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希望培养自信、快乐的孩子,然而,即便出于良好的意图,一些常见的育儿行为也可能无意中伤害孩子的自尊。以下介绍三种微妙的方式及避免这些陷阱的实用技巧。
1. 过度纠正每一个错误
以李婷和她10岁的儿子小明为例。小明热爱绘画,但李婷在评价他的作品时常常指出改进之处。“画得不错,但你可以通过添加阴影让树更逼真。” 她的初衷是帮助小明提升艺术水平,然而长期下来,小明却感到自己的努力不够。
不断纠正孩子的努力,即使出于帮助,也会让他们感到不足。孩子在积极的强化中成长,当他们频繁听到 “可以做得更好” 的反馈时,可能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建议:专注于赞美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而不仅仅是结果。与其主动提供反馈,不如尝试提问:“你最喜欢你的哪一部分画作?” 或 “相比上一幅,这幅画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自行评估成长,增强自信心。
2. 与兄弟姐妹或同龄人比较
张伟有两个儿子,大宝和小宝。大宝在学业上表现出色,张伟经常对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小宝说:“你为什么不能像哥哥一样?” 张伟的出发点或许是希望小宝进步,但小宝却内化为 “我不如哥哥”。
即使是微妙或无意的比较,也会让孩子产生自卑感。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长处和短处,父母若频繁拿他们与兄弟姐妹或同龄人比较,容易在无形中培养出不足感,严重影响自尊。
建议:通过肯定每个孩子的优点来避免比较。例如,可以说:“小宝,我喜欢你的创造力,你跳出框框思考的能力非常棒。” 而不是将一个孩子作为另一个的标准。认识到每个孩子的不同才能,并给予相应的赞赏。
3. 抹去他们的感受
王芳是一位忙碌的职场妈妈。她8岁的女儿丽丽常因学校问题烦恼,比如和朋友争吵。王芳在经历一天的压力后,常常回复:“别担心,你会没事的。” 然后继续处理自己的事务。王芳未意识到,对丽丽而言,她的感受被忽视了,显得不重要。
忽视或淡化孩子的情绪,即便出于好意,如试图帮助他们缓解情绪,也会让孩子感到被忽视。长期如此,孩子可能停止分享感受,或开始认为自己的情绪无关紧要。这不仅损害自我价值感,还会让他们怀疑自己处理情绪的能力。
建议:在提供解决方案前,先确认孩子的情绪。例如:“我注意到你有些不安。” 这种简单的表达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倾听。随后,可以一起探讨应对方法:“你觉得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让情况好转?” 这种方式让孩子明白他们的感受是被重视的,有助于建立情绪弹性。
即便是最有爱心的父母,也可能通过微妙的行为无意中伤害孩子的自尊。通过避免过度纠正、比较和忽视感受,父母可以营造出一个更具支持性的成长环境。孩子主要通过与父母的互动来建立自我价值感,验证、鼓励和庆祝他们的独特性,能够帮助他们成长为自信且有韧性的成年人。
END
参考资料
Bernstein, J. (2024, September 8). Hidden Harm: 3 Ways Parents Can Hurt Kids' Self-Esteem. Psychology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