建筑学界对密斯和妹岛的作品的讨论,有些人认为密斯的建筑实现了物理层面透明性的极致,而妹岛实现了现象学上的透明性的极致,尽管这两位在材料和空间的处理上有着大量的相似之处,但我始终难以理解所谓现象上的透明性,作为一个需要被特意讨论的东西,它又高贵在哪?再我阅读了妹岛的采访后我才意识到,好吧。其实这可能是不同学派在争夺话语权的一个手段,实际上妹岛完全不在乎这些,因为她是受到OMA影响的,她在乎的是组织空间与功能的可能性,而所谓现象学上的成就,只不过是她无心在柳树柳成荫。”实际上这也是这个项目想要触及的层次,我们该怎么去冷静且言简意赅的去面对这个社会呢?但总有人会去当一个滔滔不绝的诗人的,这一点即是这个项目未曾触及的区域。 同学介绍
建筑联盟学院 AA | Diploma (ARB/RIBA Part2)
伦敦艺术大学UAL | MArch Architecture (RIBA/ARB Part2)
皇家艺术学院 RCA | City Design
伦敦艺术大学UAL | MA Narrative Environments
伦敦艺术大学UAL | MA Cities
TUD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建筑学硕士
天津大学 建筑学学士
曾就职于IND事务所
远见 | 韩工布:我与建筑学浪漫主义的“和解”
密斯·凡·德·罗的荷兰秘史——密斯与库勒穆勒博物馆
武理学长放弃保研,行于有趣但崎岖的无声处,哈佛MArch2、库伯等带奖offer 终入囊中
央美建筑学长斩获AA Diploma、UAL Part2 等录取,探索建筑与多元创作的边界
重大学长的理想国:揽获英美欧名校Offer的现实理想主义者
悉大学姐不惧尝试 ,克服种种阻碍,斩获RCA Part2/NUS/AA/KTH
天大学姐斩获UCB/哥大/NUS/UCL offer,不谋求套路和公式,形成特有设计研究思维
梦校鲁汶/KTH二选一,额外收获Aalto,双非背景学姐在逆境中绽放
同济学姐摘下门校AAM录取:从TUD到欧洲全满贯!
请同学填写基本信息表单,让我们对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远届助手在与同学进行简要沟通确认后,会提供对应方向的专业负责人联系方式,同学可以直接与专业负责人取得联系,预约进行下一步的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