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说过:“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习近平总书记也说过:“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
毛主席出生于1893年,习近平总书记出生于1953年,两人年龄差了60岁。60年一甲子,这二位都属蛇,都有很高的个头,都喜欢夜里读书。
1952年,工作人员为毛主席购置到一套清乾隆武英殿版的《二十四史》,这成为他最爱读的书之一。这部《二十四史》共有3200多卷,4000多万字,800多册,毛主席几乎全部通读过,有些章节还反复多次读过。
1930年,毛主席针对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现象写过一篇文章,叫《反对本本主义》。何为本本主义,说白了,本本就是书本的意思,本本主义就是说某些人读了点马列的书,就自以为高明无比,对革命一顿瞎指挥。实际上严重脱离国情、脱离实际。
可见,毛主席喜爱“本本”,但坚决反对“本本主义”,他的读书方法是怀着调查研究之心来阅读,让实践与书本上读到的东西相互印证,符合实际的就吸收,不符合实际的就坚决抛弃,也就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也就是要本本,不要本本主义。
毛主席崇尚广泛阅读,更推崇读经典。前面说了,皇皇巨著《资治通鉴》他读了17遍,《红楼梦》至少也应该上双,而仅在延安时期,他就把《共产党宣言》读了不下100遍。
反复重读经典,每次阅读心境不同、需求不同、认知不同,也就必然会有不一样的理解,这样循环往复,经典的价值也有得到了最大的挖掘。
党内爱读书的人有不少,比如刘少奇、陈云、李达......但像毛主席这样读的如此广、如此深又能活学活用的别无他人。
1958年3月,刘少奇在成都中央会议上发言时曾感慨道:对主席的思想、观点、方法,认真地切实地学习,是可以学到的;但有些是遥不可及的,例如看那么多书,记忆力那么强,有那么丰富的理论和经验,特别是那么丰富的历史知识,这些在我们党内是没有一个人能及的。
当然,少奇同志这是自谦的说法, 他也是党内极爱读书又绝顶聪明的又一代表。毛主席就曾经坦言:3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刘少奇赶忙回应:一天不用功,赶不上毛泽东。这是党内的一段趣事,从中可以看出少奇同志平日用功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