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剧《凡人歌》最近刚刚收官,该剧出品方阵容非常强大,分别是央视、爱奇艺、正午阳光。
央视和爱奇艺自不必说,正午阳光的作品一直是业界良心。随便罗列几部:《闯关东》《父母爱情》《知否》《山海情》《琅琊榜》《大江大河》《北平无战事》《乔家的儿女》《县委大院》《欢乐颂》《都挺好》......可以说部部经典。
正午阳光的剧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重视细节、高度生活化,《凡人歌》自然也不例外。
我抽空把全部37集看完,顺便还搂了几眼原著小说《我不是废柴》。
总的感觉:电视剧比原著小说要好。原著里李晓悦最后跟沈磊在一起了,这一点让我心里很膈应。很难想象,真要是这样的话李晓悦该如何面对“姐夫”那伟——是地球上的男的都死绝了吗?找完老公的弟弟找老婆的弟弟?真的不尴尬吗?
李晓悦是爱自由、有点任性又有点懒,但不是不要脸,原著作者一句价值观相近就把李沈两个人绑在一起了,真是格局太小。你价值观再雷同,也得活着啊,就李晓悦和沈磊这两个不求上进的家伙,如果真在一起了,结局只有一个:离开北京,回老家考编。
北京不是他们这类人应该呆的地方,是那些老北京土著以及全中国最优秀、最能卷的人进行竞争的地方,比如那隽这种卷王。
还好,电视剧把这个剧情给改编了。沈磊去广西乡村支教,那里的一个女老师相中了他,这个桥段设计就合理多了。既然不想太累、太拼,那就应该去一个生活压力和节奏适合自己的地方,为社会作出了贡献还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至于赚钱,反正沈磊又不在乎。
但是《凡人歌》依然有缺点,比如说结局太完美了。
那伟和沈琳卤货生意做得越来越大,恢复了从前的家庭条件,大结局时两个人商量着下月起城里的房子不再往外租,暗示着全家要从燕郊搬回市区,很明显是挣了不少钱。
那隽通过相亲找到了一个懂他、理解他、比李晓悦个子更高的美女,两人相亲时女方就称赞那隽靠谱,而李晓悦却从来没这么夸过他,她只会说他眼里只有挣钱。
李晓悦做了蛋糕师,依然随心所欲的活着。
谢美兰自从跟沈磊离婚就提早退场了,两人从民政局出来时她接的那通电话,离开时开的保时捷,都暗示着她跟公司副总、大款路杰在一起了。
三对主角结局都如此完美,这类理想化的情形显然只能在电视剧里出现,而现实生活中的凡人大多是一地鸡毛、一辈子疲于奔命的。
至于理想?去tmd的!活下去再说。
当然,有些年轻人就是喜欢看完美的结局,以达到“爽”的目的,找到情感的寄托。
比如同样热播的另外一部剧——孙千主演的《迎风的青春》,不少粉丝就嚷嚷着烂尾、弃剧......理由是翟子路饰演的李肆最终因病离世了,他们都觉得太伤了,无法接受,有些粉丝甚至叫嚣着要打死导演。
年轻人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有很多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最大的缺点则是被生活捶的不够,总是心存幻想,以为自己将来一定可以逆袭翻盘,成为人生赢家。
所以,我一直以为,当一个人开始意识到自己这辈子无论如何努力都只能是个普通人时,才证明他开始成熟了。
《凡人歌》中的李晓悦就是不成熟的典型。她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守着那隽这样的极品优秀男人不要,非要追逐什么自由、潇洒......理由是父母车祸离世后,突然意识到人应该及时行乐,显然是用小概率事件来为自己的生存方式提供理论支撑。
她在剧中也跟那隽说过,大概意思就是平时吃喝玩乐花不了多少钱,生活中的美好太多太多了,不该只想着赚钱。
李晓悦的问题在于,她这一套理论只适用于单身生活,以及她没有父母需要赡养这个特殊现实。一旦她结了婚、生了娃,过日子处处都需要钱时——就如同沈琳那伟夫妇、如同谢美兰和沈磊夫妇那样,她就明白自己有多幼稚、多不负责任了。
就像那隽说的一样:我之所以这样努力,是为了让我的亲人、我爱的人不用这样辛苦。
因为那隽明白,他今天不努力,他的下一代他日就得加倍努力。
北大本科、清华硕士、情智双高、颜值在线、爱的深沉、担当负责、凡事靠谱、人间清醒......很难想象这样的优质伴侣那隽居然被李晓悦主动放弃了。
所以像李晓悦这样的人,在现实中最可能的结局有三个:
一个是沈磊式的,离开北京、离开高消费,去小地方生活;
一个是谢美兰式的,找一个大款,不用自己奋斗;
第三种就是不结婚、不生子,我行我素过舒服日子。
大结局时,那隽带着新女友在十字路口等红灯时,无意中看到了同样在等红灯的李晓悦,两人对视了几秒钟。
之后像陌生人一样擦肩而过,谁也没有跟谁打招呼。镜头给到李晓悦,她一边走一边在笑,是那种很无所谓的笑。
我实在不明白她在笑什么,假如这个角色不是国民初恋章若楠扮演的,我真的想当面臭骂她一顿:傻丫头,你知不知道你弄丢了世界上最好的男人?!
相爱四年,分分合合,竟无一点留恋。
全剧,就只有李晓悦没有意识到:生活很辛苦,你我皆凡人。
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