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七月七日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民间有很多风俗,但最根本的则是与牛郎织女相关的爱情故事,因此也被看作是中国的情人节。其实中国古代真正的情人节,应该是在每年的春天,正月十五元宵节之际,或者是三月三日踏青之时,都是男女约会的著名日子。但因为七夕有了具体指向,加上古往今来的文化积淀,用来比照西方的情人节,似乎更加显得富有历史文化内涵。
历史上关于牵牛织女的记载,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大东》里: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但那时织女和牵牛都还只是作为星座的想象,到了汉代后渐渐的拟人化,织女演绎成天上的女子。《史记•天官书》里就有记载:“织女,天女孙也。”说她是天帝的孙女。不过那时候织女似乎还没有谈恋爱,到了东汉时期织女开始谈情说爱,而恋爱的对象便是《诗经》里出现过的牵牛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汉末魏晋之际,关于织女牵牛的传说尤其受到文人的观照,《古诗十九首》中的名篇: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首诗写得好极了,清浅自然不著雕饰,但人物情态生动可见。而且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那时候就确定了其带有悲剧性的基调。蔡文姬的父亲蔡邕作《青衣赋》:悲彼牛女,隔于河维。曹丕的《燕歌行》中说: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文选》曹植《洛神赋》注中说: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一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其后几乎所有关于牵牛织女的传说,都是按照这个故事范式演绎开来的。
清早突生疑问,为什么汉末魏晋之际,关于牵牛织女的传说,要演变成一则美丽感伤的爱情故事?想来跟那时候的社会背景大有关系。汉末动荡不安的时代,人的生活乃至于生命,总是处在一种难以把握的飘忽不定之中。游子思妇的孤独无依和深沉的忧思,更激发了人的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对人生归宿的追求,反映在男女之情中就是对自由爱情的渴望,而现实的限制又不免使其带有某种悲剧性色彩。唐宋以后写七夕的诗词很多,往年常因秦观《鹊桥仙》而作此调,今年不妨换一种方式,模仿一下“古诗十九首”。
《拟古诗迢迢牵牛星》
迢迢隔河汉,皎皎天孙女。
纤纤如束素,颖颖慧机杼。
秋波映明月,浅泪含花雨。
金风逢玉露,人间更几许。
盈盈遥相望,脉脉共谁语。
“十九首”中的原篇,堪称极富表现力的艺术佳作。其中叠字运用精彩生动,令人不忍舍弃。于是我在拟作中也保留了迢迢、皎皎、纤纤、盈盈、脉脉。很喜欢十九首中的叠字,既有口语化的生动感,又有可视性的逼真性。特别是这首以织女为主的诗,其中盈盈、皎皎等词在《青青河畔草》中也有出现: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拟古写好,意犹未足,便再词次韵李清照《行香子》: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纔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一霎儿晴,一霎儿雨,一霎儿风。
推荐阅读
人的天性中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渴望。大凡寄情山水,并喜欢以诗词表达情怀的人,往往不失赤子之心。
书以 “栖溪”名之,栖溪之溪,自然是指西溪。杭州的西城西溪,基本上勾画出了作者卫军英教授多年来的生活半径,也是心灵寄寓所在。每篇诗词前后,或有小序,或为附记,皆略叙其事,可目之为诗词之补充,因命之以 “词叙”。向所叙者,虽一己之微行,似不足以为道;然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平淡之间,正可见人生之真也。如是这般,亦不失为效古成新,用诗词来叙写人生的一种尝试。本集是自 《栖溪风月》之后,作者所编定的第三本诗词集。集中所收之什共计340篇,其中有长短句265首,诗75首以近体律绝为主兼有古体,皆作于2017年至2020年间。
卫军英,文学博士、传播学教授。浙江大学文化产业学博士生导师,浙江省传播学会荣誉理事长。出版《营销的律动》《品牌营销》《关系创造价值》《现代广告策划》《整合营销传播:观念与方法》等品牌营销类著作25余种,另有诗词集《栖溪风月》《栖溪词叙》《魏晋风度诗与思》等文化类著作行世。
相关链接
【新书推荐】人生恬淡常清景,莫负光阴勤作词 ——读卫军英《栖溪风月》
弘扬学术精神
传播财经科学
彰显人文情怀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这里“阅读原文”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