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氛围》 | 探索卒姆托的建筑美学

文摘   2024-11-03 12:57   北京  

远届长期坚持在媒体平台上进行学术的向外输出,坚持学术原创性与专业精神,持续探索学科底层关联性是我们的长期目标。

我们从最初的「深究壹贰」大板块开始,依托在不同研究领域有所专长的团队成员建立了 Archipedia、都市文摘、建筑黑话、视野、坐标系、建筑师与设计师的实践、建构图解等等文章子栏目,覆盖建筑、城市、景观、室内、交互学科。


“氛围是我的风格。”
威廉·特纳于1844年对约翰·拉斯金如是说


《建筑氛围》是由瑞士著名建筑师彼得·卒姆托所著,主要讲述了在建筑设计中“氛围”这一抽象概念的重要性及其营造方法。卒姆托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阐述了如何通过建筑本体、材料、声音、温度等多种元素共同作用,营造出具有独特氛围的建筑空间。本书不仅是对建筑理论的一次深入探讨,也是对建筑设计实践的一次宝贵指导。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卒姆托的建筑理念和他对美的追求。


全书主要内容重刊的是彼得·卒姆托2003年6月1日在德国“经由大地之路”(Wege durch das Land)文艺音乐节上发表的演说。演说题为《氛围·建筑环境周围的物品》(Atmospheres.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s.Surrounding Objects),演说探究了场所与艺术之间的密切关系。


《死之岛》(The Island of the Dead, 最初版本)

阿诺德·波克林(Arnold Böcklin),1880年,巴塞尔艺术博物馆


碧姬·拉普斯-埃勒特(Brigitte Labs-Ehlert)在为此书写的序言中提到,彼得·卒姆托欣赏的场所和建筑是这样的:它提供给人们一个避风港,适于居住,不动声色地有所助益。解读某处场所,介入其中,制定纲要性的用途、意义及目标,起草、筹划、设计出一件建筑作品,这是个曲折旋绕的过程,并非一条笔直的坦途。

#

前九章内容

» 第一章 建筑本体The Body of Architecture

» 第二章 材料兼容性Material Compatibility

» 第三章 空间的声音The Sound of a Space

» 第四章 空间的温度The Temperature of a Space

» 第五章 周围的物品Surrounding Objects

» 第六章 镇静和诱导之间Between Composure and Seduction

» 第七章 室内外的张力Tension between Interior and Exterior

» 第八章 密切程度Levels of Intimacy

» 第九章 万物之光The Light on Things

#

后补充的三章内容

» 第十章 充作周围环境的建筑 Architecture as Surroundings

» 第十一章 结合一致Coherence

» 第十二章 美的形式Beautiful Form


作者简介:

彼得·卒姆托

Peter Zumthor

1943年生于巴塞尔,曾受过家具木工的训练,在巴塞尔艺术与工艺学校(KunstgewerbeschuleBasel)和纽约普拉特学院(PrattInstitute)分别接受设计师和建筑师训练。从1979年开始在瑞士哈登斯泰因(Haldenstein)开办自己的事务所。瑞士意语大学(Universita dellaSvizzeraitaliana)建筑学院教授。

主要建筑作品:罗马考古挖掘防护展示馆,库尔(Chur),1986年;圣本尼迪克特教堂(SognBenedetgChapel),苏姆威格(Sumvitg),1988年;老人之家,库尔-玛桑斯(Chur-Masans)1993年;瓦尔斯温泉浴场,1996年;布雷根茨美术馆,1997年;瑞士馆,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柏林“恐怖地带”文档中心1997年建成,部分于2004年由柏林政府拆除;科伦巴艺术博物馆,科隆,2007年;Bruder Klaus田野教堂,沙伊特魏勒(Scheidtweiler)农场,德国曼谢里希,2007年。


瓦尔斯温泉浴场

圣本尼迪克特教堂(SognBenedetgChapel)


柏林“恐怖地带”文档中心模型

Bruder Klaus田野教堂外观和内部

布雷根茨美术馆(1997),奥地利

罗马考古挖掘防护展示馆

对于彼得·卒姆托来说,氛围属于美学范畴。原书为了更自然贴切地保存彼得·卒姆托的词句,对他面向400多位听众发表的演讲只作了极少的编辑改动。主要内容含彼得·卒姆托最后补充的三章内容在内,共计12章。本篇内容节选部分内容,各章节独立。大家可利用自己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公众号内回复【建筑氛围】,可阅读电子书。

弗吉尼亚州里士满,百老汇大街车站。约翰•拉塞尔•波普(John Russell Pope),1919年


建筑氛围

1.氛围的定义与重要性

彼得·卒姆托在书中深入探讨了“氛围”这一概念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建筑氛围》(Atmospheres)是由一个长时间引起他兴趣的问题催生的。当我们谈及建筑品质时,我们想表达的是什么呢?他强调,建筑品质并非仅由建筑手册或建筑史决定,而是取决于建筑能否打动人心。他通过个人经历和感受,阐述了氛围如何影响他对建筑的评价。


弗林村(Vrin)的饼干日,运送面包。

恩斯特·伯纳(Ernst Brunner)1942年。恩斯特·伯纳收藏品,巴塞尔


卒姆托描述了一次在阳光下的广场体验,强调了事物本身、人群、空气、喧嚣、声响、颜色、材质、纹理以及形式等因素如何共同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他特别提到了广场上的古铜色雕像、双塔耸立的教堂以及修女们轻盈的步伐,这些细节都让他感受到了美的存在。


特里西诺·巴斯顿府邸(PalazzoTrissino Baston)

斯卡莫齐(Vincenzo Scamozzi)设计,1592年,维琴察,内庭院


卒姆托认为,美存在于观者的眼中,但更重要的是,现实环境的氛围对于人的感受至关重要。他通过将广场拿掉的实验,证明了氛围对于感受的影响。他强调,作为建筑师,处理人与对象的互动关系是他始终要关注的问题。


2.场所与艺术的关系

彼得·卒姆托通过描述一张鲍加特纳(HansBaumgartner)拍的20世纪30年代的学生宿舍小卖部照片,表达了对营造类似氛围的渴望和疑问。由此引发了他作为一名建筑师是否能够创造出那种强烈的意境和氛围的一些思考,并思考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


学生住宅,克劳修斯(Clausius)大街,鲍加特纳拍摄,1936年,苏黎世


卒姆托还提到了一位音乐学者对作曲家的评价,强调了音乐作品的品质和触动人心的能力。


"彻底的泛调性、强有力而有特点的节奏音型,旋律清晰,和弦简单而严格,音色有透彻的辐射感,而且,他的音乐织体既朴素又透明,他作品的形式结构非常稳定。"
——安德烈·鲍科莱契列夫(AndréBoucourechliev)
《斯特拉文斯基音乐句法中的真正俄国精神》
(the truly Russian Spirit of lgor Strawinsky's musical grammar)

这段引文被贴在他们的办公室墙上,作为工作的指导原则。它告诉卒姆托,创造建筑氛围的任务也涉及到制作和移植的过程,以及关注细节和工具的重要性。


卒姆托密切注视着自己的工作方法,并提供了关于他在设计建筑时如何创造氛围的个人看法,划分成九个很短的章节。他强调,这些回答是基于个人敏锐感官的独特产物,使他以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工作。

第一章 建筑本体

The Body of Architecture

一件建筑作品中的实质所在,它的框架。


柏林“恐怖地带”文档中心,酒吧建筑框架外景


卒姆托认为建筑的本体是能给人留下一种感官印象,他觉得这是建筑中最先最大的奥秘,这是汇集了世间各种东西、各种材质、并把他们结合起来创造的一个空间。

完全是从字面上来表达“本体”(body)一词的意义的。它就像我们自己的身体,有其自身解剖结构,内部的东西不为我们所见,表皮覆盖着我们——建筑在卒姆托看来正是如此,也正是试图这样来考虑建筑。


第二章 材料兼容性

Material Compatibility

取一块石头:你可以锯开它,研磨它,在它上面钻孔,把它劈开,或给它抛光——它每次都会变成不同的东西。然后,同一块石头,取材少量,或取材巨量则又全然不同了。再或将其置于光亮下——则又不同。同种材质,可以有一千种不同的处理可能。


Bruder Klaus田野教堂主楼层


依照材料的不同种类和重量,各种材料间有一种相近性临界点。在一座建筑中可以作不同材料的组合,而可以肯定的是,你会发现有些材料相差太远,以至于不能起反应,另一方面,有些材料放在一起太接近,因而会毁掉这些材料。这意味着,在一座建筑里把东西组合为一体,是需要做很多工作的……在卒姆托眼里作为建筑师,作为营造大匠,必须要在材料的外观和重量方面有非凡的感觉,而这恰好是我正在设法讨论的东西。


Bruder Klaus田野教堂。建设中。曼谢里希。主楼层样板间

第三章 空间的声音

The Sound of a Space

瓦尔斯温泉浴场,彼得·卒姆托1996年,格劳宾登州(Graubiinden)瓦尔斯(Vals)

卒姆托认为每一座建筑都会发出某种音调。它们发出并非由摩擦造成的声音。我不知道是什么声音。可能是风或别的什么。但只有当你进入一个隔声的空间时,你才会真正地感受到那里确实有些什么东西。它很可爱。当你做一座建筑时,你设想那座建筑处于沉静当中,这真是一件美好的事。设法把建筑做成一处寂静的空间,并想像它们处在自身的沉静中,由其比例关系和材料而发出的声音。当我们漫步穿过建筑,当我们说话,当我们互相交谈时,将会怎样真正发出声音——声音会是什么样呢?

瑞士馆共鸣箱。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

第四章 空间的温度

The Temperature of a Space


我仍在设法给这些东西命名,在我看来,这些东西对于创造氛围至关重要,例如温度。我相信每座建筑都有特定的温度。我会解释我要表达的意思。我其实并不是很擅长做这种事,尽管我对这一主题非常感兴趣。最美好的东西往往会令人意想不到地出现。当我们建造汉诺威世界博览会的瑞士馆时,我们使用了很多木头,许多木梁。尽管它露天开敞,但当室外天气炎热时,馆内却像森林里一样凉爽,而当天气凉下来时,馆内又比外面暖和。众所周知,材料或多或少从我们体内吸取了热量。举例而言,钢材,是冷的,并且会把温度拉扯下来——诸如此类。但当我想到自己的工作时,浮现在我脑海里的是动词“调试"(to temper)——可能有点像调试钢琴,找寻合适的状态,其意思既可指乐器调谐,也可指氛围。所以,温度在这里的意思是物理上的,但也可认为是心理上的。它存在于我所看见、所感受、所触及(哪怕是用我的脚)的东西中。

瑞士查格湖(LakeZug)畔的培训中心与公园,方案。推敲模型的大样

第五章 周围的物品

Surrounding Objects


每当我进入建筑和人们(朋友、熟人,还有我根本不认识的人)居住的房间的时候,它就再三出现:我对人们放置在他们周围的东西(在他们公寓里或在办公场所的)有深刻的印象。并且有时,我不知道你们是否也注意到了,你们发现东西会以一种非常精心、可爱的方式放在一块儿,而它们有一种深层次的关联。


卒姆托工作室


第六章 镇静和诱导之间

Between Composure and Seduction


还有另一些让我一直加以注意的东西,这是我的工作中觉得真的很有趣的一部分——Between Composure and Seduction。它所讲的是建筑涉入移动的方式。人们常说,建筑是一门空间的艺术。但建筑也是一门时间的艺术。我对此的经验并非局限于一刹那一瞬间。沃尔夫冈·里姆(Wolfgang Rihm)与我对此有完全一致的看法:建筑,像音乐一样,是一门时间的艺术。那就意味着要考虑人在建筑中移动的方式,而在这儿有互相对立的两极,我喜欢把我的工作置于两极之间。

让我给你们举一个例子,和我建造的一些温泉浴场有关。对我们来说,最最重要的是引发一种自由移动的感觉,个漫步的环境,一种心境——更多的是诱导人们,而不是把人们指来引去。举例说,医院走廊就全然是把人们指来引去的但也有诱导的优雅艺术,使人散开、闲逛,而这正是建筑师有权来决定的。

瑞士馆共鸣箱。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


第七章 室内外的张力

Tension between Interior and Exterior


其他一些很特别的,在建筑方面令我着迷的东西——Tension between Interior andExterior。建筑采取了略呈球体的形式,并且为它构筑了一个小方框。而突然间,就有了室内和室外。这是个人和公众、私人圈子和公共圈子竟相展示的场所。建筑学熟谙于此,并加以运用。

想想希区柯克(AlfredHitchcock)的《后窗》(Rear Window),从外部观察的窗内生活,经典之作。你看见一个亮堂的窗口下有位红衣女子,而你对她从事什么工作绝无头绪。但是接下来——没错,你就看到了点什么事情!我们可以用建筑师的方式去做,去处理每一座我们做的建筑,而每当我做建筑时,我总是从以下几项来设想它:我想要看到什么——对我或稍后会使用该建筑的他人而言——我什么时候会在室内?而我想要别人看到我的什么?我想对外做出什么样的效果?

易经展廊,"易经”馆,沃尔特·德·马利亚(Waller De Maria)做的雕塑,方案,
美国纽约州比肯(Beacon),迪亚艺术中心(Dia Centre for the Arts )

Domino de Pingus葡萄酒酿造厂,2003年方案,西班牙佩纳菲尔(Penafiel)

第八章 密切程度

Levels of Intimacy


它整个是跟亲近度和距离有关。古典建筑师会称其为“尺度(scale)。但这听起来太学究气了——我想表达的东西比尺度和尺寸更为实在。

《静物》。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1963年。博洛尼亚,莫兰迪博物馆

它涉及到各个方面——尺码、尺寸、尺度,和我自身形成对照的建筑体块。事实上,它要比我大,比我大得多。或者说,建筑物里的东西要比我小:门锁、合页、所有接头、门扇。


布雷根茨美术馆(KunsthausBregenz)彼得·卒姆托,1997年,酒吧间

布雷根茨美术馆(KunsthausBregenz)彼得·卒姆托,内部展厅

我正谈论的是东西的尺寸、体积、重量感。厚实的门扇和单薄的门扇,单薄的墙壁和厚实的墙壁。它就像教堂里的空心塔楼,以及那种在墙内升腾的感觉。

洛卡别墅(VillaRocca),斯卡莫齐(Vincenzo Scamozzi)设计,1575年。比萨纳(Pisana)

还有一样东西跟距离和亲近度有关,跟与我的距离有关,我和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我喜欢这样的想法:为我自己做些什么,只为我,为一个人。既有属于自己的我,当然,也有作为集体一部分的我——完全不同的情节。

萨拉巴伊别墅(VillaSarabhai)勒·柯布西耶设计,1955年,艾哈迈达巴德(Ahmedabad)

第九章 万物之光

The Light on Things


Toni Molkerei(托尼乳品)夜总会 苏黎世

光是什么样子呢?光洒落在哪里,怎样洒落。影子又在哪?以及表面怎样黯然,怎样生辉,又或怎样拥有深度。

显然,我们建造房子并不是建完了才打电话叫电工,并开始问自己:好,那我们把照明放在哪儿——我们怎样照亮这件东西?不,我们从一开始就把它计算在内。

所以我钟爱的想法之一是:把建筑物作为一个纯粹的阴暗体块来设计,之后,把光放进来,就像在凿空黑暗一样,仿佛光是渗入的一种新体块。再说另一个想法——附带提一句,这些想法都很合乎逻辑,并无神秘难解之处:人人都这样做。我所喜欢的第二个想法是:要系统地着手材料及表面的照明工作,要观察它们反射光的方式。换句话说,要依据对它们反射方式的了解来选择材料,要基于这些了解来把所有东西组合起来。

不过,真正美好的是当你可以挑选和组合你的材料、织品,还有衣物的时候,因为,它们在光线里看起来好极了。

卒姆托住宅,2005年,丝调窗帘  森幸峰(Koho Mori)设计

展馆 露易丝·布茹瓦(LouiseBourgeois)。研究模型,美国纽约州比肯,迪亚艺术中心

Bruder Klaus田野教堂,曼谢里希

第十章 充作周围环境的建筑

Architecture as Surroundings


这真的很吸引我:想到建造一座建筑,或一大片建筑综合体,也或许是一小片,而它就变成了它周围环境的一部分。我所考虑的是我的人性环境(human surroundings)——尽管它们不仅仅是我的——以及建筑物怎样成为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成为孩子们长大的地方。或许25年后,在不知不觉间,他们会忆起其中某座建筑,并且他们会记住某处角落,某条街道,某个广场——不会想到建造它的建筑师,而那并非重点。仅仅是想到这么多东西依然如故——有这么多建筑,如我所记得的那样,不是由我建造,但是触动我,打动我,给我安抚感,或在某个方面帮过我。

这是我的工作中第一处超然的层面:尝试着将建筑设想为人性环境(humanenvironmment)。或许——我想我最好承认这点——或许这和喜爱有些关联。我喜爱建筑:我喜爱周围环境的建筑物,而且我猜想,我喜爱,别人也喜爱。


科伦巴(Kolumba)博物馆,科隆

第十一章 结合一致

Coherence

山地旅馆,2000年方案,格劳宾登州,赤林(Tschlin)

作者认为建筑是作为实用艺术(applied art)而达到其最优品质的。而当它达到自我,彼此结合一致时,它就处于最美的状态。这时候一切都相互照应着,并且除非全部破坏,否则不可能去除单独哪个东西。场所、实用、形式。形式反映场所,场所就是场所,而实用反映所有。

苏黎世湖鸟菲璃(Ufenau)岛上的夏日餐厅。方案,研究模型

第十二章 美的形式

Beautiful Form

柏林“恐饰地带”文档中心。楼梯间西面。建设中,2004年废止

形式不是我们用功所在——我们把自己投入到其他各种事物上。声响、噪声、材质、构造、解剖结构等。建筑本体,就其首要进程而言,在于构造与解剖结构:以一种合乎逻辑的方式,把东西组合起来。这些是我们投入的地方,同时我们也密切关注着场所,关注着实用。这就是我所需要的一切——场所,我或可对其施加一些影响,以及实用。

《天使报喜图》(Annunziata)
安东内洛·达·梅西纳(Antoncllo daMcssina),作于1475-1476年。
阿帕特里斯官(Palazzo Abatellis)和西西里地区美术馆,巴勒莫

总而言之,卒姆托认为满足以下九点性质可以打造建筑的氛围:建筑本体是氛围的基础;材料的兼容性是塑造本体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声音、温度是人在空间中两个体验的要素;合适的物品是氛围产生的关键;建立静止和引导、室内与室外之间的张力则是通过空间,把人和世界联系起来的方式;空间的亲密性则是归属感、安全感、舒适感的来源;最后,光是使得以上一切得以呈现的最重要的因素。除了以上九点,卒姆托还提出三点附加的原则:建筑要融入周边环境;要素之间要保持协调一致;形式要美观。对卒姆托来说,氛围属于美学范畴,而最后一章“美的形式”也成为了本书最终落脚的章节。



武理学长放弃保研,行于有趣但崎岖的无声处,哈佛MArch2、库伯等带奖offer 终入囊中



智慧与毅力的典范:以坚韧毅力和稳定心态,收获哈佛等美英欧名校offer


央美建筑学长斩获AA Diploma、UAL Part2 等录取,探索建筑与多元创作的边界


重大学长的理想国:揽获英美欧名校Offer的现实理想主义者


悉大学姐不惧尝试 ,克服种种阻碍,斩获RCA Part2/NUS/AA/KTH


天大学姐斩获UCB/哥大/NUS/UCL offer,不谋求套路和公式,形成特有设计研究思维


梦校鲁汶/KTH二选一,额外收获Aalto,双非背景学姐在逆境中绽放


同济学姐摘下门校AAM录取:从TUD到欧洲全满贯!


成功切换赛道,浙大学长一路过关斩将赢得UCB MDes等顶尖项目录取!



 留学作品集咨询流程 

Step 0 – 个人信息描述表单
请同学填写基本信息表单,让我们对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识别下方二维码 开始填写

或直接扫码联系远届助手咨询

Step 1 – 预约初步沟通
远届助手在与同学进行简要沟通确认后,会提供对应方向的专业负责人联系方式,同学可以直接与专业负责人取得联系,预约进行下一步的专业意见。




远届 InVision
远届在各个设计相关及分⽀学科的覆盖范围内,集结世界范围内最具能量声量的团队,以原创课题研发实现、作品表达核心方法论、限招与责任制教学模式为出发点,用思辨方式重新定义教学与研究的最优结合途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