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中国手部湿疹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探寻手部湿疹治疗新路径

文摘   2024-11-16 18:30   湖南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手部湿疹反复发作、病程迁延、治疗困难,如何破局?


 


手部湿疹是一类发生于手部的炎症性皮肤病,包括了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等原发皮损及糜烂、渗出、鳞屑、结痂、苔藓样变、角化过度、皲裂等继发皮损,伴有或无瘙痒等症状的手部湿疹皮炎样改变。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手部湿疹一般人群发病率0.5%~0.8%,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该病临床表现多样、病程迁延、治疗困难,累及人体中频繁与外界环境接触的手部,可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心理状态造成严重影响[1]。本文将聚焦《中国手部湿疹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以下简称“共识”),详细解读手部湿疹的病因、分类、诊断及治疗方法,探索手部湿疹的优化治疗策略。


病因复杂、临床分型多样,极大增加了临床诊疗难度


共识指出,手部湿疹病因复杂,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特应性体质、精神状态、激素水平、机体免疫状态、微量元素变化等[1]。而外源性因素多为接触因素和机械损伤,通常包括[1]


  • 接触性变应原,如金属制品(镍、铬、钴)、天然橡胶、芳香剂、食物蛋白(生肉、动物内脏、谷物)等;


  • 接触性刺激物,如酸、碱、有机溶剂或其他化学制品等强刺激物,或水、肥皂、洗涤剂、机油、印刷品等弱刺激物;


  • 机械损伤,如外伤、搔抓、长期摩擦等。


根据病因学分类,手部湿疹主要可分为外源性与内源性手部湿疹,外源性手部湿疹包括刺激性接触性皮炎(ICD)、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接触性荨麻疹(CU)/蛋白接触性皮炎(PCD);内源性手部湿疹包括特应性手部湿疹(AHE)、内源性水疱型手部湿疹、内源性角化型手部湿疹[1]。此外,还有混合性手部湿疹和未分类手部湿疹[1]


表1:手部湿疹的病因学分类[1]


目前手部湿疹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且不同亚型的发病机制存在差异。一般认为ACD由Ⅳ型超敏反应引起,而ICD则由外源刺激物诱发的细胞毒作用导致,聚丝蛋白基因突变、角质层脂质及神经酰胺含量下降、经表皮失水率增多以及皮肤菌群定植率升高可能与AHE的发病相关[1]


诊断手部湿疹,优先采用病因学分类


共识指出,明确病因对手部湿疹的治疗至关重要。因此,诊断时应优先采用病因学分类[1]具体表现为详细询问病史,包括职业、发病时间、可疑变应原接触史、加重或缓解因素、神经精神状态、特应性体质及其他皮肤病如银屑病史等。同时,应尽量明确发病与可疑暴露史之间的关系(包括家庭环境及工作场所中的接触史),注意湿手作业的情况。明确病程为急性或慢性,对于间歇性发作的患者记录其发作周期,必要时可使用严重度评分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此外,对于初诊的手部湿疹患者应进行详细的全身皮肤检查,对皮损的部位(如手掌、手背、指间、腕部或身体其他部位)、形态(干燥、红斑、水疱、鳞屑、角化等)、严重程度(轻、中、重)进行描述,并注意皮损可随时间发生变化,注意检查双足[1]


值得一提的是,手部湿疹的临床表现、皮损形态与病因之间不存在明确对应关系,因此不应仅凭体检所见的形态特征对患者进行诊断,还应结合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目前临床上可用于手部湿疹的辅助检查手段包括斑贴试验、点刺试验、特异性IgE测定、感染相关检查、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和皮肤镜检查。其中,斑贴试验可明确潜在的致敏因素,建议对所有手部湿疹患者做;点刺试验主要用于诊断CU/PCD;特异性IgE测定主要用于明确特应性体质;感染相关检查(真菌涂片或真菌培养检查)可以排除原发或继发真菌感染;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和皮肤镜检查可为鉴别提供参考[1]


注重手部皮肤保护,实现抗炎与抗感染的双重协同增效


手部湿疹常常难以治愈并反复发作,对患者的身心影响较大,因此健康教育及完善的预防措施尤为重要。共识强调,预防的重点是手部皮肤保护,避免接触刺激物/变应原,加强润肤保湿[1]。患者可以合理使用手套,同时合理使用润肤剂,保持皮肤湿润,尽量避免清洁力度大的洗涤剂洗手,选用温水或温和的洗护产品[1]


在药物治疗方面,共识推荐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局部药物治疗和系统药物治疗[1]。其中,局部药物治疗通常是湿疹治疗的主要手段[2],手部湿疹局部治疗药物主要包括外用糖皮质激素(TCS)、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TCI)等[1]。那么如何合理地选择局部治疗药物才能改善手部湿疹症状、减少疾病复发呢?


共识指出,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是手部湿疹反复发作的中心环节。具体体现在,皮肤暴露于刺激物和变应原后激活体内炎症反应,启动固有免疫细胞并活化T细胞,释放多种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导致组织细胞损伤并加剧皮肤屏障破坏;而屏障功能下降后又使得外界物质及病原微生物更易进入皮肤,加重组织损伤及炎症反应,形成恶性循环[1]。因此,抗炎联合抗感染治疗,同时实现消炎和抑菌,或是修护受损皮肤屏障、阻断病情迁延反复的关键治疗措施。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是一种含有TCS和抗真菌药物的复方外用制剂,其所含的中效糖皮质激素曲安奈德具有抗炎、止痒及抗过敏作用,抗真菌药硝酸益康唑则具有广谱抗真菌/细菌双重作用,对皮肤癣菌、霉菌和酵母菌(如念珠菌)等有抗菌活性,对某些革兰阳性菌也有效[3,4]。循证证据显示,曲安奈德益康唑治疗皮炎湿疹类疾病有效性及耐受性均良好。试验表明,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可显著减轻湿疹皮炎患者瘙痒症状,尤其对金葡菌感染湿疹有效,其治疗皮炎湿疹,比单用曲安奈德显著提高有效率和痊愈率,与单用其他TCS(如糠酸莫米松、氢化可的松)和复方制剂(如氟轻松/新霉素)相比,疗效显著更好[3]。此外,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用于皮炎湿疹类疾病治疗,多年临床使用安全性良好[3],可成为治疗手部湿疹安全、有效的选择。



总结

手部湿疹是一类发生于手部、病因复杂、症状多样、病程长的炎症性皮肤病[1],其治疗过程中,应明确病因,合理选择局部治疗药物,同时加强手部皮肤保护,避免接触刺激物和变应原,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TCS与抗菌药物的联合运用,可同时实现消炎和抑菌,助力手部湿疹皮肤屏障修复、减少疾病反复发作。作为一个临床常用的TCS+抗菌药的复方制剂,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的临床应用已十分成熟,其有效率在各种类型皮炎湿疹中均获得了临床验证,可以作为手部湿疹局部治疗的优选。



更多皮肤前沿内容

快来“医生站网页版”瞧一瞧👇












长按识别二维码

或点击阅读原文

精彩资讯等你来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科学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变态反应性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国"手部湿疹科研协作组". 中国手部湿疹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1,54(1):19-26.

[2]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 湿疹诊疗指南(2011年)[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44(1):5-6.

[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 硝酸益康唑/曲安奈德乳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中国真菌学杂志,2015,10(4):234-235.

[4]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说明书.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点击「阅读原文」学习更多临床技能

医学界皮肤频道
感谢关注医学界皮肤频道!在这里,您可以获取皮肤病学领域前沿进展、指南解读、用药总结、病例分析等精彩内容,更有大量皮肤科原创干货,让您足不出户,轻松获取临床的知识!投稿或合作,请联系: wudan@yxj.org.cn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