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是文化之母,水是生命之源。
大自然江河湖泊,是高级动物的生命线,也是人类文明的起点。苏美尔文明诞生在两河流域;古埃及文明诞生在尼罗河三角洲;古印度文明诞生在印度河恒河两岸;黄河、长江则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进入农耕文明时代,当自然河流不敷使用时,人们便开始掘土挖沟,对自然河流进行改造,引水灌溉,防旱排涝。随着城市的出现,人口密度增大,公共用水问题凸显,水网便成为必不可少的支撑。北京人常说“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指的就是三千多年前,古蓟城主要依赖永定河及疏导永定河水形成的莲花池。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活动范围扩大,物资流通需求增强,水上运输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对于大规模远途运输,水运不仅平稳、安全、舒适,而且效率是陆路的十倍百倍。所以历代君王为实现自己的最高目标或最大利益,如征伐、漕运等,常常利用举国体制,围绕京城大规模开凿运河。从某种意义上说,运河史几乎伴随整个人类农耕文明发展史。
中华大地农耕文明出现早、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所以运河文化丰富多彩。有据可考的运河数以千计。中华文明序幕便开启于大禹治水。《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根据山川地理将华夏分为九州,因势利导疏浚九河对许多自然河道做了改造,对中华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
商末周初,周文王姬昌的两位伯父泰伯和仲雍在无锡建立吴国,并挖掘泰伯渎,开南方修筑运河之先河。姬昌四子周公旦在辅成王时期,在伊洛盆地修建成周城,于城西开渠,引洛水北上,绕城而东,纳谷瀍二水,至偃师复注洛水,使成周城居于运河环抱之中,揭开北方修筑运河的序幕。
示意图
不同历史时期,运河有不同称谓。我国古代对天然河道多称“水”。隋唐之前,“河”一般专指黄河,“江”特指长江。对人工水道,中原多称“沟”“渠”,江南称“溪”“浦”“渎”,给皇家运送物资的水道则称“漕”。
“运河”一词始现于宋代。成书于宋仁宗嘉佑五年(1060年)的《新唐书》载:“开成二年夏,旱,扬州运河竭。”开成是唐文宗的年号,共使用5年(公元836—840年);扬州运河即邗沟。
示意图
京津冀地区由于设立都城时间较晚,且冬季寒冷,所以开发运河总体上落后于南方。较早的记载是东汉末年,官渡之战袁绍败北,逃回老巢邺城(今邯郸市临漳县邺镇),抑郁而终,三子袁尚继位。曹操为北伐邺城,乃于公元 204 年修筑了白沟运河。
示意图
白沟原是黄河故道。古时黄河经此北流注入渤海。东汉时黄河改道,使白沟水量锐减。而发源于太行山东麓的淇水水量充沛且距白沟较近。于是曹操重整白沟引入淇水,并与洹水(今安阳河)连通,形成了河南浚县一河北馆陶的新水道,长150余公里,使大军走水路逼近邺城。
示意图
袁尚北逃,曹操穷追不舍,于公元 206年继续向北开凿两段运河:一是连通滹沱河一弧水的平虏渠,即今河北青县至天津独流镇的南运河,长50余公里;二是南起海河北至蓟运河的泉州渠,约100公里。两渠通航使黄河与海河两大水系再次连通。
示意图
公元213年,功成名就的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公,建魏都于邺城,于是围绕邺城大兴土木。为满足庞大的都市用水及漕运之需,曹操又开凿了自河北曲周经大名至馆陶的利漕渠,西引漳水东入白沟,长约50公里。至此,自邺城可沟通四方,上抵幽燕下至江淮。
此后400年,历经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朝,邺城始终作为国都和北方第一大城而存在,繁华时不亚于长安和洛阳。公元580年,北周都城在西安,邺城为相州治所。当时相州总管尉迟迥见大丞相杨坚有篡位之意,遂发动政变,但被迅速平定。随着邺城被杨坚焚毁,冀州大地的运河逐渐荒废。
此后,隋唐大运河、萧太后河以及金朝挖掘的一系列水道,虽然都对京津冀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但是毫无疑问,京杭大运河的修筑,给京津冀地区带来的影响是空前巨大的。
忽必烈放弃存在 2000余年的幽州故城,建大都城,本质上就是放弃对永定河的依赖,重建新的城市水网。同时,把京城水网建设与大运河统筹考虑,在金代旧水道的基础上重开通惠河,使货船可以从杭州出发,畅行1800公里,直达皇城门口,大大提高了元帝国的运输能力。
示意图
由于元明清三朝皆建都北京,所以除了漕运之外,运河还承担着京城建设的浩大需求。700多年间,天下奇石异木多由水上漂来。康熙六次南巡、乾隆六下江南,均以水路为主,更不用说频繁的军事行动。正是京杭大运河的出现,使南北方差异巨大的文化逐渐走向融合。
今天,从交通运输角度看,各类工具十分发达,运河似乎显得不再那么重要。但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运河的精神价值依然存在。其流动性、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的品质及进取精神,启示我们应该以怎样的素质品格、信念和思想去拥抱未来。
作 者 简 介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科学的历程”,文章作者李建臣。
推荐阅读
内容简介
京津冀地区自古以来就与大运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北京因运河而繁荣,天津依运河而兴盛,河北因运河而生机勃勃,大运河是京津冀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最为频繁、最为活跃、最为持久的地带,也是京津冀地区涉及面最广、凝聚力最强、认可度最高的文化符号。本书以大运河为纽带,分别从京津冀地区的运河历史演变、运河与城乡发展、运河与城市文化、运河与民生、运河与非遗等几个个方面展现了“运河上的京津冀”,让读者充分领略大运河促成京津冀地区从“地缘相近”到“人缘相亲”的伟大力量。
作者简介
李建臣:清华大学双学位毕业,武汉大学博士毕业,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荣誉理事。主编了《科学的丰碑——20世纪重大科技成就纵览》《共和国的脊梁——两弹一星功勋谱》《图书编辑学》等著作,翻译了《啊哈!灵机一动》《啊哈!原来如此》等图书,发表了《故乡的河》《依稀荷塘》《漫步康桥》《鹅湖遗响》等散文。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校以及首都科学讲堂等场所做过文化讲座。
目 录
第一篇 运河上的北京
第一章 北京运河往事
第二章 水上漂来的北京城
第三章 运河上的古村落
第四章 荟萃天下的京华物产
第二篇 运河上的天津
第五章 天津运河往事
第六章 妈祖信仰与天津皇会
第七章 天津人和天津活…
第八章 雅俗共赏的天津非遗
第三篇 运河上的河北
第九章 河北运河往事
第十章 “镖不喊沧”的武术之乡
第十一章 利泽华北的长芦盐
第十二章 各具特色的河北风物
相关链接
与共和国同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思想史纲——经济思想发展与转型(1949—2019)》实现海外传播的价值与意义
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 | 在文字中了解运河,在文字中解读运河
北京与运河| “缘起运河”文化论坛暨《运河上的京津冀》新书分享会:文化学者李建臣讲述运河故事
大运河传统村落文化| “缘起运河”文化论坛暨《运河上的京津冀》新书分享会:陈喜波讲述大运河传统村落故事
【高端智库】《北京大运河文化保护与传承利用专项研究报告(2022)》出版!
弘扬学术精神
传播财经科学
彰显人文情怀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这里“阅读原文”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