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家训名言,它们或立意高远,催人奋进;或饱含哲理,引人深思;或文辞优美,陶冶情操;或浅显易懂,朗朗上口。它们以其思想性、 哲理性、文学性和通俗性而成为家训中的经典,千百年来代代流传。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述而》,是孔子讲给弟子的话。孔子一生学而不辍,他讲了很多关于学习的经典语录,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等等。
孔子有一个得意弟子叫子贡,十分尊崇老师的学识。有一次,鲁国有个大夫在别人面前贬低孔子,说子贡的学问比孔子高。子贡说:“如果拿围墙来比喻学问,我家的围墙只有齐肩高,老师家的围墙却有万仞高,如果找不到门进去,你就看不见里面的富丽堂皇。能够找到门进去的人并不多。该大夫就是找不到门才那么讲,不也 是很自然吗?”后来人们就用“万仞宫墙”这个成语来形容孔子学问渊博高深。古代曲阜城的正南门,因正对孔庙,也被称作“仰圣门”,门上题有“万仞宫墙”的匾额,为清朝乾隆皇帝御笔。
子贡在卫国当丞相时,公孙朝问他:孔子的学问是从何处学来的呀?子贡回答说:周文王和武王的教化成就,并没有完全失传,而是散布于民间。有才德的人能认识到其中的重要部分,普通人只能看到很少的部分,世间到处都可以看到文王和武王的教化成就。因此我的老师在哪里都能学习,又何必需要有固定的老师呢?从子贡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随时随地都在学习,就像他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所以他才有了那么渊博高深的学问。
与孔子同时代有个人叫孔圉(yù),是卫国的大夫。他不但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非常谦虚,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虚心向知道的人请教,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都不如他,也不感到羞耻。孔圉死后被赐予“文公”称号,子贡对此很不服气,孔子却说:“孔圉本就聪明,又勤奋好学,不耻下问,这是他最难得的地方,配得上‘文公’这个称号。”成语“不耻下问”就出自此处,现在常被用来形容谦虚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经常被后人用作教育子孙的家训或座右铭,并因此留下许多佳话。
● 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竟成”语出《后汉书·耿弇(yǎn)传》,作者是南朝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范晔。
范晔在《后汉书·耿弇传》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东汉时,耿弇是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一员名将,他曾建议攻打地方豪强张步,平定山东一带。当时耿弇的军队才有四万人,而张步拥有二十万大军,兵多将广,非常难对付。光武帝一开始没有同意,后来在耿弇的坚持下勉强答应了。耿弇在与张步军队的战斗中右腿中箭,他便抽出佩剑把箭砍断继续战斗,终于打败了张步。光武帝为此赞叹道:“有志气的人,事情终归是能成功的。”
后来,人们就常用“有志者,事竟成”来勉励自己或者后辈子孙,不管有多大的困难,只要能够坚定信心、百折不挠,就一定能够成功。
清末吴恭亨在他所著《对联话》中记载了一副广为流传的对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据记载,这副对联为明末抗清义军首领金声所作。金声(1589—1645 年),字正希,号赤壁,徽州休宁人。他十一岁时投师受教,崇祯元年中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后辞官回乡,专心著书讲学。清军入关后,金声同弟子率众在徽州起兵抗清时写下此联与众人共勉。联中讲到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春秋时期,在江浙一带有两个毗邻的国家——吴国和越国,两国间经常交战。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败,伤重而死,他的儿子夫差继承王位,日夜加紧练兵备战,两年后,夫差又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走投无路之际,谋臣文种对他说:“吴国大臣伯嚭贪财好色,可以派人去贿赂他。”勾践听从了建议,就派他带着珍宝贿赂伯嚭,伯嚭答应和文种去见吴王。
文种见了吴王,献上珍宝,说:“越王愿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请您能饶恕他。”伯嚭也在一旁帮文种说话。夫差认为越国已经不足为患,就答应了越国的投降,把军队撤回了吴国。吴国撤兵后,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放牛牧羊,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
三年后,勾践终于回到了越国,立志发愤图强,报仇雪恨。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并让门外的士兵提醒他:“忘了三年的耻辱了吗?”
然而那时的吴国还十分强大,勾践又听从文种的建议,命范蠡在越国找了八个美女送给吴王,其中就有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此后,吴王夫差整天沉湎在酒色歌舞中,不理国政,吴国就此逐渐衰落下去,而越国在勾践的治理下日益强盛。公元前 473年,勾践带兵攻打吴国,吴军大败,吴王夫差求和不成,拔剑 自杀,吴国就此灭亡。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汉代《乐府诗集·长歌行》, 是我国古代民间智慧的结晶。北宋时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写了一篇散文《伤仲永》。文中,王安石讲述了一个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小时候因父亲不让他学习而把他当作赚钱工具,最终沦落为一个普通人的故事, 并以此告诫人们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努力学习。多少年来,“方仲永”的故事一直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道,被后人用作训子读书的经典。
王安石一生致力于革除旧弊,富国强民,因而很少能看到关于他教育子孙方面的记载,但他的兄弟和子孙都勤奋读书,十分出色。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王安国学识渊博,长子王雱更是与他同朝为官,一生著作颇丰,叔侄三人被称为“临川三王”,在当地传为佳话。因此有理由推测,《伤仲永》就是王安石写给其子孙们的家训文。古人除了告诫子孙“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外,也常常激励子孙大器晚成,后来居上。
崔琰是东汉末年名士,清河(今河北衡水)人。他小时候不爱读书,而是喜欢舞刀弄棒,剑法也很好,但学问上一窍不通。崔琰特别喜欢交朋友,在乡里也小有名气,他二十三岁的时候,有一次专程去拜访一个邻乡的名士,结果对方闭门不见,只让管家告诉他说:“主人正在潜心读书,无暇闲谈。”崔琰知道人家是嫌他没学问, 感到无比羞愧,自此开始发愤读书,二十九岁时投到名儒郑玄门下,学问日益精进。
崔琰后来当了曹操的谋士,很受器重。曹操诸子中,曹植文采最为出众,曹操有心立其为太子,于是征求崔琰意见,崔琰说:“自古以来立长不立幼,并且五官中郎将曹丕仁孝聪明,应当承继大统。崔琰将用死来坚守这个原则!”其实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尽管是亲属,崔琰也不偏袒。曹操对此十分佩服并重用他。
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虽然很有才能,但毕竟年轻,很长时间都一事无成,亲友们对此议论纷纷,可是崔琰却依然很器重他,他以自己的经历对人说:“有才能的人需要历练,崔林将来一定会有所成就的。”后来崔林果然不负所望,成语“大器晚成”即出于此。
据史料记载,崔琰体态雄伟,相貌俊美。曹操称魏王后,匈奴派使者来拜贺。曹操让崔琰代替自己接见使者,自己则扮作侍卫模样,手握钢刀,挺立在坐榻旁边。拜见完后,曹操让人去问匈奴使者印象如何。使者回答道:“魏王俊美,丰采高雅。不过,坐榻旁边握刀的那个人气度威严,不是一般人可比的,那才是真英雄也!”
●行百里者半九十
“行百里者半九十”最早见于刘向《战国策·秦策五》,原文是:“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
据说在当时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末期,秦王嬴政在吕不韦、李斯等人的辅佐下,对内继续推行商鞅变法以来的各项政策, 国力日益强盛,对外则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逐步向东扩张,蚕食六国地盘,几年下来,六国有的被灭,没有灭亡的实力也大大削弱, 眼看统一中国的霸业指日可待,一直紧绷着神经的秦王嬴政反而放 松了下来,把政事交给大臣去处理,自己整日寻欢作乐,躲在宫中 享受起来。
这一天,正在饮酒玩乐的秦王嬴政接到侍卫通报,有一个年近九十岁的长者,从百里之外赶到京城,一定要面见秦王。赢政觉得蹊跷,便亲自接见了老人。
老人进宫后,赢政便问:“你这么大的年龄,走了那么远的路, 一定很辛苦吧!”老人回答说:“是啊!我用了十天,走了九十里的路程;又用了十天,才走完了最后的十里路程,好不容易才走到了京城。”
秦王赢政听后笑道:“老人家你说错了吧?前十天就走了九十里,后来的十里路怎么就也走了十天呢?”老人回答说:“是啊,前十天我一心赶路,所以精力充沛,但走了九十里以后,觉得快到京城了,就放松下来,那剩下的十里路似乎越走越长,就这样走走停停,一直走了十天才到达京城。这样说来,前面的九十里只能算是路程的一半。”
嬴政听了默然无语。老人接着说道:“我就是想禀告大王,如今秦国统一天下的大业眼看就要完成了,但就像一百里路只走了九十里一样,仅仅才过去了一半,剩下的事情同样需要花更大的精力才能完成。如果现在放松下来,就会半途而废,前功尽弃!” 嬴政听后很受震动,从此不再松懈,最终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
“行百里者半九十”后来常常被人用来劝诫子孙刻苦读书,不要半途而废。
明代有个大文学家叫杨慎,他晚年写了一首很著名的词《临江仙》,后作为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而广为流传: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是四川新都人,他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进士出身,到他父亲杨廷和就更厉害了,不但考中进士,还官至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了。杨氏家族也被称为“一门七进士,宰相状元家”。
杨慎自幼聪慧过人,喜欢读书,他七岁时就能背诵很多诗词,被人称作“神童”, 十一岁时能写诗作文,当时的大文豪李东阳看了后也称赞他“韵味不减唐宋词人”。在众人的一片赞誉声中,少年杨慎开始飘飘然了, 整天和一帮人东游西逛,还美其名说是“游学”,实际上光游不学。杨慎十六岁时第一次参加乡试,结果名落孙山,这时他的父亲写信告诫他说:学问就像一座大山,你现在才不过走到了山脚下而已,怎么就能满足不前呢?古人都知道“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何况你才刚刚起步而已。自此杨慎幡然醒悟,发愤读书,二十四岁时一举考中状元。明朝时候,大官的儿子如果考中进士,言官们就会怀疑其中有舞弊行为而弹劾,但杨慎考中状元却无人弹劾他的父亲杨廷和,不是因为他父亲贵为大学士,而是杨慎学问太渊博了,大家都一致认为状元就应该是他。杨慎当官不长时间,后来因“大礼仪”事件遭当时嘉靖皇帝的忌恨,被流放云南三十多年。在放逐期间,他仍然关心民间疾苦,不忘国事。当时昆明一带豪绅以修治洱海为名,勾结地方官吏强占民田,敛财肥己,坑害百姓,杨慎写了《海门行》《后海门行》等诗痛加抨击,并写信给云南巡抚,制止了这种劳民伤财的所谓水利工程。杨慎临终前曾写下“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的自评, 不仅为杨氏族人视作家训,也被后世许多仁人志士奉为行为准则。
●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是张良劝谏汉高祖刘邦时说的话,记载于司马迁所著《史记·留侯世家》中。
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秦朝末年,刘邦率十万义军攻破峣关,在蓝田大败秦朝在关中的守军,率先攻入咸阳,秦王子婴出城献国玺投降,秦朝正式灭亡。刘邦进入秦朝的咸阳宫后,被宫中的美色和奇珍异宝吸引,打算住下来,跟随他的部将樊哙连连劝他出城到军营里住,但刘邦就是听不进去。张良就进宫对刘邦说:“秦二世荒淫无道,天下人都起来造反,所以沛公你才能攻入咸阳, 你为天下人推翻暴秦,凭借的是清白俭朴的声望,现在你刚进入秦宫,就要贪图享乐,这就是‘助纣为虐’。况且‘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你应该听从樊哙的劝告,尽快出城到军营里。” 刘邦听了以后,虽然有些恋恋不舍,但他知道张良说得有道理,就离开秦宫,回到军营里去住了。
此后,刘邦为了取得民心,又把关中各县有影响力的长者召集到一起,宣布: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除此之外,秦朝的苛法全部废除,史称“约法三章”。通过这些措施,刘邦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支持,最终打败了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
刘邦曾评价自己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管理国家,安抚百姓,筹集粮饷,我不如萧何;率领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刘邦之所以能取得天下,在于他善于用人,并能听取别人的批评和意见。因此,后世人们常把“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作为训己和劝人的警言。
唐朝时,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开明的皇帝。大臣魏征以直言敢谏闻名,据《贞观政要》记载,魏征向李世民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给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 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其次数之多、言辞之激切、态度之坚定,是其他大臣难以相比的。魏征死后,李世民痛心地说:“以 铜(古代以铜铸镜)为镜,可以端正衣服和帽子;以历史为镜,可以知道朝代兴亡更替的道理;以人为镜, 可以明辨自己的成就和过失。现在魏征逝去,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呀!”
古往今来,很多成就大事业的人都善于听取批评意见,因为他们知道这样能让自己更优秀。
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他手下有一个叫高缭的官员,三年来一直小心谨慎、勤勤恳恳地做事,从不提出不同的意见,但晏子却罢免了他。有人为此鸣不平,晏子说:“我是个有很多缺点的人,全靠大家指出来让我改正,但高缭跟随我都三年了,从没纠正过我一次错误,所以才罢免了他。” 三国时东吴名将吕蒙原来是个有勇无谋的人,有一次,孙权对他说:“你现在担任重要职务了,不可以不读书!”吕蒙推托军中事务繁多。孙权说:“我只是让你多读书了解历史罢了。你难道还能比我忙?我都经常读书,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读书,后来鲁肃和他一起议事,十分吃惊地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吕蒙 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早已不再是原来那个没有学识的大老粗了!”
● 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宋代著名诗人苏轼《和董传留别》诗中的一句。
苏轼和董传刚认识时,苏轼已是进士及第,名动京城,而董传只是个默默无闻的穷学子,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朋友。
苏轼喜欢诗,董传也喜欢诗,他们在一起谈论杜甫,苏轼说杜甫有时也不免落入俗套,像“已知仙客意相亲,更觉良工心独苦” 这一句就是。董传笑道:“这话也就是你才能说出来,普通人哪里能理解得这么深呢?”
苏轼西去凤翔府(今陕西咸阳凤翔区)上任。他给董传写信说:这里很好,有黄土高坡、有高亢的秦腔。但董传却明白,苏轼在说:那里没有诗文,没有朋友。于是董传离开京城来到凤翔,只为陪伴朋友。
寒来暑往,董传不得不回京城应试。苏轼知道他满腹经纶,也知道他即使再穷也不会去曲意逢迎他人,就给在京城作官的朋友写信,托其照顾董传的生活。信中还称赞董传:“文字萧然,不染尘世。至于诗和楚词,放眼当今,能比得上他的也不会超过几个人。”
董传要走了,他给苏轼写了一首诗《留别》。苏轼读了,也写了一首诗——《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诗中,苏轼称赞董传“腹有诗书气自华”,粗布衣服也掩盖不住他光彩夺人的气质,并预祝他金榜题名,“诏黄新湿字如鸦”。
此后,“腹有诗书气自华”就被人用作激励自己和他人读书上进 的经典名句。
其实,认真考究起来,苏轼的这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应该是脱胎于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家训诗《符读书城南》。
韩愈(公元768—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或“昌黎先生”。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诗人。他提出“文道合 一”“文从字顺”的写作理论,倡导发起唐代古文运动,被后人尊为 “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韩愈还是一位教育家。他力改当时“耻为人师”的风气,广招学子,亲授学业,留下了《师说》《进学解》等论说师道、激励后世和提携人才的文章,对当时及后世的教育都产生了很大影响。韩愈幼时父母双亡,生活孤苦,由兄嫂抚养长大,后刻苦读书,考中做官后才过上了舒适的生活。韩愈十分重视对子侄的读书劝学教诲,为了让儿子专心读书,韩愈把他送到城南的农庄,并写了《符读书城南》一诗训诫(“符”是其子小名)。诗中有这么几句:“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与苏轼诗同义。韩愈居“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曾赞:“唐之古文,自韩愈始。”因此,有理由说,苏轼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受韩愈家训诗启发而成的。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最早是由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提出来的,记录在其《日知录·正始》中。原句是:“保国者, 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以八字成文的语型,则出自于近代思想家梁启超。
顾炎武出生在明朝末年,清兵入关后,他曾组织反清活动。明朝灭亡后自称“明遗民”,拒绝清廷征辟,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明末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
顾炎武一生手不释卷,据说他出门时总是骑着一头跛驴,用二匹瘦马驮着几箱书。遇到边塞关隘,就叫一直跟随他的退役老兵去打探所到之处的详细情况,有时发现了解到的情况与平日里知道的不符,就停下来打开书本核对校正。走在平路上时,他就在驴背上背诵经典及其注解;偶尔有什么遗忘,等到客店后就第一时间打开书仔细认真地复读。就这样,顾炎武终于成为学问渊博的大家。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利国福民”的儒家思想,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名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戊戌六君 子”之一林旭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林旭(公元1875—1898年),字暾谷,号晚翠,福建侯官(今福州)人。
林旭自小父母双亡,由叔叔抚养长大成人,他少年时博闻强记、聪慧好学,有“神童”之称。成年后两次赴京参加会试, 均未考中,以举人身份分配到内阁中书当秘书。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值此国家和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林旭投身到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维新变法运动中。康有为在京组织保国会,林旭为该会奔走呼号,是创始人之一。1898 年,他发起并动员在京的福建籍维新人士成立了闽学会,传播西学。
同年,清光绪皇帝实行“戊戌变法”,林旭与谭嗣同、杨锐、 刘光第四人被授予四品军机章京,参与新政事宜。变法失败后被捕入狱;9月28日与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于宣武门外菜市口,时年仅二十三岁。
林旭的妻子沈鹊应是清代爱国名臣沈葆桢之孙女,也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曾孙女。她深明大义,曾与林旭共同师从陈书,学习诗词,二人恩爱有加。林旭死后,沈鹊应悲痛万分,写了《浪淘沙》 一词悼夫,两年后终因悲哀过度而病亡。
浪淘沙
报国志难酬,碧血谁收?箧藏遗稿自千秋。肠断招魂魂不 到,云暗江头。
绣佛旧妆楼,我已君休,万千悔恨更何由。拼却眼中无限 泪,共水东流。
● 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这首浅显易懂而又发人深省的打油诗,是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留给儿子的遗训。
郑板桥(1693—1766年),原名郑燮,江苏兴化人,板桥是他的号,因为人所熟知而称作郑板桥。他出生时已家道中落,生活十分拮据。三岁时母亲去世,全靠乳母费氏抚养成人,好在乳母费氏是一位善良、勤劳、朴实的劳动妇女,给了郑板桥悉心周到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成了他生活和感情上的支柱。
郑板桥的父亲是一个私塾先生,因而他自小就随父亲读书,八岁时就能作文联对,二十岁时考中了秀才,踌躇满志的郑板桥带着经世济民的美好愿望踏上了博取功名的道路。然而,命运似乎对他格外“关照”,屡试不中的郑板桥为了养家糊口,不得已继承父业,做了一个私塾先生。
郑板桥三十岁的时候,再一次遭受了生活的打击,父亲去世, 私塾也办不下去了,无奈之下,他只好背井离乡来到扬州,以卖画为生。也正是在这里,郑板桥开始以诗画扬名,成为“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怪”颇有点民间传说中活佛济公的味道,“怪”中含几分真诚,几分幽默,几分酸辣。比如,每当他看到贪官奸民被游街示众时,便会画一幅画挂在犯人身上作为围屏,以此吸引观众,借以警醒世人。
郑板桥的“怪”还体现为他是中国画家明码标价卖画的第一人,而不像历来文人画家那样扭扭捏捏,犹抱琵琶半遮面。他在门前贴出公告,明示:“大幅6两,中幅4两,小幅2两,条幅对联1两, 扇子斗方5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体倦,亦不能陪诸君作无益语言也。”在最后还附了一首诗:“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51岁的时候,卖画的郑板桥终于变成了作官的郑板桥了, 他先后被派到范县和潍县当县令。但他还是把自己看作一个老百姓,他外出不坐轿子,不鸣锣开道,不许打 “肃静”“回避”的牌子,常常身着便服, 脚穿草鞋到乡下察访。夜间巡查也仅是由一仆人提着写有“板桥”二字的灯笼在前引路。潍县七年中有五年遭遇蝗旱灾害, 郑板桥就责令地方豪强大户轮流设粥棚救助饥民,他还严打囤积居奇者,并不惜违令打开官仓救灾。他曾写诗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六十一岁的时候,郑板桥看厌了官场的献媚逢迎,受够了同僚的冷落排挤,带着一肚子的不合时宜辞去官职。辞官后的郑板桥再次回到扬州,重操旧业卖起画来。当然,这时的他已不用再为生计发愁了, 于是他的书、他的画、他的字都透出几分 世事洞明的禅意来。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 “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而他笔下的竹石何尝不是他一生的写照:单株伫立,离群萧索,在磨难中也不堕气节,如磐石般坚强,任狂风暴雨,依然挺立。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弘扬学术精神
传播财经科学
彰显人文情怀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这里“阅读原文”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