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毛选》中30句振聋发聩的话(上)
文摘
2024-07-02 13:10
内蒙古
大家信奉《毛选》,是因为它集中体现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创业者——毛主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虽然不认为这是什么屠龙之术,但它确实对现实生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即便《毛选》的核心内容是“斗争”二字,但恐怕只有没被社会摧残过的人才会认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不需要“斗争”吧!今天,我们就来汇总整理一下《毛选》中那些惊世骇俗的神句:1.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解读:这句话非常有名,主要针对的是当时党内(比如陈独秀)党外(比如蒋介石)很多人质疑农民运动“过分”的问题作出的精辟回复。简单来说,主席的意思是:你们压迫了农民几千年,农民反抗一下你们就觉得受不了了?就成了土匪了?主席认为:农民想推翻压迫他们的地主阶级,就必须采取爆烈的行动。结合当代社会及个人生活实际来说,任何“革命”性变化,都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无论是自我革命还是生产力革命。
2.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解读:《毛选》第一句话,让人猛醒的一句话。在主席之前的革命者,从来都不注意发动农民,都忽略了农民的作用。比如国父孙中山,比如党内的陈独秀和张国焘。主席用这篇文章深刻的分析了各个阶层的现状,得出的结论有理有据、开天辟地。结合当代社会及个人生活实际来说,在一个环境里,但凡涉及到人际斗争或者政治斗争,都要弄明白哪些人是自己的朋友,哪些是敌人,要团结朋友、争取中间派、孤立顽固派。绝不能四面出击,把自己弄成孤家寡人。3.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解读:这段话出自《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这是1930年主席回复林彪的一封信,当时以林彪为代表的党内一些人对革命局势非常悲观,主席这封信就是全面系统、有理有据的论证了“革命高潮即将到来”的观点。1948年,林彪请求在这篇文章公开发表时不要提到他的名字,得到了毛主席的准许。因此这篇文章被纳入《毛选》第一卷时删除了跟林彪相关的内容。看来林帅还是很要面子的嘛。结合当今社会及个人生活实际来说,当对某些事感到悲观、不确定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入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获得详尽的素材,再通过分析、判断得出科学的结论,而不是靠主观上的盲目猜测妄下断论。
4.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解读:这句话出自《反对本本主义》,此文是主席1935年为批评中央工农红军内部存在的教条主义现象而写,针对的对象是那些自诩读过几本马克思主义著作就对军事行动瞎指挥的人。文章原名《调查工作》,后来在革命战争年代遗失,解放后重新找到,主席改名为《反对本本主义》。本本就是书本,本本主义就是一切唯书本至上的教条主义。毛主席非常喜欢读书,但绝不唯书本至上。他认为必须将书本所学与客观实际结合起来,用实践验证书本说的是不是对的。可惜,就在这篇文章发表后不久,党内最高领导权就被王明夺得,他恰恰就是本本主义最大的代表,给革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结合当今社会及个人生活实际来说,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践,绝不能坐而论道、学用脱节,做一个书呆子。不但要调研,而且要真调研、会调研。5.大家明白,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解读:那个在红军长征初期总是与博古并称的德国军事顾问李德,到了延安后仍不消停,对党中央的不少军事战略总要提出异议,但当时信任他的已经没几个,大多数都只相信毛主席。不过,李德的事倒是提醒了毛主席,有必要系统地总结一下十年内战时期在军事斗争上的经验教训。为了写好这篇文章,主席阅读了大量的军事理论著作,比如:德国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日本人写的关于外线作战的书籍,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等等。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一定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当然,把握规律也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技术,具体应该怎么把握?这句话就是答案。结合当今社会及个人生活实际来说,做任何事都要首先搞清楚事物的规律,否则就很容易会犯一些错误甚至是毁灭性的错误。6.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解读:这篇文章是1934年1月举行的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的结论中的一部分。当时中央苏区的经济建设,是在极端困难的战争环境中进行的,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主席在会议上给出的这个结论,本质上群众路线的体现。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结合当今社会及个人生活实际来说,当前很多领导干部内心深处并不重视群众工作,也缺乏同群众打交道的能力,不会说群众语言,想问题、做事情首先考虑的是上级领导的感受,而不是人民群众的感受。这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错误。7.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解读:《毛选》中最重要、最有名的篇章是两论,即《矛盾论》和《实践论》,此两篇文章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这句话就出自《实践论》。本质上,这句话是在解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结合当今社会及个人生活实际来说,想深入认识事物,必然要经过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阶段,这是谁也规避不了的。工作中如果对一件事了解的一知半解,或者只限于感性认识的阶段,就自以为很熟悉、很了解了,通常会影响工作的正常推进。8.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解读:这句话出自1935年12月27日主席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的报告《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为什么长征是宣言书呢?因为它用结果向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是完全没用的,宣告了他们围追堵截的破产;为什么是宣传队呢?因为红军经过了11个省,这些省有2亿人口,红军所到之处都很重视宣传工作,告诉群众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为什么是播种机呢?因为长征过程中共产党在11个省内播种了很多思想的种子,他们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早晚是会有收获的。
结合当今社会及个人生活实际来说,二万五千里长征象征着巨大的困难和痛苦,但只要扛过去,就会有很多收获和成长。并且要辩证的看待困难,困难往往也是机会。9.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解读:毛主席在1937年7月和8月先后发表两篇文章,分别是《实践论》和《矛盾论》。实际上这两篇文章是主席应红军大学(后来的抗日军政大学)的请求,向学员们讲授唯物论和辩证法时的授课大纲。后来由总政治部整理他讲课时的记录才形成了这两篇熠熠生辉的文章。这句话就出自《矛盾论》的第一部分“两种宇宙观”。具体意思就是说:外部因素会引发变化,但它只是触发了这种变化,变化的根本原因还是来自事物内部。结合当今社会及个人生活实际来说,就是要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因为这是发展的源动力。比如脱贫攻坚,不能总靠国家发钱救济,必须从根子上——就业上解决问题才行。10.这四种权力——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解读: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主席列出了14件大事,其中,推翻祠堂组长的族权和城隍土地菩萨的神权以至丈夫的男权是其中的第7件大事。本质上是对公平正义、人人平等理念的追求。这一句到没什么特别大的现实意义,因为如今真正束缚中国人民的,你没能力推翻,你有能力推翻的已经不复存在了。
星影沉沙
党史故事、时事评论、影视剧评、生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