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父母都渴望孩子远离困境,特别是在心理健康方面。然而,揭示孩子内心的困扰及其外在表现的原因,不仅能缓解压力,还能为孩子带来希望与全新的自我认知——他们并非异类,而是勇敢面对挑战的好孩子。这样的认识能帮助他们卸下包袱,因为这些困扰并非他们的过错,而是生活中的某种状态。
不论是强迫症的纠缠不休、焦虑症的惶恐不安、抑郁症的黯淡思绪、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痛苦回忆,还是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的分散注意力,为这些复杂的情绪体验贴上标签,都能赋予孩子一种掌控感和深刻的洞察力。他们无需深陷自我质疑,便能明白这些困扰的来龙去脉。这种认识能避免孩子陷入自责和恐惧,让他们敢于面对而非逃避自己的症状。
当孩子们学会用恰当的名字来称呼自己的情感体验时,他们会觉得这些问题变得不那么私人化。这就像是从高处俯瞰整个局面,而非身陷其中。这样的视角转换能帮助他们将内心的挣扎外化,比如,他们可以说 “这是我的强迫症在作祟” 或者 “我的大脑今天有点过于活跃了”。这样的表达方式让孩子意识到,他们是自己情绪的主人,有权选择如何应对。
在与孩子交流时,家长们需要考虑自己对专业术语的接受程度。描述孩子状况的词汇不必严格遵循医学术语,重要的是如何激发孩子的自我认同感。例如,强迫症可以被亲切地称为 “粘人的小想法”,抑郁症则可以是 “心情的低谷” 或 “阴郁的漩涡”,而恐慌症则可以被形容为 “内心的小警报” 或 “心跳加速的时刻”。即使孩子简单地称自己的症状为 “那个”,也能帮助他们认识到这并不是个人的失败,而是许多人都会经历的,且是可以改变的状况。
在孩子面临症状时,家长可以用恰当的方式提及这些命名,如:“看来那个‘ 粘人的小想法’ 又来找你了,是不是觉得需要再检查一下灯是否关好了?需要我帮忙吗?” 这样的说法比直接询问 “你为什么总是反复开关灯?” 更能让孩子感到被理解和支持。
即使孩子已经得到了专业的诊断,我们仍然需要为他们保留一定的自我表达空间。与其直接说 “你有强迫症”,不如温和地表达为 “你正在经历一些强迫性的想法”;与其说 “你抑郁了”,不如说 “你最近似乎有很多忧郁的想法”。
如何向孩子介绍这些名字或诊断,将直接影响他们对自己的感受。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家长们与孩子展开深入而富有同理心的对话:
“ 你的头脑非常聪明,但有时候会有一些不请自来的、让人不舒服的想法来打扰你。这并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你的失败。实际上,全世界有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幸运的是,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的大脑重新学习,摆脱这些困扰。首先,我们可以给这些想法起个名字——你觉得怎么样?这样,每当你注意到这些想法时,就可以提醒自己——‘哦,那个老朋友又来了。我这次想怎么应对它呢?’只要你能意识到并给它们命名,你就有了选择的权力。你可以告诉自己,‘这是我的消极思维’或者‘这是我的灾难性想象’。然后,你可以问问自己,‘这些想法真的重要吗?它们是真的吗,还是只是暂时的困扰?’有很多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你以全新的方式来应对这些症状。你会变得越来越好的!”
出于关爱,我们可能会担心诊断会给孩子带来额外的负担,但事实上,为孩子提供一个恰当的名字,就像是一张指引他们走向自由的地图。这样的命名不仅能帮助孩子识别和理解自己的问题,还能为他们留出足够的空间去成长、去探索,从而减少担忧、促进早期干预并深化自我理解。
END
参考资料
Chansky, T. (2024, September 20). Should you tell your child their mental health diagnosis? Psychology Today.