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申请及验收规定
一、背景与目的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风险的日益复杂,商业银行需要更精确地计量风险,以确保资本充足,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利益。为此,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制定了《商业银行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申请及验收规定》,旨在规范商业银行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的监管,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推动银行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二、适用对象与范围
该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划分为第一档的、已实施和拟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的商业银行,包括中资银行、外商独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这些银行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按照不同风险模块分步实施、分别申请。
三、实施条件
1.公司治理:申请实施的商业银行应具备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治理架构,权责明晰、独立运作、有效制衡,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科学高效。
2.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申请实施的商业银行应具备健全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架构和完整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内部控制有效。
3.经营业绩:申请实施的商业银行应经营稳健,资产优良、盈利平稳、流动性充裕。
4.监管评级:申请实施的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应连续3年不低于2级。
5.数据治理:申请实施的商业银行应具备良好的数据治理水平,政策、目标、制度和流程清晰,数据质量监控体系有效,达到《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的相关要求。
6.信息系统:申请实施的商业银行应具备完备的信息系统,能够有效支持商业银行各项经营管理,满足资本计量系统化、自动化需求。
7.资本计量覆盖率:申请实施的商业银行的资本计量高级方法覆盖率,应符合《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其中,申请实施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的银行法人或附属机构,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覆盖率应不低于50%,申请实施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的银行法人或附属机构,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覆盖率应不低于10%。
8.结果应用:申请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计量高级方法及其配套体系已上线运行,计量结果充分应用于经营决策和风险管理。
四、申请验收流程
1.自评:商业银行申请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应进行自评。自评是商业银行组织行内专家,对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要求,对自身实施准备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和评价。
2.评估申请:商业银行在自评基础上,认为具备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条件或满足在操作风险标准法中采用自身损失数据自行计算内部损失乘数要求的,自主向监管部门提交评估申请。商业银行提交的申请材料应有助于监管部门充分了解其实施准备情况。商业银行董事会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3.受理与评估:监管部门根据商业银行的申请材料,决定是否受理并开展申请验收。受理商业银行评估申请后,监管部门可运用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等各种方法开展评估,揭示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出具评估意见。
4.验收:根据商业银行验收申请,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资本计量高级方法实施情况进行验收,核查是否完成整改、是否满足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的实施要求,出具验收意见。
五、持续监管要求
对验收通过或有条件验收通过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或采用自身损失数据自行计算内部损失乘数的商业银行,监管部门实施持续监管,确保商业银行持续满足《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中相关的监管要求。对未能持续满足监管要求的商业银行,监管部门可视情形采取相应监管措施,并要求银行限期整改。
六、总结
《商业银行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申请及验收规定》的出台,为商业银行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有助于提升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商业银行在申请和实施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资本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商业银行在申请资本计量高级方法时,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 总体情况说明
包括申请实施范围、申请目标,以及实施准备工作概述。
2. 银行对实施情况的自评估报告
这是银行对自身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准备情况的全面核查和评价。
3. 定量测算结果
至少最近两个完整财务报告年度的定量测算结果,包括资本计量高级方法下风险加权资产覆盖率、标准方法和高级方法的计量结果,以及不同方法下的结果差异说明。
4. 模型相关材料
包括信用风险模型、市场风险模型和操作风险模型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5. 验证报告
投产前全面验证、所有定期监控、投产后全面验证的报告,包括对计量模型和支持体系进行验证的方法、过程、验证结论、优化建议,以及对操作风险标准法下识别、收集和处理损失数据的相关程序和流程的验证情况等。
6. 审计报告
包括内部审计部门对验证政策、管理架构、组织流程、实施重要环节和报告机制等的适用性、独立性和有效性的评估结论。
7. 信息披露管理体系说明、政策和模板
这是银行关于信息披露管理体系的说明、政策和模板。
8. 其他有助于了解实施准备情况的材料
监管部门认为有助于了解实施准备情况的其他材料。
以上材料是根据《商业银行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申请及验收规定》的要求整理的,具体要求可能会根据监管部门的最新规定有所调整。因此,商业银行在准备申请材料时,应密切关注监管部门的最新通知和指南,确保材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商业银行在选择资本计量模型时,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步骤和考虑因素。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步骤和考虑因素:
1. 了解监管要求
首先,银行需要了解监管机构对资本计量的要求。例如,《商业银行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申请及验收规定》明确了高级方法的验收标准、验收程序和持续监管框架。银行需要确保其选择的模型符合这些监管要求。
2. 评估内部能力
银行需要评估自身的内部能力,包括数据治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经营状况等方面。这包括评估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是否能够支持高级方法的实施,以及银行是否具备足够的数据质量监控体系。
3. 选择合适的模型
银行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风险特征选择合适的资本计量模型。例如,对于信用风险,可以选择内部评级法(IRB);对于市场风险,可以选择内部模型法(IMM);对于操作风险,可以选择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法(AMA)。
4. 模型验证
银行需要对选择的模型进行验证,以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验证过程包括投产前全面验证、所有定期监控、投产后全面验证等。
5. 持续监控和改进
银行需要对模型进行持续监控和改进,以适应业务发展和监管要求的变化。这包括定期审查模型的性能,以及根据反馈进行模型的优化和调整。
6. 信息披露
银行需要确保其资本计量模型的结果能够充分应用于经营决策和风险管理,并在必要时进行信息披露。
7. 持续监管
监管机构会对银行的资本计量模型进行持续监管,确保银行持续满足相关的监管要求。
综上所述,银行在选择资本计量模型时,需要综合考虑监管要求、内部能力、业务特点和风险特征等因素,并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合规性。同时,银行还需要对模型进行持续监控和改进,以适应业务发展和监管要求的变化。
以下是一份商业银行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自评估报告的范例:
《商业银行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自评估报告》
一、引言
本自评估报告旨在对本行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以下简称“高级方法”)的准备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依据相关监管规定和本行实际情况,识别优势与不足,为进一步推进高级方法的实施提供依据。
二、银行概况
1.基本信息
1.本行成立于[成立年份],经过多年发展,已在[业务覆盖区域]建立了广泛的业务网络。
2.截至评估日,本行总资产为[X]元,总负债为[X]元,资本充足率为[X]%。
2.业务结构
1.详细描述本行的主要业务条线,如公司金融业务、零售金融业务、金融市场业务等在整体业务中的占比及发展趋势。
三、高级方法实施范围
1.信用风险
1.明确本行计划在哪些信用风险领域应用高级方法,例如对哪些类型的客户(大型企业、中小企业、零售客户等)或业务(贷款、债券投资等)采用内部评级法(IRB)。
2.市场风险
1.阐述对市场风险计量准备采用高级方法(如内部模型法)的交易组合,包括但不限于外汇、利率、股票、商品等相关业务。
3.操作风险
1.说明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法(AMA)的适用范围,例如本行哪些业务流程或业务单元将纳入AMA的计量范畴。
四、自评估框架与标准
1.监管要求
1.详细列出依据的监管文件,如《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中的各项要求,作为自评估的主要标准。
2.内部政策与流程
1.阐述本行针对高级方法实施制定的内部政策、流程和治理框架,这些内部标准也将作为评估的依据。
五、自评估内容
(一)公司治理
1.治理架构
1.评估本行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高级方法实施中的角色和职责划分是否明确、合理,是否存在有效的制衡机制。
2.举例说明各层级在决策、监督高级方法相关事项(如模型选择、参数设定等)时的实际运作情况。
2.战略规划
1.分析本行的战略规划是否将高级方法实施作为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否制定了明确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及实施路线图。
(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1.风险管理体系
1.评估本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包括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环节是否涵盖了高级方法涉及的信用、市场和操作风险等领域。
2.举例说明在风险识别方面,如何确保识别出与高级方法相关的特殊风险因素(如信用风险中的违约风险迁移、市场风险中的极端波动风险等)。
2.内部控制有效性
1.检查本行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能够保障高级方法实施过程中的数据准确性、模型有效性和操作合规性。
2.提供内部控制措施在防范内部欺诈、操作失误等方面的实际案例及效果评估。
(三)经营业绩
1.财务状况
1.分析本行近[X]年的财务报表,评估盈利能力(如净利润、资产收益率等指标)、资产质量(如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指标)和流动性状况(如流动性比例、净稳定资金比例等指标)是否稳定,以确定是否具备实施高级方法的财务基础。
2.解释财务状况与高级方法实施的关联性,例如稳定的盈利有助于投入更多资源进行模型研发和数据治理。
2.业务发展趋势
1.研究本行主要业务条线的发展趋势,判断是否处于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轨道上,是否存在可能影响高级方法实施的业务转型或重大业务调整。
(四)监管评级
1.历史监管评级
1.梳理本行近[X]年的监管评级结果,分析评级变化趋势及其背后的原因。
2.明确当前监管评级是否满足连续3年不低于2级的要求,若不满足,阐述正在采取的改进措施。
(五)数据治理
1.数据政策与流程
1.评估本行的数据政策是否明确规定了数据的定义、分类、采集、存储、传输和使用等环节的标准和要求,数据流程是否符合高级方法的数据管理需求。
2.以信用风险数据为例,描述数据从客户信息录入到风险计量模型输入的整个流程,检查其中是否存在数据丢失、错误或不一致的风险点。
2.数据质量监控
1.阐述本行建立的数据质量监控体系,包括数据质量监控指标(如数据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的设定和监控频率。
2.提供数据质量监控的实际结果和改进措施,如针对发现的数据错误率过高问题,采取了何种数据清洗和修正措施。
(六)信息系统
1.系统架构与功能
1.描述本行信息系统的整体架构,特别是与高级方法实施相关的风险计量系统、数据仓库系统、报告系统等的架构设计。
2.评估这些系统是否具备满足高级方法对风险计量的系统化、自动化需求的功能,如是否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信用风险的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等参数,市场风险的风险价值(VaR)等指标。
2.系统维护与升级
1.检查本行信息系统的维护和升级计划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及时应对业务发展、监管要求变化和技术进步带来的挑战。
2.举例说明近期系统维护或升级对高级方法实施相关功能的优化情况。
(七)资本计量覆盖率
1.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覆盖率
1.计算本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的覆盖率,对比是否达到不低于50%的监管要求。
2.如果未达到,分析差距原因并提出提升覆盖率的计划,如拓展内部评级法的应用范围到更多类型的客户或业务。
2.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覆盖率
1.计算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的覆盖率,判断是否满足不低于10%的要求。
2.针对覆盖率不足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如增加符合内部模型法计量的交易组合。
(八)结果应用
1.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1.调查本行在制定贷款定价、业务限额、资产组合管理等经营决策时,是否充分运用了高级方法计量的风险结果。
2.提供具体案例,如如何根据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结果确定不同客户的贷款利率,或者根据市场风险VaR结果设定交易限额。
2.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1.评估高级方法计量结果在本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程度,如在风险预警、资本分配、压力测试等方面是否以高级方法结果为重要依据。
2.以压力测试为例,说明如何利用高级方法计量的风险参数进行不同情景下的风险模拟和资本需求预测。
六、自评估结论
1.优势总结
1.综合上述评估内容,总结本行在实施高级方法方面已经具备的优势,如良好的公司治理基础、较为完善的数据治理体系等。
2.不足与挑战
1.识别出本行在高级方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如某些业务条线的风险计量模型准确性有待提高、操作风险AMA的实施进度滞后等。
2.分析面临的挑战,包括技术难题、人员培训需求、与现有业务系统的兼容性等问题。
3.整体评估结果
1.根据优势与不足的综合分析,对本行实施高级方法的准备情况给出整体评估结果,明确是否基本具备实施条件,或者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才能满足实施要求。
七、改进计划
1.短期计划(1 - 2年)
1.针对自评估中发现的不足,制定短期内可执行的改进计划,明确责任部门、时间节点和预期目标。例如,针对数据质量问题,计划在[具体时间]前完成数据清洗和优化数据流程的工作,由数据管理部门负责。
2.长期计划(3 - 5年)
1.提出长期的改进和发展规划,确保本行在高级方法实施方面能够持续满足监管要求并不断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例如,计划在[长期时间]内建立起先进的操作风险AMA模型,并全面应用于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
八、附录
1.相关数据报表
1.附上与自评估内容相关的数据报表,如财务报表、风险计量结果报表、监管评级结果等。
2.内部政策与流程文件
1.提供本行有关高级方法实施的内部政策、流程文件的目录或摘要,以便监管部门或内部审计部门查阅。
以上报告仅供参考,商业银行在实际编写自评估报告时,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监管要求进行详细、准确的撰写。
智盟咨询是专业从事银行培训,金融培训的优秀机构之一,欢迎随时联系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