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民法典以其全面系统的法律规定,深度渗透至信贷业务的各个环节,包括但不限于借款合同的签订与效力的确认、债权债务关系的确立、担保权利的设立与执行,以及信贷业务全流程的风险管控。并将其精神实质融入到了日常信贷操作与风险管理之中。本课程专注于从民法典的角度出发,详细剖析其对信贷业务各环节的具体影响,旨在助力学员精准把握民法典所规定的债权人权益保障机制,提高信贷业务的合法合规性,降低潜在的法律风险,提升金融机构在复杂信贷环境下的债权维护和追偿能力。
课程收益:
1.紧跟监管部门对信贷业务合法合规性的要求,稳健高效开展信贷业务活动。
2.具备从法律角度审视和处理信贷事务的能力。
3.从授信前中、后的全链条角度,准确识别信贷业务各个环节的潜在风险,并掌握有效的风险评估方法和防控措施。
4.结合真实案例分析,提高信贷业务的实际操作能力。
5.掌握不良资产的处置方法。
第一讲最新监管政策与监管要求
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对银行业的处罚通报
二、2024监管要求:防风险与强监管并重
坚决落实强监管严监管要求,全面强化“五大监管”
1.严把准入关口、严密风险监测
2.严肃早期干预纠正
3.紧盯“关键事”“关键人”“关键行为”
4.严格执法、敢于亮剑
5.做到一贯到底、一严到底、一查到底
三、强监管的目的——打造合规文化,规范员工的职业行为
1.弘扬“三铁”,打造铁的信用、铁的制度、铁的纪律
2.履行“三责”,做到守土有责、履职负责、失职问责
3.坚守“三线”,不越监管底线、不踩规章红线、不碰违法违规高压线
第二讲 信贷业务常见风险类型及表现形式
一、合同法律风险
1合同有效性风险
2.条款解释争议
3.承诺与执行不符
二、客户主体资格与信用风险
1.提供虚假信息
2.授权与代理风险
三、担保法律风险
1.担保物权设立不规范
2.担保不足或失效
四、诉讼时效与债权主张风险
1.逾期追偿
2.执行难
五、合规性风险
1.违反监管规定
2.反洗钱与制裁合规
六、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
1.信息披露不充分
2.不当催收
七、操作风险
银行内部信贷审批、合同管理、贷后跟踪等环节的操作失误或疏漏,可能导致法律风险增加。
第三讲 信贷业务贷前环节风险识别及评估
一、客户遴选原则
1.所在行业要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与信贷监管要求
2.借款人具备良好的信用基础
3.借款人未涉及到法律纠纷与诉讼
4.人行征信系统里面无不良记录
5.借款人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及持续的收入来源
二、贷前调查原则——双人实地调查原则
三、贷前调查的主要内容
1.借款企业主体真实性、合法性的调查
2.贷款用途真实性的调查
3.借款企业信用状况的调查
4.借款企业管理人员资质和管理能力的调查
5.生产经营状况及还款能力的调查
6.借款企业财务状况的调查
7.借款企业现金流量的分析
8.担保情况的调查
四、贷前调查的方法与技巧
1.银行流水的审查
2.财务关键指标分析
(1)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是否符合基本逻辑关系,是否造假
(2)分析企业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期间净现金流的情况,由此评估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
(3)分析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转款周转率,毛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净利率 、资产负债率等,评估企业经营情况是否良好
3.非财务信息分析
(1)借款人的人品与征信情况
(2)贷款用途是否符合实际需求
(3)保证人资格、担保能力是否具备
(4)抵(质)押物权属状况是否清晰
(5)担保措施能否覆盖风险敞口
4.交叉验证
(1)多源信息核验
(2)业务连续性验证
(3)资产证明材料的核实
(4)网络社交信息检索
(5)关联方交叉验证
案例分析:某银行发生一起客户信息真实性核实不足的风险
案例分析:某银行通过财务分析发现企业经营异常
案例分析:借款人贷款资金用途造假
五、贷前调查应避免的误区
1.基本信息核实不彻底
2.财务数据审查不深入
3.信用记录查阅不足
4.贷款用途核查不严
5.抵押物估价偏差大
6.担保人资格审查欠缺
7.法律手续办理不规范
8.忽视行业与市场风险
9.主观臆断代替客观分析
10.信息更新滞后
第四讲 信贷业务贷中环节风险识别及评估
一、对贷款资料合法合规性的审查要点
1.借款人的主体资格是否合法,是否符合贷款基本条件,提供的资料是否齐全
2.借款人的征信情况是否符合规定
3.贷款用途是否符合要求,资金有无挪作他用的嫌疑
4.借款人的信用评级是否符合实际
5.抵(质)押物权属状况是否清晰/是否足值/有无涉及法律风险
6.保证人资格、担保能力是否具备
二、分析客户的财务状况,从中发现有无风险隐患
三、对企业发展前景进行预判分析
1.贷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信贷政策要求,有无涉及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
2.企业的股东结构是否合理,内部管理是否良好
3.企业产品有无优势,是否具备市场竞争力
4.企业的产品销路是否持续向好,有无存在滞销情况
四、贷款审查的五要素
1.贷款额度是否合理,有无进行合理化测算
2.贷款期限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
3.贷款用途与企业的经营范围、经营性质是否匹配
4.借款人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是否良好
5.担保措施能否覆盖风险敞口
五、出具审查意见
按照银行的内控管理要求进行审查,对贷与不贷,贷多贷少以及还款方式、期限和利率出具审查意见
案例分析:某银行通过财务分析发现一企业经营异常而否决贷款
案例分析:审查人员如何发现借款人资金用途造假
案例分析:某银行发现贷款合同存在瑕疵从而制止一起风险事件
第五讲 信贷业务贷后环节风险识别及评估
一、贷后检查方式
1.首贷检查
2.常规检查
3.重点检查
二、贷后检查重点
1.贷款用途是否按合同的要求执行
2.借款人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是否持续向好
3.第一还款来源是否持续充足
4.第二还款来源是否持续有效
5.有无发生新的债务
6.有无出现异常情形
三、贷后风险预警表现形式
1.企业主发生变更
2.涉及诉讼,涉及廉政风险
3.与客户关键人员失去联系或联系不畅
4.不配合检查,不能对报表数据提供明细
5.上下游合作伙伴对授信客户有负面评价
6.为他人担保引发法律纠纷
7.财务报表严重造假
8.为逃避债务隐匿或转移资产
案例分析:老客户贷款背后的风险事件
案例分析:某银行发生一起疏于贷后管理而导致的风险事件
案例分析:某企业为逃避债务转移资产
案例分析:某银行由于风险预警到位成功收回贷款
第六讲 债权保护莫大意,避免纠纷出差错
一、避免法律风险应遵循的事项
1担保方式选择合法合规
确保担保方式(如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等)符合《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避免采用无效或不被法律承认的担保方式。
2担保主体资格审查
对担保人的主体资格、担保能力、信用状况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重大不良信用记录,担保承诺有效。
3担保手续完备
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签订书面担保合同确保合同条款清晰明确,内容合法有效。
4抵押物价值评估
对抵押物进行专业、公正的评估,确保其价值足够覆盖贷款本息,同时关注抵押物权属清晰,不存在权属争议、查封冻结等情况。
5优先权维护
了解和掌握担保物是否存在其他优先权或权利负担,如是否存在已登记的抵押权、质押权、租赁权等,以维护银行作为债权人对担保物的优先受偿权。
二、抵押权、质权、留置权
1. 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清偿顺序
2. 允许抵押人转让财产可以不经过抵押权人同意
案例分析:主债权转让,未办理抵押变更登记,抵押是否继续有效
案例分析:某银行通过单笔转让的方式将债权转让给社会上的企业和个人是否有效
三、担保
1.典型担保与非典型担保
2.担保物权的从属性
3.担保不可分性
四、保证方式的改变
1.一般保证
2.连带保证
3.保证时效
4.主合同转让、变更对保证责任的影响
五、抵押权与法定优先权
1.工人工资、农民工工资优先权及风险控制
2.建设工程价款优先权及风险控制
3.购房款优先权及风险控制
六、抵押登记
1.建立动产担保统一登记制度
2.未办理登记的不动产抵押合同的效力
3、重复抵押、顺位抵押
七、共同担保的风险控制
1.夫妻以共有财产抵质押担保应如何防范风险
2.保证、抵质押混合担保应如何防范风险
案例分析:张某的担保为什么失去了效力
案例分析:保证人、抵押人并存,担保责任该如何分配
案例分析:银行担保物权因法定例外而丧失优先受偿权
案例分析:李某与妻子离婚后,共同债务如何分配
第七讲 不良资产处置的方法与策略
一、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与类型
1.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
2.行业衰退与结构调整
3.企业经营管理不善
4.债务人还款能力下降
5.信贷风险管理实效
6.法律执行力度不足,债权保障机制不健全
7.社会信用体系不佳,违约成本较低
二、民法典债权保护与处置依据
1.民法典相关条款解析
2.债全确认与保全措施
三、不良资产处置合规操作实务
前言:银保监会《关于引导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聚焦主业积极参与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指导意见》(2022年62号文)成为今后不良资产行业最为重要的指导意见之一。此文件将银行关注类贷款纳入不良资产转让范围。
一、不良资产的形态划分
1.股权类资产
2.债权类资产
3.实物类资产
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
1.终极处置
(1)破产清算
(2)拍卖
(3)招标
(4)协议转让
2.阶段性处置
(1)债转股
(2)债务重组
(3)以资抵债
(4)企业重组
(5)诉讼及诉讼保全
三、不良资产处置方法一:债务重组
1.什么是债务重组
2.债务重组的方式
(1)变更担保条件
(2)调整还款期限
(3)借款企业变更
(4)减免贷款利息
(5)调整利率
案例分析:D银行通过贷款重组成功盘活企业逾期贷款资金
四、不良资产处置方法二:企业重组
1.什么是企业重组
2.企业重组的条件
3.企业重组的方式
4.企业重组的操作规程
案例分析:某银行通过企业重组成功盘活资产并成功收回老贷
五、不良资产处置方法三:债权批量转让
批量转让是指金融企业对一定规模的不良资产(10户/项以上)进行组包,定向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的行为。
1.批量转让原则
(1)依法合规
(2)公开透明
(3)竞争择优
(4)价值最大化
2.批量转让范围
(1)银行尚未划入不良的关注类资产项目可提前进行处置
l本金或利息等权益已逾期90天以上
l因疫情影响延期还本付息后再次出现逾期的资产或相关抵债资产
l债务人在公开市场发债已违约
(2)按规定程序和标准认定为次级、可疑、损失类的贷款
(3)已核销的账销案存资产
(4)抵债资产
3.不得批量转让的资产
(1)债务人或担保人为国家机关的资产
(2)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计划的资产
(3)国防军工等涉及国家安全和敏感信息的资产
(4)个人贷款(包括向个人发放的购房贷款、购车贷款、教育助学贷款、信用卡透支、其他消费贷款等以个人为借款主体的各类贷款)
4.转让程序
(1)资产组包
(2)卖方尽职调查
(3)资产估值
(4) 制定转让方案
(5)方案审批
(6)发出要约邀请
(7)组织买方尽职调查
(8)确定受让方
(9)签订转让协议
(10)发布转让公告
(11)付款方式
案例分析:某银行打破常规,成功将债权转让
六、不良资产处置方法四:依法诉讼
1.提取诉讼
2.财产保全
3.申请支付令
4.申请强制执行
5.申请债务人破产
案例分析:某银行采取依法收贷打击老赖的嚣张气焰,效果显著
王老师 15369412025 贾老师1593361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