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路小学启动“校友文化行”家校社协同育人创新实践

楼市   教育   2023-12-30 20:48   湖北  
20231228日,武汉市硚口区崇仁路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校友文化行”系列文化活动正式启动。
本活动是由崇仁路小学校友团体发起,联合学校、家长进行的公益性质的系列文化活动,活动后续将会有更多社会公益力量加入。

今年是崇仁路小学建校70周年,也是该校开展素质教育改革实验30周年。
活动现场,校友团体向学校捐赠了百部名著,并将整理与修复后的近1800张崇仁路小学老照片移交学校。

校友文化行系列文化活动的发起人冯毅成介绍,“校友文化行”除包含当天活动外,还囊括了众多文化类公益活动,如家校社协同育人沙龙、校友回母校传帮带、老照片故事分享会、“校友重回母校再上一课”等。
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是“名家进校园”系列交流活动。届时将有来自文学、美学、历史学、心理学、建筑学等多个领域的名家走进校园交流。这些活动将在今后一年内择期陆续开展。

目前,“名家进校园”的名家方阵已经邀请到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武汉城市历史文化与城市建筑研究专家胡榴明,国家高级工程师郭向东,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潘迎春,中国知名室内建筑设计师刘威,中国知名服装设计师刘正心,樊登读书会认证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叙言等多个领域的十位名家。

按照计划,“名家进校园”系列文化活动将在未来一年时间内分多场次、多类别在学校开展,将在学生与名家之间搭建科学高效的成长交流平台。



1
作家校友传递文化自信
活动现场邀请到了一位特别的校友——中国知名作家、武汉城市历史文化与城市建筑研究专家胡榴明。
年前她曾是崇仁路小学汉江湾校区的一名语文老师。胡榴明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90年代开始自由写作,曾出版过夕阳无语——武汉老公馆》《三镇风情·武汉百年建筑经典》《烟火满——武汉城记》《武汉城市记》等书籍。
胡榴明说,她热爱文化事业,非常喜欢站上讲台与学生交流的感觉,每年她都会参加很多文化类的活动。
少年强则国强,一座城市的文化自信需要从娃娃开始建立。她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能够参与到“校友文化行”系列文化活动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同时也深感使命的重大。

活动现场,胡榴明向崇仁路小学捐赠了一本《武汉城市记》,这本书挖掘并记录了大量的武汉地方文化,饱含了她对武汉的热爱。
她希望将这份文化自信传递给广大少年,她非常期待“名家进校园”活动的启动,并表示,待未来天气回暖,学校交流条件成熟时会择机重返学校与学生交流。


2
30年校友诠释“自主创新”
本次“校友文化行”系列文化活动的发起人冯毅成是武汉知名媒体人、全国城市发展与研究专家。同时,他也是崇仁路小学素质教育改革实验30年的参与者与见证人。
冯毅成在活动现场不仅展示了30年前的入学照以及小学生涯的学生手册、毕业证书、试卷、画作等珍贵资料,并且对学校历史变迁如数家珍。
他说,1994年入学那年,他正好遇到崇仁路小学获评湖北省第一所“省示范”小学,赶上了崇仁路小学素质教育实验改革启幕。从这一年起,崇仁学子们开始享受到了改革红利。

他见证了学校在全国范围内率先使用投影仪、电视机等多媒体教学设备,老楼焕新,成立寄宿部等创举。
他说,崇仁路小学当年在艰苦的条件下形成了创业基因伙伴文化,这是崇仁路小学发展办学的宝贵财富。
经过师生多年的不懈努力,崇仁路小学从一所“深居老巷子里”籍籍无名的小学跻身为享誉全国的知名学校。

上世纪90年代的崇仁路小学操场
活动现场,冯毅成展示了两张相隔将近30年的照片,他说:“你们瞧,学校教室黑板上方的四个大字‘自主创新’三十年来连字体都没有变化过,这就是崇仁路小学的改变与不变。”

上世纪90年代与现在对比,不变的是“自主创新”
他评价说,在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自主创新”,可见当年学校发展的眼光相当超前。也正是在这种“自主创新”的内驱力下,才形成了崇仁路小学的“伙伴文化”。

“穿越了30年的精神与文化在今天仍然具有崇高的时代发展意义,我们整理、保护与修复老照片送给学校,就是希望在给学弟学妹们增加学校趣味故事的同时,也将自主创新、克难奋进的精神文化传承下去。”

“我们将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联合包括社会各领域名家在内的公益力量,走进校园与学生交流,有利于拓宽课本以外的知识与视野,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这也是我们对自主创新的探索实践。
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为崇仁路小学的校友与师生交流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平台”。



3
家校社将形成优势互补
崇仁路小学校长黄利刚认为,“校友文化行”系列文化活动是一次对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创新探索实践,具有广泛的积极意义。
这一形式有利于创新育人形式,拓宽学生视野,提高文化自信,丰富实践经验,增加办学成果,促成家校社形成优势互补。

据了解,70年来,崇仁路小学始终坚持“绿色生态 崇仁尚德”的办学理念,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师生主体性发展”,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首批示范学校、省五一劳动奖状单位等诸多荣誉,由一所“小巷深处人未识”的普通学校跻身全国名校之列。
学校厚植“伙伴文化”内涵,将借助“校友文化行”活动,持续打造师生健康成长、快乐生活的精神家园。


4
“名家进校园”或成全国示范
多年来教育基本面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30年前的崇仁路小学一个年级最多才4个班,现在一个年级已有911个班,全校学生人数接近3000人。无论是从教学上还是从管理上,乃至社会期望上都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近年来国家倡导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就是创新破局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有序引导社会参与学校治理。

当前,新时代下提倡“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而“家校社”中最难联络的,也是最具有广泛力量的就是“社会”,其重要组成力量就是校友。
然而小学与大学不同,单个小学的人口基数非常小,毕业生长大成人的过程漫长,想要在多年以后再产生强有力地联系较难,这些局限使得过去校友力量在小学层面很难成为常规重要力量发挥作用。

而只有自主创新才能破局。比如说,应该将崇仁路小学毕业的学生、走出的教职工等这些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方便团结起来的社会力量都视为“校友力量”。只有打开思路,家校社协同育人才会有更多优秀的实践案例落地。

“校友文化行”系列文化活动是在“家校社”协同下举办的系列文化活动,所体现出来的创新思路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广泛参考与借鉴价值。

本文作者:冯毅成
摄影:雯子
校对:玉明

编辑:小宇


主编笔记
致力于公信力、专业度的深度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