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镇痛:针灸针 VS 电针

健康   2024-12-10 10:56   河南  
针灸是中国一项古老的治疗技术,通过针刺人体表面的一些特殊位点(穴位),来对疾病进行治疗。
电针疗法是毫针刺入腧穴得气后,用电针仪输出脉冲电流,通过毫针作用于人体经络腧穴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传统针刺与现代科技(电磁、电频)相结合的一种产物
电针属于针灸的一种,二者均有镇痛作用。

针刺的作用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即精神心理成分和生理作用
而针刺的生理作用有赖于穴位的选择、是否产生得气感、针刺后的刺激模式、强度、持续时间、遗传个体差异性等。
一、疼痛相关感受器
2021 年 10 月 4 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研究痛觉问题的两位美国神经科学家 David Julius 和 Ardem Patapoutian,奖励其在阐明疼痛感受器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

1. 冷热引起的躲避反应
David Julius 等发现,当温度高于 43 ℃ 时,可以激活辣椒素受体 TRPV1,动物会表现出热痛引起的躲避反应
将辣椒素施加于皮肤或黏膜上也会出现同样的躲避反应。
当将小鼠 TRPV1 基因敲除后,对 43 ℃ 热刺激就不再发生躲避反应。

他们还发现,用冷刺激或薄荷激活感受冷的受体 TRPM8,动物会发生躲避反应。
2. 机械力引起的躲避反应
Ardem Patapoutian 等发现,当机械压力作用于神经达到一定强度时,Piezo1 受体被激活,产生躲避反应;
当肌肉收缩时,机械牵张力作用于神经纤维上的 Piezo2 受体,从而产生身体位置信息的本体感觉,机体据此可以辨认自己四肢和躯体所在位置。

以上两类与疼痛有关感受器的发现,立刻使人联想:
如果用药物特异性地阻断这种热烫受体或压力受体,是否就可以不产生疼痛感觉,从而创制出一类新型镇痛药?
但是实验结果表明,用药物消除了 TRPV1 受体以后,会引起动物体温升高(发热)的效果。
可能是由于失去了热的感觉后,身体增强了新陈代谢率,导致发热。
也有实验发现,当用药物阻断了 Piezo2 受体以后,由于本体感觉消失,产生了肢体不能定位的行为错乱。
总之,应用上述受体的特异拮抗剂,并未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

人体千万年进化而来的机体构造和功能是十分复杂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通过简单的几步措施就能实现研制新型镇痛药的宏大目标。

二、针刺的作用
1. 针刺主要刺激痛觉神经
一种为感受牵拉机械刺激的、有髓鞘的、属 Aδ 纤维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快,为快痛神经,被激活引起强烈、尖锐、刺痛感;
一种为感受酸度等化学刺激的、无髓鞘的、属 C纤维的神经(不包括温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慢,为慢痛神经,被激活导致迟钝、持久的烧灼感。

这两种神经的周围突皆为非特化的游离神经末梢,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接受刺激传导冲动,同时释放递质(主要为神经肽)。
2. 针刺与结缔组织
细胞网络的改变具有重要的生物力学、血管舒缩和神经调节作用。
① 针刺产生的机械信号可导致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血管活性物质、降解酶和结构基质元素的合成和局部释放。
② 针刺产生的机械信号可以诱导成纤维细胞和可能存在于结缔组织中的其它细胞(例如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的细胞内细胞骨架重排。

上述机制可能会产生的变化
  • 影响自分泌和旁分泌细胞效应
  • 改变周围的细胞外基质
  • 进一步调节细胞内的信号转导
在针刺程中,胶原蛋白的拉动可能导致针刺位置附近的大量成纤维细胞可逆性收缩。局部组织收缩产生“抓针”现象和拉扯感。
此外,成纤维细胞本身的收缩会导致胶原纤维的进一步拉动,导致基质变形和细胞收缩的机械波通过间质结缔组织会从针头扩散开来
三、针刺疗法原理
1. 针刺与神经反射
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针刺镇痛研究组霍然等研究,手捻针刺激大鼠足三里穴,记录坐骨神经传向中枢的神经冲动阵列

捻针 1 次/秒,连续 60 次,转动针炳的角度分别为 90°、180°、360 °同时在背根神经节的中枢端进行单纤维脉冲记录。
所记录的神经纤维既包括较粗的 Aβ 纤维,也包括较细的 Aδ 纤维。
结果表明,每次将针灸针捻紧,都会触发 7~9 个脉冲,根据两个脉冲之间的间距,可以计算出脉冲串的频率,约在 50~120 Hz 之间,中位数在 90 Hz 左右。
捻针后紧接着将针回旋至原有位置时,大多不引起脉冲串,有时也可以引起少量的传入脉冲。
根据 5000 多次捻针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得到以下主要结果:
① 不论捻转 90°、180° 或 360°,每次捻针引起的放电脉冲都是 8次左右,没有显著差别,提示只是在捻针动作的最初期有刺激作用,继续捻转就不再起作用
上述捻针动作从未引起 1~10 Hz 范围的(低频)传入冲动
③ 在临床上,几项大数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已经明确,2 Hz 的低频刺激是电针治疗心绞痛、偏头痛、老年便秘等病症的必要参数
这些结果提示,为达到低频传入信息的目的,电针可能优于一般手捻针
学习链接,请点击:针刺刺入时,我们的身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针刺与迷走神经抗炎
哈佛大学医学院马秋富团队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景向红团队和复旦大学王彦青团队,对针刺穴位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研究 。
他们给予小鼠免疫激活剂引起免疫风暴,用电针刺激不同穴位观察是否能抑制上述免疫风暴的发生。
发现在小鼠相当于足三里部位 (ST36) 进行微弱的电针刺激 (0.5 mA, 10 Hz),可以激活含有 PROKR2Cre 标记的神经纤维,有效地抑制了免疫风暴的发生,并显著减少了动物的死亡率。

他们认为,上述电刺激通过迷走神经-肾上腺轴 发挥抗炎作用:即电刺激首先需要传入脑中枢,达到迷走神经核团,再通过迷走神经传达到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等化学物质而产生治疗效果。
学习链接,请点击:迷走神经抗炎机制

而在腹壁上进行电刺激,即使运用 3mA 的强刺激,也难以产生同样效果。
提示,含有PROKR2Cre 标记的神经纤维可能是上述针灸穴位的特点
四、针刺的风险
所有的操作都不是百分之百安全的,包括针刺也是一样,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针刺治疗,无论是针灸针还是电针或是针刀及其他工具。

针刺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疼痛和轻微出血或穿刺处瘀伤。
使用的一次性针头,会使继发感染的风险降至最低。
如果身体中植入有心脏起搏器或其他植入物、皮肤问题,怀孕都是不适合进行针刺操作的。
文章来源:《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2年第28卷第1期专家述评栏目2-3页、百度文库


备注:会员年卡开通后畅听【疼痛康复研究】平台全部网课,含后期新课,所有课程不用再付任何费用,问题解决:13027515195(同微信)

获取更多详情(扫码)

咨询电话:13027515195(同微)

中华针刀元老,中华针刀泰斗级人物,中华功勋针刀医学专家——周中焕老师,数十年的,科学研究,临床经验,开拓创新,感悟思考,精华沉淀,干货总结。从业人员必备书籍,中华针刀的诊疗宝藏。

点击名片,关注我们,锁定精彩!

点“阅读原文”,学习更多专业课程和书籍


疼痛康复研究
传播疼痛康复知识,传递专业医疗技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